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推荐文档).doc

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推荐文档).doc

溶解度与溶度积
联系:溶度积与溶解度均可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区别:溶度积是一个标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而溶解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系统的组成、 pH 值的改变及配合物的生成等因素有关。

在溶度积的计算中,离子浓度必须是物质的量的浓度,其单位为
而溶解度的单位有 g/100g 水, g·L-1, mol·L-1。

计算时一般要先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S 的单位换算为 mol·L-1。

对于难溶物质饱和溶液浓度极稀,可作近似处理: (xg/100gH2O)×10/M mol ·L-1。

几种类型的难溶物质溶度积、溶解度比较
物质类型难溶物质溶度积 Ksp 溶解度 /mol ·L-1 换算公式
AB AgCl 1.77 ×10-10 1.33 ×10-5 Ksp =S2 BaSO4 1.08 ×10-10 1.04 ×10-5 Ksp =S2
AB 2 CaF2 3.45 ×10-11 2.05 ×10-4 Ksp =4S3
A 2
B Ag 2CrO4 1.12 ×10-12 6.54 ×10-5 Ksp =4S3
对于同种类型化合物而言,Ksp , S 。

但对于不同种类型化合物之间,不能根据Ksp 来比较 S 的大小。

mol·L -1;
例 1、25℃时, AgCl 的溶解度为 1.92 ×10-3g ·L -1,求同温度下 AgCl 的溶度积。

例 2、25℃时,已知 Ksp(Ag 2
4
-12
4) -1 。

×10 ,求同温度下 S(Ag 2
·
CrO )=1.1 CrO /g L
例 3、查表知 PbI 2 的 Ksp 为 1.4 ×10-8,估计其溶解度 S(单位以 g ·L -1
计)。

溶度积规则
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称为浓度积,用符号 Q C 表 示 ,它表示任一条件下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Q C 和 Ksp 的表达形式类似,但其 含义不同。

Ksp 表示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仅是 Q C 的一 个特例。

对某一溶液,当
(1)Q C = Ksp ,表示溶液是饱和的。

这时溶液中的沉淀与溶解达到动态平衡, 既无沉淀析出又无沉淀溶解。

(2)Q C < Ksp ,表示溶液是不饱和的。

溶液无沉淀析出, 若加入难溶电解质,则会继续溶解。

(3)Q C > Ksp ,表示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

有沉淀析出。

以上的关系称溶度积规则 (溶度积原理 ),是平衡移动规律总结,也是判断沉淀生成和溶解的依据。

当判断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否生成沉淀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先计算出混合后与沉淀有关的离子浓度;
(2) 计算出浓度积 Qc ;
(3) 将 Qc 与 Ksp 进行比较,判断沉淀能否生成。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1)判断是否有沉淀生成
原则上只要 Qc >Ksp 便应该有沉淀产生,但是只有当溶液中含约 10-5g ·L -1 固体时,人眼才能观察到混浊现象, 故实际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所需的离子浓度往往要比理论计算稍高些。

(2)判断沉淀的完全程度
没有一种沉淀反应是绝对完全的,通常认为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小于
-5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