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完整资料).doc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编号2013190216 研究类型理论研究分类号学士学位论文(设计)Bachelor’s Thesis论文题目黄石市城市转型研究作者姓名肖华琴学号2009119010216所在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地理科学导师及职称王晓玲讲师论文答辩时间黄石市城市转型研究肖华琴(指导教师,王晓玲讲师)(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中国黄石435002)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成果,认真总结黄石市这样一个以有色金属矿产开发为主要工业基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转型发展,黄石市在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民生问题、进行城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举得了一定的转型发展成效。

但在转型发展中,资源枯竭城市还存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协调、解决就业难、环境治理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转型发展的步伐。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本文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采集近年来黄石城市转型发展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计算,得出黄石市城市转型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黄石城市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推进机制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推广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等应对措施,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黄石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drawing on the resources-exhausted cities with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some of the results, conscientiously sum up the Huangshi City in a non-ferrous metal mineral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industrial base resource depletion problems faced by urba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Huangshi City in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livelihood issues, urban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taken a series of measures, both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But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the economy is small, uncoordinated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solve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difficult, and many other issues, these problems have constrained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ore directly refl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transition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s, collecting the nondimensional Yellowstone urban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data processing and computing in recent years, come to Yellowstone urban transformation effect. On this ba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Huangshi City, promot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nd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tourism, and response measures to promote green production and green living, the city embarked on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Huangshi City;resources-exhausted cities;Transformation目录1前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2理论基础1.3国内外研究现状1.4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2黄石市转型发展现状分析2.1黄石市发展基本成果2.2黄石市转型中的必然性2.3转型发展的现状3黄石城市转型效果评价实施3.1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体系3.2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3.3指标标准化处理3.4黄石市城市转型发展效果分析及评价4黄石市城市转型的几点思考和建议4.1 提高经济转型效果的对策4.2 提高环境转型效果的对策4.3 提高民生改善和城市建设转型效果的对策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黄石市城市转型研究肖华琴(指导教师,王晓玲讲师)(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中国黄石435002)1.前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资源枯竭期的特有现象。

建国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就依赖开采城市所储藏矿藏资源做为城市生存与发展主要因素的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极限的。

资源型城市所依赖的“资源一产品一污染”单向流动产业模式必然会出现城市资源的枯竭[1],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伴之而来的也必将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经济的衰退,大量人口的失业,甚至会带来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和谐,城市走向衰败。

为了支持和引导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2007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2]。

截止到2009年3月,国家先后两次公布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共计44个城市[3]。

同时,国家还通过召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审查论证会,为这些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城市功能定位、战略定位、产业选择、环境治理、民生改善、规划落实的可操作性等修改意见[4]。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家有力地宏观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转型发展成效,但许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需要继续攻关。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转型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仅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资源枯竭的历史遗留问题,还能够是重新树立城市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非常大。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去年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6]。

为掌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情况,近期,我们省人大借在黄石召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立法和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座谈会之机,对该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行了专题调查。

黄石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7]。

黄石市是以本地铁矿、铜矿、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产钢、铜、水泥、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资源型城市。

长期以来的矿山采掘和开山取石,造成开山塘口多且植被恢复难;工业区和生活区犬牙交错,造成绿化用地难;原材料工业的高能耗、重污染、强运输,造成环境治理难,城市环境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8]。

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为扭转资源渐趋枯竭,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逐步改变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现状。

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目的就在于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9],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转型与其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就现实来看,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因为其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矿业学及生态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涉及面广、又具有交叉性和复杂性的难点问题[10]。

就我国而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

之所以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如此令人关注,这是因为,我国绝大多数的资源型城市大多沿用的是前苏联的“一厂一市”建设模式,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城市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诞生的,“大企业,小政府”,“大国有,小民营”,“大工业,小市政”是其共性;而且资源型城市大多以资源立市,靠资源兴市,经济结构单一问题比较严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其经济发展中根深蒂固。

随着经济体制的迅速变化和国家投资的减少,资源型城市多年形成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困难日益显露,大量矛盾迅速滋生[11]。

比如:一些城市经济发展衰退不前,居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失业人口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发展的持续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总结起来,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三危现象”和“四矿问题”[12],即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矿山问题、矿业问题、矿城问题、矿工问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将更加严重。

1.1.2研究意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转型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仅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资源枯竭的历史遗留问题,还能够重新树立城市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