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16亿贝诺酯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6亿贝诺酯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I I 第一章概述 (1)1.1片剂介绍 (1)1.2贝诺酯片介绍 (4)第二章处方设计及工艺设计 (7)2.1贝诺酯处方设计 (7)2.2 工艺过程 (12)第三章工艺流程 (9)3.1 设计概述 (9)3.2 工艺流程介绍 (10)第四章物料衡算 (14)4.1 物料衡算的基础 (14)4.2 物料衡算的基准 (14)4.3物料衡算条件 (14)4.4 物料衡算的范围 (15)4.5 原辅料的物料衡算 (15)4.6 包装材料的消耗 (17)第五章设备的选型 (18)5.1.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18)5.2 粉碎筛分设备 (18)5.3混合,制粒设备 (22)5.4整粒、总混设备 (25)5.5压片 (26)5.6 包装 (27)参考文献 (31)第一章 概述1.1片剂(tablets )介绍片剂(tablets )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后经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特点: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高,产量高,成本低;剂量准确,携带和使用方便;药物理化性质稳定,贮存期长。

制备方法:湿法制粒压片①,干法制粒压片②,直接压片③,工艺流程如图1-1。

本次设计选择湿法制粒。

1.1.1片剂的特点[1]片剂有许多优点:(1)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的剂量和含量均依照厨房的规定,含量差异较小,病人按片服用准确;药片上又可压上凹纹,可以分成两半或四分,便于取用较小剂量而不失其准确性;图1-1 片剂制备工艺流程 (2)质量稳定,片剂在一般的运输贮存过程中不会破损或变形,主药含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

片剂系干燥固体剂型,压制后体积小,光线、空气、水分、灰尘对其接触的面积比较小,故稳定性影响一般比较小;(3)服用方便,片剂无溶媒,体积小,所以服用便利,携带方便;片剂外部一般光洁美观,色、味、臭不好的药物可以包衣来掩盖;(4)便于识别,药片上可以压上主药名和含量的标记,也可以将片剂染上不同颜色,便于识别;(5)成本低廉,片剂能用自动化机械大量生产,卫生条件也容易控制,包装成本压片 原辅料粉碎过筛 制软材 制湿粒 干燥 整粒 压片制干粒混合整粒压片低。

但片剂也有缺点:如儿童和昏迷不醒病人不易吞服;制备贮存不当时会逐渐变质,以致在胃肠道内不易崩解或不易溶出;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含量下降。

1.1.2片剂的分类(1)压制片----通过压制而成且无特殊包衣。

(2)糖衣片----该片外包糖衣。

(3)薄膜衣片----该片表面覆盖一薄层水溶性或胃溶性物质。

(4)肠溶衣----该片包肠衣。

(5)压制包衣片----通过把已压好的片剂加入一种特制的压片机中,将另一种颗粒压成一层包在前述片剂外。

(6)缓释片----指口服给药后在机体内的释药速率受给药系统本身控制,而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7)溶液片----用于制备特殊溶液的片剂。

(8)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及有机酸等赋形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片剂。

(9)压制栓或压制插入片----如甲硝唑用片系由甲硝唑压制而成。

(10)口含片和舌下片----这些片剂小,平滑,呈椭圆形。

用于口腔后应该缓慢溶解或溶蚀。

(11)分散片----是一种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稠混悬液或迅速崩解成均匀的分散片剂。

(12)咀嚼片----是一种在口腔嚼碎后下咽的片剂。

1.1.3片剂的规格和质量[2]片剂的生产与储藏期间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列有关规定:a)原料与辅料应混合均匀,小剂量或含有毒性药的片剂,可根据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

b)凡属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在制片过程中应防止受热损失。

制片的颗粒应控制水分,并防止成品在贮存期间潮解、发霉、变质或失效。

c)凡具有不适的臭味、刺激性、易潮解或遇光易变质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可包糖衣或薄膜衣。

d)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应有适量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贮运过程中发生碎片。

e)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密封贮存。

1.1.4片剂的质量检查a) 外观性状:片剂的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

b)片重差异:应符合现行药典对片重差异限度的要求,见表1-1。

c) 硬度和脆碎度:反映药物的压缩成形性,一般能承受30-40N的压力即认为合格。

d) 崩解度:一般口服片剂的崩解度检查见表1-2。

检查方法见《中国药典》2000版。

e) 溶出度或释放度:溶出度检查用于一般的片剂,而释放度检查用于缓控释制剂。

f)含量均匀度表1-1《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片重差异限度片剂的平均片重(g)片重的差异限度(%)<0.30 ≥0.30±7.5±5.0表1-2 《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片剂的崩解时限片剂普通片浸膏片糖衣片薄膜包衣片肠溶包衣片崩解时限(min)15 60 60 60人工胃液中2h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等,人工肠液中60min全部溶或崩解并通过筛网1.2贝诺酯片简介[3]【曾用名】:扑炎痛片【外文名】:Benorilate Tablets【结构】:【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本品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

属非甾体类抗炎解热镇痛药,具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基本同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

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长。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0000mg/Kg,腹腔注射LD50为1830mg/Kg;小鼠经口LD50为2000mg/Kg,腹腔注射LD50为1255mg/Kg。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以原形吸收,吸收后很快代谢成为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原形药的T1/2约为l小时。

进一步在肝中代谢,主要以水杨酸及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自尿中排出,极小量从粪便排出。

水杨酸的T1/22~3小时,对乙酰氨基酚T1/21~4小时。

【适应症】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头痛、发热、关节痛。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口服。

一般解热、镇痛,每次1-2片,一日3-4次。

(2)小儿常用量口服。

3个月-1岁,按体重一次每公斤体重25mg,一日4次;1-2岁,一次1/2片,一日4次:1-2岁,一次1/2片,一日4次, 3-5岁,一次1片;一日3次,6-12岁,一次1片,一日4次。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较轻,可有恶心、烧心、消化不良及便秘,也有报道引起腹泻者。

(2)可引起皮疹。

(3)可引起嗜睡、头晕及定向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

(4)在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有引起瑞氏综合征(Reye)的危险。

中国尚不多见。

(5)长期用药可影响肝功能,并有引起肝细胞坏死的报道。

(6)长期应用有可能引起镇痛药性肾病。

【禁忌】肝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以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过哮喘、鼻炎及鼻息肉综合征者禁用。

不满3个月婴儿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4)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肝肾功能不全及有严重胃、肠溃疡病史者慎用。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应用本品时,疗程不宜长于5天,以防肾脏受损。

【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不应与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和肝素)同时使用。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用量过大时,有些患者可发生耳鸣或耳聋。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 第二法),以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10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9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加水稀释至50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贝诺酯对照品20mg,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50ml,摇匀,取1ml,加0. 02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稀释至50ml,作为对照品溶液。

取上述两种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4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

限度为标示量的65%,应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4]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贝诺酯15mg),置100ml 量瓶中,加无水乙醇适量,振摇,微温,使贝诺酯溶解后,放冷,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100ml 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4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7H15NO5 的吸收系数(E1%1cm)为745 计算,即得第二章处方设计及工艺2.1 贝诺酯片处方设计2.1.1 处方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药剂调制的一项重要书面文件,是药物制剂生产的基础和依据。

根据有关参考文献[5]进行处方设计如下:贝诺酯 250g淀粉 56.6g羟丙基纤维素20g糊精 56.6g羧甲基淀粉钠 16g微粉硅胶 0.8g共制1000片规格:0.25g2.1.2 处方分析[5]表1-3 处方分析序号名称用途备注1 贝诺酯主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

属非甾体类抗炎解热镇痛药,具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

2 羟丙基纤黏合剂本品为工业级纤维素醚的一种,主要用途为聚氯乙烯维素生产中做分散剂,系悬浮聚合制备PVC的主要助剂。

3 淀粉稀释剂崩解剂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其中常用玉米淀粉。

淀粉的性质稳定,可与大多数药物配伍,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价格便宜,但可压性较差,因此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乳糖等混合使用。

4 糊精稀释剂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及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如果在含量测定时粉碎与提取不充分,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以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5 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CMS)是变性淀粉的代产品,属醚类淀粉,是一种水溶性阴离子高分子型化合物。

通常使用的是它的钠盐,又称(CMS-Na) 形状:白色或黄色粉末,无臭、无味、无毒、热易吸潮。

溶于水形成胶体状溶液,对光、热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