儿童大脑发展规律
3.2儿童头脑成长过程
要了解儿童教育,首先要了解儿童头脑成长的过程。
这其实是西方所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但是西方的发展心理学更重视对儿童的理解力的研究。
在这里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神经学家研究表明,人脑的聪明与否,决定于脑细胞之间所建立的神经连接的数量。
这些神经连接在学术上叫做“突触”。
脑细胞之间的突触越多,就越聪明。
爱因斯坦的脑解剖结果表明他的所有脑细胞中有5%的细胞生有突出,也就是说他的脑细胞利用律是5%。
以下表格是人脑突触成长的各个阶段: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人的80%的聪明是在三岁以前完成的。
刚刚出生的婴儿智商差别不大,经过三年不同的教育,就分出等级了。
古代的大人才和普通人,其实也都是差别在这里。
今天有智商比较好的学生,也有智商比较差的学生,其差别也是在三岁以前的教育。
“三岁定终身”其机如此。
人脑聪明程度的构建,是逐渐衰减的,而逻辑思维的成长逐渐加速的。
人文教育要从最有深度的学问开始,而逻辑思维教育要从最简单的开始,正是这个原因。
脑神经突触不是自发生长的。
它们需要靠外界刺激才能成长。
比如各种光线的刺激,能促使人的视觉神经突触的成长,而声音的刺激能促进人的听觉神经的成长。
当然其它感觉神经也会因为不同部位的刺激而成长。
所有感觉系统接受到刺激以后,都汇集到大脑,大脑对其进行反映,并生成脑神经突触。
所以要想让孩子聪明,就要多给他们好的刺激。
听最优秀的音乐,给他看最优秀的美术作品。
有些婴儿很不幸,生活在铁匠铺旁边。
整天听到的不是优美的音乐,而是打铁的噪音。
那么这个婴儿的智商就很成问题。
记忆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刚好相反。
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超过十三岁,记忆力就不再发展。
超过十八岁,记忆力开始衰退。
而思维能力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
在十三岁到十八岁的年龄段上开始飞速发展。
而超过十八岁,思维能力趋于成熟,但是依然保持高度的发展速度。
以上道理都并不复杂,甚至多数人已经隐约有相应的经验。
只是在思考教育的时候没有引起重视而已。
人的成长具有这样的属性。
如果教育方法的设计与之对应,就是符合人性的人本教育。
反之就违背了人性,叫做非人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