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概述解析教材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概述解析教材

不考虑币值不变,则企业在做帐时无法做帐(货币紧 缩、膨胀)
(3)这种假设有缺陷 1、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本身就是一个缺陷,不能揭示非 货币化的信息。 2、通货膨胀很厉害时,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冲击。
上选择会计原则和方法,是基于( C ) 假设。
A、货币计量 B、会计主体 C、持续经营 D、会计分期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会计核算时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 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即要分成一段一段的,一个 阶段的总结。
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称为会计年度。我国企业会 计准则将会计期间划分为年报、半年报、季度、月报。
前提 条件
核算范围 核算内容 核算程序 核算方法
会计 核算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即有独立资金、进行独立经营
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 主体。
主体假设----“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 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生 产经营活动” (1)什么意思:
你是A厂的会计,其它人不要管。 你是B厂的会计,只管B厂经济活动,不要管 股东的经济活动 即把会计主体人为的划分了一个空间。
• 为什么要这种假设:
• 满足管理内部的需要,满足外部信息需 要者的需要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假设----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同 时假定币值不变。
(1)我国的记帐本位币是人民币。
(2)为什么是假设? 1、人为设定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即为假设(因为货
币还有黄金、贝壳、白银) 2、货币是最普通的最实用的具有可操作性,如果
一家企业 一家企业的某一个单位或选定部分(具备独立核算) 企业集团
• 例: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 的有( ABCD )
A 、母公司
B、子公司
C、母公司和子公司组织的企业集团
D、销售部门
(二)持续经营假设
1. 定义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 产清算,其经济业务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 主体 经营发
展趋势
持续经营
停业清理 趋势2
趋势1
★交易或事项确 认、计量的前提
★如果发生停业清理,交易 或事项应采用不同于持续经营的 方法进行确认和计量
2.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有了持续经营这个假设就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界 限,对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折旧费用的分期提取摊销才 能正常进行。否则,资产的评估、费用在受益期分配、负 债按期偿还,以及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都将无法确认。
会计 确认
会计 计量
会计 记录
会计 报告
财务会 计的处 理系统
(2)为什么是一种假设? 会计本身是一种管理活动,本来是没有
空间限制的,但是现在人为地划定了空间。
(3)为什么要这种假设? 1、将企业的经济业务与其它企业分开。 2、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投资人区分开来。 3、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作用是约定信息的范围,对财务状况和
标准 要求
第一节 会计假设
第一节 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前提
此节讲述的主要内容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一、会计假设的定义 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
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 做的基本假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变动金额加以认定的过程。
◆会计报告:是指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变动结果
进行报告的过程。
报告
变动结果
报表
经济 业务
确 认
(交易
或事
项) 计

影响要素
资产
+ 费用

负 债
+ 所有者
权益
+ 收入
变动金额
-2 000 +2 000
账簿
记录 确认结果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构成了完整的财务
会计处理系统。
经济业务 (交易或 事项)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第三版三章 会第计核三算章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对交易或事项进行处理的过程。会计核算需要具备一定的 前提条件,明确质量要求和确认计量要求,确定处理基础等
第一节 会计假设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及其要求 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 应予注意的几个关键名词:
◆会计确认: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一定的会计要素
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 【例】企业用银行存款2 000元购买管理部门办公用品。
确 影响要素 经济 认
业务 (交易
资产
+ 费用=负 债+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或事
项)
-2 000 +2 000
计 量
变动金额
◆会计计量: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
会计
持续经营
主体
12345
会计分期
6 7 8 9 10 11 12
1月1日 月度
季度
半年度
会计中期
12月31日
会计年度
(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 记账、算账和报账。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提供会计信息。
◆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原则的建 立成为可能。
经济成果加以规范。
◆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 设,以及其他会计核算基础建立的基础。

计 假 设
会计 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可靠性
相关性
其 他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基 础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权责发生制
可理解性 谨慎性
会计记录
可比性 及时性
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
会计报告 处理系统
会计处理基础
前提条件
质量要求
确认、计 量要求 处理基础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基础 条件
会计
主要知识点: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重点:会计基本假设
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 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在这个前提下进 行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前提 条件
会计 核算
会计 主体 经营发
展趋势
持续经营
★交易或事项确 认、计量的前提
◆是“会计分期”假设等建立的基础。
3.为什么要这种假设? 目的:解决固定资产折旧和费用的
摊销问题。
4.如果出现了例外怎么办? 进入财产清算过程。
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 产和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在此基础之
★ 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区别
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有些会计 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某些企业集团就是如此。
既是法律主体 也是会计主体
A母公司
企业集团
只是会计主体 不是法律主体
B母公司
A1 子公

A1 子公 司
A1 子公 司
B1 子公 司
B1 子公 司
B1 子公 司
会计主体的主要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