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进出港口操作要求

船舶进出港口操作要求

1 目的
规范船舶进出港操作方法,确保船舶安全操作。

2 适用范围
公司管理的所有船舶。

3 职责
3.1 安全监督部负责监督所管理的船舶执行本须知。

3.2 船长负责执行并监督船舶岗位人员执行本须知。

3.3 驾驶员、轮机员及其它相关船员负责执行本须知。

4 须知
4.1 进出港前的试验工作
4.1.1 大副和三管轮负责锚机和绞缆机的检查和试验。

4.1.2 抵港、开航或移泊前12小时内,按《进出港前试验工作和注意事项要
求》完成设备的检验和试验,具体项目可参照《船舶进出港口安全检查
清单》。

4.2 到港准备
4.2.1 抵达港口前,船长应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方法收集港口资料,收听
收看航行警告、气象预报,联系当地代理、租船人或向引航员、港口当
局了解有关锚地、航道和泊位方面的变化情况。

4.2.2 船长应督促二副及时做好航用图书的改正工作。

进港时,船长和驾驶员
应核对航道灯浮的变化情况,并做相应的标注作为出口时的参考。

对危
险区、障碍物或本船适航水深等深线作出醒目的标示,标出重要转向点
的可测目标方位和距离。

4.2.3 船长应认真阅读港口指南、航路指南、灯标表、潮汐表、海图资料、航
行警告和港口的有关航行法规等资料,特别是对该港口所经航道和拟靠
泊位当时的风向、风速、流向、流速、潮时、潮高、航道水深、限制高
度、航标、障碍物、急转弯地带和拖轮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周
密的进出港安全操作计划和应急预案。

4.2.4 应急预案应考虑:引航员可能临时改变登船时间或地点;天气、能见度
等可能的突然变化;航道大转弯附近紧急让船;航道前方船舶可能突然
发生碰撞、搁浅、主机故障或舵失灵等事故。

4.2.5 船舶进入较长的河道或狭水道航行前,应使值班人员得到适当休息,保
证体力和精力,同时要对船员进行严格的酒精监控。

4.2.6 船长应提前布置对船舶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发现问题及时排
除,确保车舵锚缆、助航仪器和通讯设备等正常可用。

4.2.7 船长应详细了解引航员登船地点和锚地的环境,特点,大副应按船长指
示备妥双锚,深水抛锚按操作规程执行,防止丢失锚链。

4.2.8 船长应安排人员备好引水梯、扶手绳、救生圈和照明灯并确认完好无
损,并指派驾驶员进一步检查引水梯的安全可靠程度及做好接送引航员
的工作。

4.2.9 船长必须组织召开由轮机长、驾驶员和其它有关人员参加的抵离港前会
议,介绍港口的特点、注意事项和进港准备情况,布置操作程序和应急
预案,保证机械设备运转正常,确保进出港口安全,并把要点记录在
《抵离港会议记录簿》。

4.3 进出港口
4.3.1 在进出港和靠离码头期间,禁止无关人员上驾驶台,以免干扰驾驶台操
作。

4.3.2 船长和驾驶员应熟悉本船车、舵、锚的特点、船吸与浪损、船尾横移量
和风流的影响、富余水深与浅水效应、航道浮标的可靠性、泊位的位
置。

4.3.3 船长应在驾驶台,轮机长应在机舱亲自指挥,值班人员均应切实履行各
自的职责。

应保持两名一水在驾驶台,以便其中一名协助瞭望或处理其
它工作。

4.3.4 船长和驾驶员在车钟令和舵令下达后应尽快观察指示器和效果,避免操
反舵或反车钟。

4.3.5 船舶接近引航站前应控制航速,掌握风、流对船舶操作的影响,用目
视、雷达和AIS了解附近船舶动态,与附近船舶、浮筒、危险物等保持
安全距离,保持与引航站的联系。

一旦出现引航员不能准时登船或改变
登船地点、前方船舶突然转向、风和流突然变化等特殊情况,应能采取
应变操作措施避免危险。

接送引航员时,船长应注意附近船舶动态和本
船在慢车情况下因风、流影响漂离航线的可能性,集中精力驾驶船舶并
保证引航员安全。

4.3.6 引航员上船后,船长应安排对引航员的接待,及时向引航员提供《领港
卡检查清单》,适时主动地向引航员简要介绍本船规范、货载、性能、
水尺和车舵锚的使用情况等。

4.3.7 船长应主动向引航员了解航行计划、操作意图、航道和泊位水深等情
况,以及进出船舶动态、港口当局规定和注意事项等。

4.3.8 船长应及时注意引航员有没有酗酒现象,观察和判断其操作能力,以及
长时间引航是否疲劳、精神是否集中等。

应核查引航员的每一车钟令和
舵令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3.9 如发现引航员精神不集中,应当用适当的方法与他沟通,做到既要尊重
又要监督;发现错误操作时及时提醒;若船舶安全不能得到保证时,船
长应果断地自行指挥,并要求更换引航员。

4.3.10 引航员应具有驾驶和操作船舶能力、熟悉航道和港口情况,并为船舶进
出港和靠离泊提供技术协助和咨询。

船长与引航员是雇用与被雇用的关
系。

如有证据表明引航员不称职或不负责任,船长有中止其工作并要求
更换引航员的权利。

4.3.11 在非强制引航区域,船长若欲雇用引航员,应首先得到公司或租船人的
同意。

但船长凭借自己的专业判断认为必须雇用引航员才能确保船舶航
行安全时,则有权雇用引航员。

4.3.12 采取适合当时环境的安全航速是避免船舶发生事故的关键。

港内航行不
得超过港口规定的航速,在决定安全航速时应考虑当时的能见度、通航
密度、船舶操作性能、风流影响、吃水与水深、航道宽度或弯度、两船
会遇或追越、航道中两同向船的距离或与码头间的距离等因素。

4.3.13 船长、值班驾驶员和负责瞭望的一水应保持正规瞭望,包括开启雷达加
强瞭望、正确使用AIS、增加船艏瞭望人员并备锚航行。

应注意信号台
或附近船舶挂出的开航或掉头信号,保持VHF在港口指定频道守听,
及时与它船采取避让措施,确保港内安全航行。

4.3.14 应利用多种定位方法勤测船位和核对航标,避免因浮标移位、漂失或灯
光失常、熄灭发生的事故,确保船舶航行在计划航线上。

4.3.15 有水流影响时,航行中应避免通过锚泊船舶的船头;航道航行时应避免
不必要的追越;尽量避免在航道弯曲、有碍航物的区域会船;应充分考
虑风流对船位的影响;避让它船的措施要及时采取并留有余地,狭窄航
道应多用车让,少用舵让,防止偏离航道发生意外,港内航行要做到淌
航稳、制动快、停得住。

4.3.16 进出港船舶(特别是满载顺流航行船舶)过弯道前应摆好船位并适当减
速,过弯道时应短暂加车以提高舵效。

应特别注意舵角指示器、车钟及
转速表,防止船舶动作态势与预期效果不一致。

在强流、强风影响下航
行应有足够的船速,防止船舶偏离航道。

4.3.17 靠泊前,船长应注意掌握好淌航至泊位的余速,同时要注意调整好船舶
的靠拢角和选择好合理的横距。

正确使用拖轮,拖缆必须有足够的强
度,要避免拖轮作业顶推船体软腹区导致船体变形。

必要时要合理地使
用外档锚,抛锚时注意控制锚链的长度。

注意码头岸吊等是否有凸出
物,本船的吊机、舷梯及有外露舷外的设备是否收回,以防止碰坏。


艉值班驾驶员应及时报告艏艉离码头或它船的距离,并及时送出大缆。

4.3.18 当发现泊位不符合安全靠离条件、能见度低于本港的安全引航标准、风
大流急而无大马力拖轮、泊位水深不符合要求、引航员明显不称职以及
其它危及安全的情况时,要认真研究具体情况和可能采取的措施,必要
时及时向港口当局报告并提出要求。

4.3.19 在港期间,各部门应按计划完成航修,补充燃油、润滑油、淡水、备
件、物料;做好货物监装监卸和保安工作,确保停泊安全。

离港前,船
长应掌握各项工作进度,组织制定航行计划,及时布置防偷渡检查和货
物、船舶物料、属具等的绑扎加固工作。

4.3.20 进出港口期间主机临时故障需要减速或停车,必须立即报告驾驶台,由
船长根据航道、港区情况决策并通知机舱。

4.3.21 万一出现险情或事故,船长应保持冷静,遵守港口当局规定,妥善处
理,并迅速上报公司听取指示,认真记录并慎重填写《航海日志》,最
大程度保护船东利益。

5 相关文件
5.1 QSEP-7.4.2-ISS01 《驾驶台常规命令》
5.2 QSEP-7.4.2-ISS02 《航行中驾驶台值班规定》
5.3 QSEP-7.4.2-ISS04 《驾驶台规则》
5.4 QSEP-7.4.2-ISS12 《进出港前试验工作和注意事项》
5.5 《停车冲程和回旋要素图》
6 记录
6.1 《车钟记录簿》
6.2 《领港卡检查清单》
6.3 《航海日志》
6.4 《抵离港会议记录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