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树

家庭树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家庭树》教学设计江苏高邮市武安中心小学陈海峰毛荣秋一、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小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激发亲情体验,萌发对家的热爱,并乐于和同伴分享家庭中的亲情故事。

行为与习惯:在唤醒亲情体验的同时让学生明白爱需要回报,懂得尊敬长辈的基本礼节,并愿意做个尊敬长辈的孩子。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懂得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借助“树”的形象理清自己家的家庭结构。

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形成“家”的概念,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并在此学习过程中提高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分享感受与活动成果。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己的长辈,在游戏活动中理清自己的家庭结构,在调查活动中尝试体验家的亲情,并能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1.理清家庭结构关系,确立“家”的初步观念。

2.明白尊敬长辈的基本礼节三、教学难点课内:帮助学生在理清家庭关系的过程中逐步明晰“家”的概念。

实践:唤起学生的亲情体验,激发对家的热爱,引导学生学会回报长辈的爱,主动尊敬长辈。

四、准备活动1.组织开展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的小调查2.搜集学生的家庭照片3.多媒体课件及卡片的制作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对家庭成员及亲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填写好相关的调查表。

2、教师准备“大树家庭”课件、“非常6+1”节目节选及“我爱我家”的MTV。

二、教学过程(一)认识“大树家庭”。

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画的什么?——是一棵树,这是一棵奇特的树,因为这棵树中蕴藏着一个个朴实而幸福的故事,想一睹为快吗?1、课件①:师点击树叶,屏幕上出现一段录像:一片树叶坐在月光下,等树干(爸爸妈妈)回来过中秋节。

(树叶配童音)2、师再点击树干。

(树干配成人语音,树干带着树叶去看望树根长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师继续点击树叶、树干、树根。

提示学生将同辈、父母辈、祖父母辈与树叶、树干、树根三者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相机出示课题:为这棵树取名——家庭树(板书)(二)贴贴“家庭大树”。

1、让学生在黑板上用卡片拼贴“家庭树”。

引导学生说出先有了树根,树根再衍生出树枝,树枝又长出了树叶。

2、根据树的生长特点,联系家庭的组成情况,说说树根、树枝、树叶在家庭中分别指哪些人?让学生在黑板上已贴的“大树家庭”中贴相应的家庭成员结构卡片。

3、课堂小制作,自制“家庭树”。

(先画大树,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反映各自的家庭结构。

)(三)解读“家庭小词典”。

提示:两代人生活在一起为小家庭,三代及三代以上人共同生活的是大家庭。

1、说说自己的家庭是怎样组成的,你家属于大家庭还是小家庭?*选取照片的时候注意选取三口两代之家、五口三代之家、四世同堂三种不同的家庭类型。

a.指名简单介绍照片:(1)这张是谁的家庭照片?(两代之家)你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们看他长得比较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呀?评:他长得又像爸爸又像妈妈。

那是因为他和爸爸妈妈之间有着血缘关系。

这位同学的家庭是个三口之家,我们称为小家庭。

哪些同学的家庭和这位同学一样?(2)这张照片中人可挺多的,小主人公是谁呀?上台来说给大家听听。

(三代之家)评:这位同学的爷爷奶奶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样他的家里有几代人啦?这是一个五口之家,哪些同学的家庭也和这位同学一样?(3)瞧,这个家庭有几口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这是谁的家?你们家里生活着这么多人,请你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他们都是谁?评:这位同学的家是四世同堂,真是一个大家庭呀。

班上还有哪些同学的家庭也是四世同堂的?b.同学们,刚才通过照片我们认识了三个温馨的家庭。

其实,无论是两代人的小家庭,还是五口之家,或者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每一个可爱的家都像是一棵大树。

c.同学们,在三口之家中,谁是树根呀?在五口之家中,谁又是树根呢?为什么?d、我们来听听图中这个小朋友的介绍吧。

点击孩子头像,播放录音:我的家先是爷爷奶奶有了婚姻关系,才有了爸爸;外公外婆有了婚姻关系,才有了妈妈;后来,爸爸、妈妈有了婚姻关系,才有了我。

我是全家人的希望。

2、在家庭这所学校里,谁是老师,父母是怎样关心教育你成长的?3、拓展家庭概念:亲戚也算家庭成员吗?课件2:芳芳一家三口及他的亲友团去参加“幸运52”节目,比赛结束了,他们要合影留念,如果按辈份坐,可以怎样为他们安排?(怎样坐不重要,只要能说出称呼。

)(四)介绍自己的家庭。

1、运用调查表完成书上的小调查练习,可增添些栏目,比一比谁对家庭成员了解更细致。

如他们的生日、年龄、工作单位、职务、学历、爱好及嗜好等。

2、小组内介绍自己的家。

3、课堂交流:“我爱我家”。

在介绍完自己家庭的主要组成情况后,每人用一句话赞美你的一位家人,并说清楚为什么要赞扬他(她),给自己的一位家人提一条意见或建议。

4、播放MTV《我爱我家》。

生边看边唱,捕捉温馨的细节。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家庭角色的卡片。

2、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或几张“全家福”照片,与亲戚合照的更好。

教师课前要选择一些典型的照片,让学生准备在课堂上介绍。

3、准备“连一连”及“抢答”的课件等。

二、教学过程(一)进入情境,理解尊称。

过渡:在大家庭里,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很多人也是我们的亲人,该怎样称呼他们呢?看谁反应又准又快。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快乐岛。

(点击课件出现“快乐岛”)课件演示:快乐岛画面,岛上分为“快乐猜想”、“快乐比拼”、“快乐城堡”、三个游戏项目。

快乐岛上智慧多,要想获得快乐,必须智闯三关。

让我们一起先闯第一关——快乐猜想。

【活动一】快乐猜想情境1:猜猜他是谁?师拿出照片,边展示边介绍:(1)这是小明的爷爷的哥哥,小明该怎么称呼他?(2)这是李刚妈妈的妹妹的孩子,李刚该怎么称呼她?(3)这是盼盼爸爸的妈妈,盼盼该怎么称呼她?……情境2:静心连一连。

(投影)附《辈份歌》:爸爸的爸爸是爷爷,爷爷的妈妈是奶奶。

妈妈的爸爸是外公,妈妈的妈妈是外婆。

爸爸的哥哥是大伯,爸爸的姐姐是姑妈。

……听《辈份歌》后,你还知道哪些称呼?静心思考后连线。

爸爸兄弟的儿子外婆妈妈妹妹的女儿堂兄爸爸的妹妹的丈夫表妹妈妈的兄弟姑父妈妈的妈妈舅舅(过渡)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进入第二关——快乐比拼了。

【活动二】快乐比拼1.要想在“快乐比拼”的游戏中顺利过关,必须熟唱《家族拍手歌》。

(出示课件)爸爸的爸爸是爷爷,妈妈的兄弟是舅舅,爸爸的妈妈是奶奶,妈妈的姐妹是姨妈;爸爸的哥哥是伯伯,同姓的兄妹是堂亲,爸爸的弟弟是叔叔,外姓的兄妹是表亲;爸爸的姐妹是姑妈;家族关系牢记心,妈妈的爸爸是外公,快快乐乐大家庭。

妈妈的妈妈是外婆,*全班拍手对唱儿歌。

2.课件演示“快乐比拼”第一关,进行抢答游戏。

(1)抢答前分好代表队,看哪一队反应又准又快。

安排10题左右,每题10分。

师依次出示投影题目,如:舅舅的女儿真漂亮,她是我的__?生抢答,小组计分。

(2)小组对考,指导顺问、逆问结合。

如爸爸的妹妹是我的___。

我是爸爸的妹妹的___。

情境表演。

以一家庭亲友聚会为例,随机抽取卡片头饰,组合成一个个新家庭,让学生现场演一演该怎样互相尊称,重点是分清人与人之间的称谓关系。

【活动三】快乐城堡1.课件打开“快乐城堡”的大门:快乐城堡里住着一名小学生,他特别尊敬长辈,播放短片。

(主要内容为:宁宁为爷爷端早点,上学,放学向长辈问候等)宁宁在尊敬长辈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相机学习《弟子规》的两条古训(点击出现古训“出必告,入则面”“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2.和宁宁相比,老师相信你们做得更好。

你平时是怎样尊敬长辈的?(随机指名学生上台戴头饰表演)3.但是宁宁也有难题呢!课件出现一个大问号:播放《书包谁来拎》(简介:放学的路上,奶奶总是抢着把宁宁的书包拿过去,宁宁不肯,奶奶就生气了。

)请学生说说在这种情况下宁宁该怎么办?4.你们真棒!连宁宁的难题也解决了,顺利通过了快乐城堡!老师相信能通过快乐城堡的孩子一定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快乐与快乐。

(二)练习巩固。

1、在填图册上填写家庭关系图。

(三)安排生日宴会。

课件:出示相关的人物,并附上人物关系说明。

阳阳同学过十岁生日,家里来了许多客人。

1、假如你是阳阳,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

如,这是阳阳的叔叔,阳阳是他的侄女。

2、请你当一次小主人,代为安排生日宴会的座位。

3、生日晚餐开始了,你觉得蛋糕应先分给谁?为什么?4、在接待各位客人时,你还知道该注意哪些礼节?(四)欣赏美文。

听录音读《奶奶的跛脚》,或教师范读。

说一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长辈对晚辈自古以来有着不求回报的无限的爱,我们做晚辈的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回报长辈。

边听朗读边欣赏音乐《感恩的心》。

(五)实践作业。

抓住每次与家人亲友团聚的机会,弄清“我”与他们及他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展以“亲情暖我心”为主题,以“学会礼貌待人”为训练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