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铸造工艺对比

常用铸造工艺对比

缺点: 铸型水分多、强度较低,易产生夹砂、气孔、粘砂、砂
眼等铸造缺陷。
湿砂型铸造
粗糙度(Ra/μm): 可达25(一般50-400) 精度等级(CT): 8-10 适用产品:重量在500公斤以下的薄壁铸铁件。
消失模铸造
消失模铸造通常用泡沫塑料(EPS 、STMMA或EPMMA)制 作成与产品结构、尺寸完全一样的实型模型,经过浸涂耐火 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状态下浇 入熔化的金属液,使泡沫塑料模型气化,被液体金属取代, 冷却凝固后形成的一次性成型铸造工艺。
等现象; 2、生产低碳合金钢时易增碳,不利于热处理。
消失模铸造
粗糙度(Ra/μm): 可达12.5(一般25-200)
精度等级(CT): 7-9
适用产品:适宜做壁厚均匀、结构复杂的箱体、壳类铸件。
适用材质排序:灰铸铁——非铁合金——普通碳素钢——球 墨铸铁——低碳钢及合金钢
覆膜砂铸造
覆膜砂铸造采用优质精选天然砂为砂基,经覆膜技术将 特殊性能的树脂覆与砂基表面,再将砂基制成薄壳(芯), 合箱后浇入熔化的金属液,冷却凝固形成的一次性成型铸造 工艺。
铸造

湿砂型铸造(翻砂)
用 消失模铸造


覆膜砂铸造
工 水玻璃工艺

熔模铸造
硅溶胶工艺
湿砂型铸造
湿砂型铸造是以型砂和芯砂为造型材料制成铸型,液态 金属在重力下充填铸型来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湿砂型铸造
优点: 砂型(芯)无需烘干、成本低、效率高,使用广泛、方
便,大约占所有砂型使用量的60~70%。
常用铸造工艺对比
——郭晓明
铸造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 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 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被铸金属 有:铜、铁、铝、锡、铅等。
铸造
铸造——制作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 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缺点: 1、工艺复杂且不易控制; 2、消耗材料较贵; 3、不适于大件的生产,一般不超过25kg。
熔模铸造
粗糙度(Ra/μm): 水玻璃工艺可达 6.3(一般12.5-25) 硅溶胶工艺可达 1.6 (一般6.3-12.5)
精度等级(CT):用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或很难进行其它 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等。
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用易熔材料制成与产品一样的模型,在模 型表面包覆若干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再将模型熔化排出型 壳,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填砂浇注 的铸造方案。由于模型广泛采用蜡质材料来制造,故熔模铸 造又称为“失蜡铸造”。
熔模铸造
优点: 1、精度高; 2、可铸造形状复杂零件; 3、铸件最小壁厚可达0.5mm; 4、可生产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等。
消失模铸造
优点: 1、无分型面,消除了因合箱、取模造成的缺陷; 2、可在理想位置设置合理浇冒口,减少了铸件内部缺陷; 3、负压浇铸,提高了组织致密度; 4、铸件无毛边毛刺; 5、可组合浇铸,提高生产效率; 6、可生产铸铁、铸钢、铸铜、铸铝等; 7、模具维护费用低。
消失模铸造
缺点: 1、生产厚大铸件时泡沫夹渣不易排出,导致使用中断裂
覆膜砂铸造
优点: 1、可浇铸薄壁产品; 2、废品率低; 3、生产效率高; 4、可生产铸铁、铸钢、铸铜、铸铝等;
缺点: 1、耗能多,成本高; 2、混砂工艺复杂; 3、大件铸造困难。
覆膜砂铸造
粗糙度(Ra/μm): 可达6.3(一般12.5-25) 精度等级(CT): 7-8 适用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柴油机、液压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