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六、荧光显微镜检查方法 1.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基本工具。它是由超高压光源,滤
片系统(包括激发和压制滤板),光学系统和摄影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是利用一定波长的 光激发标本发射荧光。
(1)光源 光源的亮度应根据荧光素的类型选择。小功率汞灯可满足激励一般荧光染料的要求。 对于免疫荧光染色需用大功率超高压汞灯。其工作时,两个电极间放电,引起球内水银蒸发, 经过5~15min,球内气压升至50~70标准大气压,此时达到最高亮度,成为稳定工作状态。
罗丹明 四甲基罗丹明异硫氰酸盐:荧光抗体观察 碘化丙啶:DNA
德克萨斯红:荧光抗体观察
Hale Waihona Puke 2.标本制作要求 (1)载玻片厚度应在0.6~1.2mm之间 (2)盖玻片应光洁,厚度在0.17mm左右 (3)标本不能太厚,如太厚激发光大部分消耗在标本下部,而物镜直接观察到的上部不能充 分激分。
(4)封片剂 常用甘油,必须无自发荧光,无色透明,荧光的亮度在pH8.5~9.5时较亮, 不易很快褪去。甘油和0.5mol/L pH9.0~9.5的碳酸盐缓冲液等量混合作封片剂。
荧光信号增强封片剂
mowiol 40-88
4.8g
甘油
12ml
蒸馏水
12ml
0.2mol/L Tris(pH8.5) 24ml
上述混合(加热溶解),5000g离心,15min,最后加入1.4-diazobicydo-[2,2,2]octane(DABcos),终浓度2.5%(约1.25g),溶解后,分装存于-20℃中。 (5)镜油
操作流程 (1)冰冻切片经固定,凉干后PBS洗;石蜡切片脱蜡至水,PBS洗,酶消化,PBS洗 3×3min。 (2)适当稀释特异性一抗,37℃孵育1h,或室温4h,或4℃过夜,PBS洗3×3min。
(3)荧光标记二抗适当稀释37℃ 30min,PBS洗3×3min。 (4)0.01%伊文氏蓝衬染1~3min,PBS洗3×3min。 (5)封片,镜检。
一部分荧光经过物镜,长通分色反射镜,聚焦透镜,会聚在聚焦透镜的焦点外,经 过焦点处的针孔,由检测器接收并转变成电信号。
3.光信号接收和成像方式 (1)光信号接收 生物样品发出的荧光通常有二种接收方式:①由光电倍增管(PMT)把光信 号转变成电信号;②利用电荷耦合器(CCD)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3)四乙基罗达明(RB200) 呈褐红色粉末状,溶于乙醇和丙酮,性质稳定,可长期保 存。最大吸收光谱570nm,最大发射光谱596~600nm,呈明亮橙红色荧光,分子量580, RB200不能直接和蛋白质结合,要先经五氯化磷反应,转化成硫酰氯,再与蛋白质的 氨基结合。
(4)1-二甲基氨基-5-硫酰氯 (5)4-乙酰胺-4-异硫氰酸-2-硫酸芪(SITS) (6)得克萨斯红(Texas red) (7)藻红蛋白(PE) (8)花青(Cyanine,Cy2,Cy3,Cy5)
3.使用荧光显微镜注意事项 (1)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不要随意改变程序。 (2)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 (3)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在调整光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4)检查时间每次以1~2h为宜,超过90min,超高压汞灯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
(5)荧光显微镜光源寿命有限,标本应集中检查,以节省时间,保护光源。光源关闭后必 须在30min后才能再启动光源,一天中应避免数次点燃光源。
(2)滤片系统 是荧光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特定波长光,清晰的荧光影像和发挥 显微镜最佳性能之关键。了解滤片性能,正确地选择滤片是观察荧光效应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滤片系统包括激发滤片,阻断滤片、隔热滤片,分光镜和其他一些中性滤片。
荧光显微镜的滤片系统
激励法 U V BV
B
IB G
IG
分光镜 DM400 DM455 DM455
(6)荧光颜色与背景组织的自发荧光颜 色对比鲜明,能清晰判断结果。
2.荧光素的种类 (1)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分子量390D,最大吸收光谱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 谱为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分子量389.4。
(2)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TRITC)是罗达明的衍生物,易溶于水,最大吸收光谱 为550nm,最大发射光谱为620nm,呈橙红色荧光。
DM500
DM505 DM570
DM565 DM600
激发滤光片 BP330-385 BP360-370 BP400-410 BP400-440 BP420-440
BP450-480 BP470-490 BP420-480 PB460-490 BP470-490 BP510-550 BP530-550 BP480-550 BP520-550 BP545-580
三、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 (一)FITC标记抗体的方法 1.Marsshall法 (1)原理:当FITC在碱性溶液中与抗体反应时,主要是抗体分子上的赖氨酸ε -氨基与FITC上 硫碳胺键结合,一个IgG分子中有86个赖氨酸残基,一般最多能结合15~20个。
荧光素FITC-N=C + N-蛋白质→ ‖ S HH
(2)成像方式 ①载物台运动成像:以直径很小的激光束照射样品,照射点发出的荧光信号经 PMT变成电信号,然后载物台移动到下一点,记录该点的荧光强度。该方法无轴向像差,成 像时间长;
②反射扫描成像方式,通过转动反射镜使激光连续照射样品,由CCD摄像机记录下照射点 所发射的荧光,成像速度快。
4.参数的选择 基本参数:Confocal,pinhole,detector,
射荧光。
1、具备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条件 (1)应具有与蛋白质分子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基团,结合后不易离解,而未结合的色素及其 降解产物易排除。
(2)荧光效率高,与蛋白质结合后荧光 素质量下降不多。
(3)标记后对抗体的免疫学性质和生化 性质无影响。
(4)结合方法简便而快速,并且较稳定。
(5)荧光素容易溶解,溶解后不会和其 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截止滤光片 BA420 BA455 BA475
BA515
BA515IF BA590
BA580IF BA610IF
用途 自动荧光观察法,DAPI(联脒基吲哚):DNA Hoechest 33358,33342染色体 儿茶酚胺观察 芥子喹吖因;染色体 硫磺素S:淋巴细胞 吖淀黄素:核酸 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抗体观察 吖啶橙:DNA,RNA 金胺结核杆菌
(6)标本染色后应立即观察。 (7)荧光高度的判断标准,分四级“ -”为阴性,“ +”为仅能见明确可见的荧光; “ ++”为可见有明亮的荧光;“ +++”为可见耀眼的荧光。
七、非特异性染色的消除方法 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法,常用方法:
1.动物脏器粉末吸收法 2.透析法 3.Sephadex G-50柱层析法 4.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 5.荧光抗体稀释法 6.纯化抗原方法 7.纯化抗体方法 8.伊文氏蓝衬染方法:0.01%伊文氏蓝
发射 以辐身方式跃迁时,能量转化成相 应波长的光,这个过程叫发射。
荧光 跃迁到激发态的电子,大多处于单重激发态。如果电子直接从单重激发态以辐身方 式跃迁到基态,由于单重激发态很不稳定,半衰期很短,发射持续的时间也很短,这种发 射光,叫荧光。
二、荧光素 能够产生荧光并能作为染料的化合物称为荧光色素,必须具备:吸收激发光的光能并发
1.仪器构成 (1)计算机系统:控制着机械,光学、声学系统及各种外围设备。 (2)激光照射系统:氩离子激光器和声光调节器。
(3)显微镜系统,它主要由倒置显微镜和共聚焦系统组成。 (4)检测系统,由检测器,检测放大器等元件组成。 (5)X-Y平台 (6)Z-轴步进马达
2.共聚焦成像原理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经过光的扩束和整形,变成一束直径较大的平行光束,长 通分色光镜使光束偏转90度,经过物镜会聚在物镜的焦点上,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在 激光的激发下发出沿各个方向的荧光,
免疫组化技术
主要内容 一、荧光的特征 二、荧光素 三、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 四、荧光抗体的质量鉴定 五、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方法 六、荧光显微镜 七、非特异性荧光的消除方法
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思考题: 1.什么叫荧光? 2.常用荧光素有哪些特征? 3.标记荧光抗体有哪二种主要的制备方法?
4.免疫荧光组化直接法、间接法的 原理和主要操作流程?
5.观察荧光组化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非特异性荧光的消除方法有哪几种?
一、荧光的特征 分子都含有电子,电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根据量子理论,运动着的电子可以处于一
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电子遵守一定的规则,要以从一个能级向另一能级跃迁,并 伴随着与能级差相对应的特定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激发 当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 这个过程叫激发。
FITC- N – C – N - 蛋白质 ‖
H SH
(2)操作流程 抗体与荧光素比例为50-100:1
抗体的准备:20mg/ml,碳酸盐缓冲液为总 量的1/10。
荧光素的准备: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 0.01mgFITC/1mg抗体。
结合:边搅拌边将称取的荧光素加入抗体 溶液中。
透析 过柱 Sephade×G50或 G25 保存 4℃ -40℃等量甘油分装保存。 2.Chadwick法 3.改良法 4.透析标记法 (二)四乙基罗达明标记抗体方法 (三)藻红蛋白标记抗体方法
实习1 免疫荧光组化----间接法 1.4 µ m石蜡切,58℃烤,18h。 2.常规脱蜡至水(二甲苯Ⅰ、Ⅱ、Ⅲ各10min,无水乙醇,95%乙醇,85%乙醇,75%乙醇 各2min)。 3.PBS洗(磷酸盐缓冲液0.01mol/L pH7.4)3×3min。
4.0.1%胰蛋白酶(100ml蒸馏水中加入100mg胰蛋白酶,100mg氯化钙,用0.1N NaoH调pH至 7.6),37℃,消化30min。 5.0.01mol/L pH7.4 PBS洗3×3min。 6.兔抗人AFP1:50(用专用抗体稀释液稀释)37℃,1h或室温4h,或4℃过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