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04-15T02:04:09.91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2期作者:杨宗礼[导读] 目的:分析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10月进行治疗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06例作为实验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3例,参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综合康复治疗。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效果。
杨宗礼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迪庆 674499
【摘要】目的:分析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10月进行治疗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06例作为实验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3例,参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综合康复治疗。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之前,两组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总有效率均比参照组理想,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综合康复;肩关节周围炎;临床效果
前言
肩关节周围炎作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也被称为“肩周炎”、“冻结肩”等,是患者的肩关节囊和四周的组织存在无菌性炎症,倘若患者处于病情的急性期,疼痛会明显的提高,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的肩关节组织会出现炎症黏连,并且限制关节活动,对生活造成影响。
为了找寻最佳的治疗方式,本文针对我院 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06例作为实验对象,探究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行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1 基本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时间区间是2018年9月-2019年10月,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实验组(n=53)和参照组(n=53)。
其中实验组年龄上限75岁,下限42岁,平均年龄在(50.23±5.20)岁;参照组年龄上限76岁,下限43岁,平均年龄在(50.65±5.45)岁,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P值>0.05。
纳入依据:本次实验经过医院伦理会的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
经过MRI和CT检查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
排除依据:精神障碍;存在内分泌疾病;合并严重的脏器性疾病。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1],即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20),每日服用两次,每次0.3克,需要连续用药一个月。
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方式如下:①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让治疗的区域得到充分的暴露,让患者的肩关节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对孟脓关节进行分离,利用长轴作为牵引,保持“后前向”、“前后向”手法协助肩关节进行运动,最后再进行生理运动,每次治疗三十分钟,每天进行一次,连续治疗两个星期[2]。
②监督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锻炼,借助相关肩关节锻炼的器械或者无工具进行肩关节运动,包含有环绕,耸肩,外展,后伸等,按照循序渐近的方式进行锻炼,有利于肩关节能力的恢复,每天进行一到两次,每次时长三十分钟,治疗十次之后,暂停一周,再连续治疗,需要连续治疗一个月。
③进行中频电疗,采用我院的中频电疗治疗仪器进行治疗,频率设定为2KHZ,调制的波形保持为指数波,方波等,每次使用的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进行两次,连续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测评和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效果。
当患者的肩关节能力恢复正常,并且疼痛情况均消失,则判定为效果显著;当患者的肩关节能力慢慢的恢复,并且疼痛情况有所好转,则判定为有所好转;当以上的情况没有任何改变,病情和疼痛的情况愈发严重,则判定为没有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IBM SPSS20.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检验,(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两组临床效果,并且进行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即可证实以上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
治疗之前,两组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
3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和患者肩部闪挫,牵拉,肩部受累等有着紧密的关系。
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其中的手法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肩关节周围血液的流动,缓解肩关节缺氧,缺血等情况,提高肩关节的能力,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并且手法治疗还能帮助炎症物质的吸收,降低肩关节出现退行性变化;功能锻炼也能够提高血流量的流通,帮助受损组织的修复,提升了肩关节活动度[3];中频电疗法能够帮助肩关节神经肌肉兴奋性提高,将患者的痛觉通道进行切断,有利于肩关节的新陈代谢,降低肩关节出现再度黏连的可能性,提高了肌张力,避免了肩周炎再次复发。
本次实验数据证实,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说明了综合康复治疗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且有助于临床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有利于病情的缓解,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房其群.综合康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6):65-66.
[2]芦丹,汪亚群,叶苏,等.综合康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3):211-213.
[3]郭树忠.物理康复综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