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芍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_李岩

白芍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_李岩

·综述·白芍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Progress of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n radix paeoniae alba and its chemical constituents李岩LI Yan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061000摘要: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苦而酸,入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肋痛腹痛、四肢挛痛、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也是自身免疫病、肝炎及肝硬化治疗中重要的组方之一。

白芍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及其苷类、三萜类、黄酮、鞣质、多糖、挥发油等。

近年来白芍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作者就其对抗炎、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扩大白芍的临床用药范围和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芍;白芍总苷;抗炎;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257(2015)15-2153-04Progress of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n radix paeoniae alba and its chemical constituentsLI YanCangzhou Peo ple's Hospital ,Hebei ,061000,ChinaAbstract:Radix paeoniae alba is the dry root of peony which belongs to ranunculaceae perennial herbaceous plant ,it shows the slight cool character ,bitter and sour in taste ,into the collateral channels of liver and spleen ,and has the efficiency of nourishing the blood ,convergence Yin ,acesodyne and stabilizing liver Yang.It is mainly used to treat headache ,vertigo ,rib pain and celiodynia ,limbs spasm pain ,irregular menses and sweating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 ,hepatitis and cirrhosis.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radix paeoniae alba include monoterpenes and its glycosides ,triterpene ,flavonoids ,tannins ,polysaccharides and volatile oil.In recent years ,the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n radix paeoniae alba and its chemical constituents has gained significant progress ,and the author reviews 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n anti -inflammatory ,immune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digestive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expand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adix paeoniae alba.Key words :Radix paeoniae alba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Anti -inflammatory ;Immune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基金项目:沧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131302102)作者简介:李岩,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工作。

白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有效部位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TGP )被开发为胶囊制剂,商品名为帕夫林,作为抗炎免疫调节药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白芍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报道,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几年文献,就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扩大白芍的临床用药范围提供依据。

1白芍的化学成分白芍含多种化学成分,高小荣等对白芍的化学成分按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和汇总,主要有单萜及其苷类、三萜类、黄酮、鞣质、多糖、挥发油等。

以单萜及其苷类成分发现最多,包括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paeoniflorigenoe、β-10-蒎烯基-β-巢菜苷、白芍苷R1、lactifloin、lactinolide、paeonilactinone、6-O-β-D-glucopyranosyl-paeonisuffron等20多种,其中多个化合物的结构都与芍药苷有关。

此外尚有氧化芍药苷、乙酰芍药苷、没食子酰基芍药苷、芍药苷亚硫酸酯和4-0-乙基芍药苷、1-0-β-D-glucopyranosyl-paeonisuffron等。

现今分离得到的三萜类成分多达10余种,主要有常春藤皂苷元、30-降常春藤皂苷元、白桦酸、23-羟基白桦酸、齐墩果酸、11α,12α-epoxy-3β,23-dihydroxyolean-28,13β-olid e等。

目前报的黄酮成分仅有山奈酚-3-0-β-D-葡萄糖基(kaempferol-3-0-β-D-glucoside)和kaempferol-3,7-di-0-β-D-glucoside[1]。

白芍中还含有DOI:10.13329/ki.zyyjk.2015.0749多种金属元素,例如锰、铁、铜、镉等;此外,尚含有十几种氨基酸成分。

2白芍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2.1抗炎作用TGP是白芍经生化提取得到的有效成份,抗炎效果明显,其制剂TGP胶囊已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实验证明TGP或芍药苷对多种大鼠关节炎模型有效。

2.1.1佐剂性关节炎(AA)多项实验结果表明芍药苷能够抑制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过高的IL-1、TNF-α及PGE2,对降低的胸腺T细胞分泌IL-2水平、增强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关节病理形态改变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还可不同程度地降低butaprost(EP2受体激动剂)刺激的AA大鼠FLS中SHP-2和GRK2的高表达水平,提示芍药苷抑制AA大鼠FLS异常增殖可能与下调SHP-2和GRK2表达有关[2]。

2.1.2胶原性关节炎(CIA)近年,芍药苷和TGP对CIA大鼠滑膜细胞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发现芍药苷或TGP能有效改善CIA大鼠滑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抑制滑膜细胞过度分泌IL-1、TNF-a和PGE2,表明白芍总苷对CIA大鼠功能亢进的滑膜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分泌能力有关。

通过检测滑膜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推测芍药苷或TGP治疗CIA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G蛋白-AC-cAMP信号转导通路[3],抑制Ras和Raf-1的表达、调节异常的Ras-MAPKs信号通路[4]和下调滑膜组织中Bcl-2表达和上调Bax表达有关[5]。

杨琪伟等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确定了内源性生物标识物例如前列腺素F2α、前列腺素E3,白细胞三烯A4、前列腺素E2、谷胱甘肽等在表征赤芍、白芍抗炎作用中的重要作用[6]。

2.2免疫调节王兴旺等研究发现,TGP对刀豆素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7]。

同时TGP能增强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H),明显拮抗环磷酰胺诱导的DH增强或抑制,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小鼠免疫应答[8]。

李俊等研究发现,TGP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三烯B4的抑制作用与相同量的非甾体抗炎药氟灭酸相当,但作用较缓慢[9]。

TGP既能促进IgM生成,又能降低IgM生成,对体液免疫亦起着双向调节作用,还可明显减轻60Co照射所致的胸腺、脾脏的萎缩以及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之TGP是一种机能和剂量依赖性双向作用的抗炎免疫调节药,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进而在多个环节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炎症过程。

2.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3.1镇痛及镇静高崇凯[10]、欧阳勇[11]等分别报道了TGP粉针剂、白芍醇提液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提示该药具有镇痛作用。

王永祥等报道TGP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延长大、小鼠舔爪潜伏期和小鼠嘶叫潜伏期,且该作用不能被纳洛酮阻断,提示其镇痛作用可能与吗啡受体无关[12]。

刘皈阳等测定了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和醋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并分析其镇痛效果得出,芍药苷含量以生白芍最高,其次为炒白芍,但是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效果优于生白芍和炒白芍,提出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其镇痛作用的强弱,推断芍药苷并不是镇痛的唯一有效成分,芍药苷及其以外的其他化学成分共同作用产生镇痛药效[13]。

此外,研究还表明芍药苷具有抑制大脑皮层的作用,例如能够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14]。

2.3.2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白芍及其提取物对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研究表明,芍药苷对东莨菪碱诱发的大鼠空间识别障碍、亚硝酸钠致记忆巩固障碍、乙醇致记忆再现障碍及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认知障碍均有较强的改善作用。

研究证实芍药苷通过抑制氧化损伤途径改善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诱导的小鼠认知障碍与海马神经元变性,减少Caspase-3在海马中的表达,提高降低的T-SOD、GSH-Px活力,降低升高的MDA含量[15]。

白芍中含有的糖苷类成分如芍药苷及含量较少的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对东莨菪碱诱发的大鼠空间识别障碍均有改善作用。

2.3.3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刘玮等研究了TG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和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TGP可明显提高脑内不同部位SOD活力,降低升高的MDA含量,减少脑皮质细胞凋亡数,推测TGP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耐缺氧、保护自由基清除系统及降低脑组织钙离子有关[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