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他米松磷酸二钠和具有低度溶解性的二丙酸倍他米松构成 的复合制剂。前者能被很快吸收而迅速起效,后者被缓慢 吸收,维持疗效,从而具有更强、更持久的抗炎、抗过敏作 用。局部注射后,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 肉芽组织生长,并使胶原纤维溶解,防止瘢痕形成。其维持 疗效时间长,注射一次效果可达3—4 wk,有效率较高,操 作简便,副作用小,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上海医药 2009年 第30卷第7期
生蒲黄的止血作用是通过增加体内凝血酶而实现,其有效 成分为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蒲黄经炒制后黄酮类成分被破 坏,因此炒蒲黄不能起到止血作用。 此外,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生药炮制后因它们具有 止血作用的有效成分被破坏,虽然在制成炭品后有一定的 吸附能力而具有收敛、止血作用,但这种吸附产生的止血作 用远不及生品稳定和持久¨“。可见,具有止血作用的生药 经炮制后止血效果有可能会下降。 中药炒炭时影响止血作用的化学成分变化 周现军u纠报道,炒炭时随着锅底温度上升,大黄所含 蒽醌中的番泻苷A含量下降程度最高。大黄生品具有泻 下通便、清热泻火的作用,炒炭后收涩能力增强,能止血止 泻,而番泻苷A为大黄中的主要泻下成分,因此,番泻苷A 含量降低与大黄炒炭后产生的止血止泻作用有关。 茜草生品具有凉血活血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茜草蒽 醌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凝血素含量¨6。。张振凌等¨¨发现, 炒炭时随着温度上升,茜草的总蒽醌含量随之下降,而蒽醌 含量下降导致其降低血清凝血素作用减弱,凝血作用随之 增强。这与茜草炒炭用于增强止血效果的传统用途相一 致。 杨梓懿等¨驯报道,虎杖经炒炭后,其水浸出物和醇浸 出物中的游离蒽醌、总蒽醌含量都有明显下降,而鞣质含量 却有增加,含量提高了59.26%。 陈美燕u别报道,槐米经炒炭后,鞣质含量增加不止1 倍。刘卫萍唧1对槐米炭品水溶液测定后发现,鞣质含量大 幅提高。 鞣质是一类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成分,根据传统用药 经验,槐米、虎杖等药物经炒炭能产生涩性,增强收敛止血 作用。由此说明,这些药物经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与鞣质 含量增加有关。 4结语 炭药止血是中医药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先辈 们的探索和实践,已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应用 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古人 对炭药作用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通过 现代方法对多种炭药在化学及药理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 药物炒炭后表现出不同的止血作用。 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日益深入,对炭药止血理论的认 识也在不断加深。为了能更正确地运用炮制技术,更有效 地控制炒炭后的饮片质量,更合理地利用药材资源,保证临 床用药安全有效,必须进一步加强现代临床实践与传统中 医理论的结合,利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并总结炭药止血作 用机理、化学成分变化,对炭药止血理论不断加以充实、完
2鲍卫汉,徐少骏.激素治疗瘢痕的机理研究[J].中华外科杂 志,2000,38():378—381.
(收稿日期:2009—04—13)
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星辰俞培忠 (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200032)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9)07-0326—03 在历史上,中医对中药炒炭提出过“炒炭存性”的基本 要求,其目的:一是去其燥性和烈性,使药性缓和;--是防止 焦化及有效成分丧失,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三是破坏部分 非止血成分,避免对止血作用的不利影响忙・。“炒炭”是药 物在炒制后使其止血作用得以增强,“存性”是药物在炒炭 后的治疗作用得以保留,“炒炭存性”可以说是较早地对炭 药提出的质量要求。可见,古人对炭药的作用已有相当的 认识,没有将炭药仅局限于止血作用,而是在增强其止血作 用的基础上拓展了炭药的用途。 2炒炭止血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随着现代医药学水平不断进步和中药现代化研究不断 深入,中医药学家对中药炒炭的止血作用有了不同的认识, 即不是所有药物在炒炭后的止血作用都被加强,有些药物 在炒炭后的止血作用会不升反降。本文对炭药止血的现代 研究作一概述。 1炒炭止血作用的历史回顾 中医炭药在临床用于止血可分为以下几种…:1)收敛 止血(用于出血量多且不止者。必须结合病理表现用药, 避免因见血止血而导致产生瘀血。通常采用侧柏炭、棕桐 炭、茜根炭、藕节炭、血余炭等)。2)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 行出血。中医认为血得热则行,血凉则自能归经。常用水 牛角、赤芍药、玄参等配伍牡丹皮炭、生地黄炭)。3)祛瘀 止血(用于体内瘀血积蓄导致行血不畅、血出不止者。常 用三七、蒲黄、血竭等配伍不同类型的炭药,从而达到理气 活血、祛寒行瘀、破血逐瘀、行血止血等多种治疗目的)。 4)补血止血(常配伍熟地黄炭、自芍药炭、当归炭等)。 2.1增强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 药理学研究发现,一些药物在炒炭后止血作用的确得 到了增强。 瞿燕等¨1报道,艾叶经过炒炭后的醋制品与生品比较, 艾叶仅在低剂量时能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对小鼠出血时间 则无明显影响,而醋制艾叶炭不仅不同剂量都能显著缩短 小鼠凝血时间,还能有效降低小鼠出血时间。传统中医认 为艾叶“或炒黑,或揉熟,能温暖下元……生者能散,熟者 能守”,该研究结果与传统中医临床应用原则相符。 宋劲诗¨1对白茅根炒炭进行研究后发现,白茅根炭品 和生品虽均能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血浆复钙时 间,但炭品与生品之间具有显著差万方数据
善,才能开辟传统中医药使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l李红,吴文博.炭药在血证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 2001,23(3):204. 2马规划.中药制炭止血理论的现代认识[J].中医研究,2004, 17(5):15一16. 3瞿燕,秦旭华,潘晓丽.艾叶和醋艾叶炭止血、镇痛作用比较研 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4):46—47. 4宋劲诗,陈康.白茅根炒炭后的止血作用研究[J].中山大学 学报论丛,2000,20(5):45—47. 5朱诗塔,雷鹏,李新中,等.掌叶大黄不同炮制品泻下、止血作 用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2008,31(2):199—201. 6赵钦祥,郑博秀,藏杰,等.生侧柏叶及其不同炮制品止血作用 比较[J】.时珍国药研究,1997,8(1):51. 7董翠弘,刘波,朱晓.荆芥炭最佳炮制程度的研究[J].齐鲁药 事,2006,25(9):559—560. 8张振凌,周艳,黄显峰.茜草炭止血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 2007,29(12):1803—1805. 9王冰峰,姚昌哗,杨锁成,等.中药炒炭临床应用分析[J].中 国民间疗法,2002,10(8):9—10. 10鞠成国,曹翠香,史琳,等.狗脊及其炮制品和狗脊毛的镇痛、 止血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5,27(11):1279—1280.
1
中药炒炭用于临床止血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大特色,在 历代中医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炒炭主要包括炒炭和 煅炭两种。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止血出者,燔(烧) 发安其(创伤)”的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 了“枳实,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到 了金、元时期,炭药品种已十分丰富,葛可久在《十药神书》 中介绍用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疗效显著,对炭药应用于止 血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的医药学家根据中医的五行生克 规律,提出“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之说,认 为红属火,黑属水,水能克火,从而形成最初的炭药止血理 论。
g/mL时都能显著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浓度高于l g/
mL时生品水煎液出现抑制趋势而炭品水煎液对血小板凝 聚有明显提高。说明白茅根炭品具有更强的止血、凝血作
用。
朱诗塔等"1报道,在掌叶大黄的4种炮制品中,大黄炭
326
上海医药
2009年
第30卷第7期
万方数据
的止血作用最显著。他们认为,大黄经炒炭,结合蒽醌大量 减少,而鞣质仅部分被破坏,从而增强了止血作用。 赵钦祥等M1对生侧柏叶炮制品研究后发现,生侧柏叶 的炒炭品和煅炭品不仅具有体外强烈的促凝血作用,且口 服后体内也表现出明显的止血作用。由此说明生侧柏叶炒 炭止血的传统理论是有科学根据的。 董翠弘等…经研究后发现,荆芥不同程度的炒炭品与 生品相比显示出良好的止血作用,特别是炒至内部呈焦褐 色和黑褐色的荆芥炭(2号,3号)能显著缩短小鼠出血和 凝血时间,且荆芥炭2、3号比内部呈黄褐色的荆芥炭1号 明显缩短出血、凝血时间;经鞣质含量测定,3个炭品中鞣 质含量明显提高,其中炭品2、3号鞣质含量明显高于炭品 1号,炭品2、3号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荆芥炒炭的 止血作用与鞣质含量有关,且性状应为内部呈焦褐色或黑 褐色。 张振凌等哺1对茜草炭研究后发现,茜草炭中大叶茜草 素等成分含量降低,有效成分产生和增加,经硅胶柱层析分 离、纯化得到的1,3二羟基蒽醌具有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 间的作用。据此认为,1,3二羟基蒽醌是茜草炭的主要凝 血成分之一,其含量可作为茜草炭的质量控制指标。 上述药物炒炭后止血作用加强,其原因包括:I)中药 炒炭时在高温下产生的可溶性钙离子增多,从而促进了血 液凝固,缩短了血液凝固时间;2)生成了一定数量的具有 吸附、收敛作用的炭素,加速了血液凝固;3)某些药物经炒 炭后,鞣质含量增加,它能促进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 从而使凝血时间缩短一J。 2.2减弱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古人在炭药使用方面有一定的盲 目性,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几百种炭药,随着不断实践检 验,不少品种已被淘汰。目前,全国各地所用炭药的制备过 程和使用方法仍较多沿用历史习惯,但实验研究发现有些 药物经炒炭后止血作用反而降低。 鞠成国等¨01报道,狗脊经砂烫炮制后,与对照品地榆 炭比较,砂烫狗脊提取液能显著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 时间,表明砂烫狗脊的止血作用较弱,但有较强的活血作 用。 朱悦等u¨以云南白药作为阳性对照品。比较芡叶生 品、芡叶炭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发现芡叶生品和炭品都 能缩短小鼠凝血时间,芡叶炭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并 未增强。 彭智聪等¨副报道,花蕊石具有止血作用,能明显缩短 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并能显著增加外周血小板数目,但是 炮制后花蕊石并无显著止血作用。 齐玉歌¨到通过药理实验发现,蒲黄经炒制后并没有生 蒲黄具有的止血作用,反而表现出一定的活血功效。由于
24(3):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