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表格大总结
润下
津亏便秘:大便干结
麻子仁丸
脾约(肠胃燥热,脾津不足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姓黄的麻子要朴实
麻子仁 芍药 杏仁 枳实 厚朴 大黄
济川煎
肾阳虚弱,精血不足证。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止泻当(用)生牛肉
当归 牛膝 肉苁蓉 泽泻 升麻 枳壳
解肌透疹。
升麻哥炒芍药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
扶正解表
败毒散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肢体酸痛,胸膈痞满,脉浮而重取无力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二活熊身伏草梗,二虎只可讲和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 生姜 薄荷(人参用量小:扶正祛邪、祛邪不伤正)
参苏饮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咳嗽痰多,胸脘满闷,倦怠无力,舌苔白,脉弱.
4.华盖散:素体 痰多者,再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以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桂枝汤化裁
1.桂枝加葛根汤:若外感风寒, 项背强而不舒,反汗出恶风者,是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可酌减桂、芍用量,加葛根,以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宿有 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或风寒在表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
泄热通便, 补益气血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人参 当归 甘草(桔梗生姜大枣)桔梗::欲降先升。
方剂表格大总结(强烈推荐)上集
解表剂
类别
方名
主治关键词
功用
趣味记忆
组方
辛温解表剂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脉浮
麻黄汤
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干妈贵姓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桂枝汤
外感风寒表 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桂枝三药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甘草(温服、温覆)
九味羌活汤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羌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
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 甘草
小青龙汤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辛凉解表剂风热壅肺、风寒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脉浮
桑菊饮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甘河人锯韦接桥
桑叶 菊花 连翘 薄荷 杏仁 桔梗 生甘草 苇根
银翘散
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汗不畅,口渴,咳嗽咽痛。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
连翘 银花 桔梗 薄荷 牛蒡子 竹叶 生甘草 荆芥穗 淡豆豉 鲜苇根(桑菊银翘的四味共药:为何翘桔)
3.桂枝加桂汤:若表证发汗太过而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者,可加大桂枝用量,以温通心阳,降逆平冲。
4.桂枝加芍药汤:若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症见 腹满时痛者,则当倍用芍药,以调和气血,缓急止痛。
小青龙化裁
小青龙加石膏汤:若外邪与内饮相搏,兼有 郁热,症见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酌加
石膏,以清邪热祈除烦躁。
甘遂 大黄 芒硝
热下
脾阳不足,寒积阻结
大黄附子汤
阳虚寒积里实证。腹痛 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苔白腻,脉弦紧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大黄
附子
细辛(大黄去性存用)
温脾汤
阳虚寒积证。腹痛 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攻下冷积, 温补脾阳
姜大人父子笑当干(杯)
大黄 附子 干姜 人参 芒硝 当归 甘草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炙甘草 桂枝 半夏 五味子(姜辛五味法)
香苏散
外感风寒, 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疏散风寒, 理气和中
香附子 紫苏叶 陈皮 炙甘草
止嗽散
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风邪为主)
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陈梗借钱百草园
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甘草 陈皮(注意不是前胡)
麻杏甘石汤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身热汗出,喘咳气急,发热重,喘咳,苔薄黄,脉滑数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柴葛解肌汤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目疼鼻干,眼眶痛
解肌清热。
姜大哥拾柴草,秦姐抢白芍
柴胡 葛根 羌活 白芷 芍药 桔梗 生姜 大枣 甘草 黄芩 石膏
升麻葛根汤
麻疹初起。疹发不出,目赤流泪
泻下剂
类别
方名
主治关键词
功用
趣味记忆
组方
寒下
里热积滞证:大便秘结,苔黄厚,脉实
大承气汤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2)热结旁流, 下利清水,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3)热厥、痉病、发狂等由里热实证所致者(痞满燥实、苔黄脉实)
峻下热结
皇后只是笑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大黄牡丹汤
肠痈初起, 湿热瘀滞证。少腹肿痞,右下腹疼痛拒按,善屈右足,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内痈不能排脓)
丹东黄桃小
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子 芒硝
大陷胸汤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心下硬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日晡所小有潮热,或短气躁烦,心中懊侬,脉沉有力
泻热逐水
陷胸汤妙,大黄随笑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申诉目前只服半个红柑桔
人参 紫苏叶 干葛 橘红 半夏 前胡 茯苓 桔梗 枳壳 木香 甘草
加减葳蕤汤
阴虚外感证。身热,微恶风寒,心烦口渴,舌红,脉数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草和葱,滋阴白薇豆更红
生葳蕤 生葱白 淡豆豉 苏薄荷 桔梗 东白薇 炙甘草 红枣
麻黄细辛附子汤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恶寒甚,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助阳解表
麻黄 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附子
麻黄汤化裁
1.麻黄加术汤:素体 多湿,又感风寒,症见身体烦疼、恶寒无汗者,加白术,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2.大青龙汤:若风寒束表,里有郁热,症见恶寒发热、身疼痛、脉浮紧、不汗出而 烦躁者,倍麻黄,加石膏及生姜、大枣,以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3.三拗汤:若风寒伤肺, 鼻塞声重,咳嗽胸闷者,去桂枝,加生姜,以宣散肺中风寒。
逐水
十枣汤
(1)悬饮。 咳唾胸胁引痛,(2)实水。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二便不利
攻逐水饮
冲服药末。平旦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每服0.5~lg,每日1次,以大枣l0枚煎汤送服。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枣(注意与实脾散、五皮饮鉴别:大便溏薄。)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下利纯稀水,硬痛拒按。循衣摸床,撮空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