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中的婴儿问题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 et al. Pediatrics 2004;114:297-316
©2004 by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Guidelines for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infants 35 or more weeks’ gestation.Note that these suggested levels represent a consensus of most of the committee but are based on limited evidence, and the levels shown are approximations.
帮助改进哺乳技巧,建立信心 若婴儿体重变化异常,按体重增
长不良处理
问题
早产儿喂养常见问题及处理 处理
按喂养不耐受处理
喂奶后呕吐 腹部膨隆 胃内潴留(>20%)
体重变化异常
——下降>15% ——D14天未恢复 ——连续3天增加不足15g/kg.d ——一般情况好
每天测体重 确保哺乳次数 辅助喂养方法 环境温度 疾病(感染)? 增加摄入量 随访每周体重变化
四、母乳性黄疸
(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3. 处理: 防止可能的胆红素毒性/确保母乳喂养成功 • (<15MG/DL 继续母乳喂养 • 15-20MG/DL 暂停母乳喂养3天(人工喂养) • >20MG/DL 暂停母乳+光疗 • (注意胎龄和日龄的影响)
五、常见儿科疾病的母乳喂养问 题
一、溢奶和吐奶 1.体位、排气 2.喂养方法 3.排除疾病
五、常见儿科疾病的母乳喂养问 题
(二)舌系带过短的症状 • 不能充分含接 • 吃奶时乳头容易从婴儿口中滑出 • 每次吃奶时间延长、频繁吃奶 • 摄入量不足影响体重增长 • 因含接不良、母亲乳头疼痛皲裂、乳腺管堵塞、乳腺炎
五、常见儿科疾病的母乳喂养问 题
(三)舌系带过短的治疗 有争议
• 观点1:早期剪开,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母乳喂养 • 观点2:通常到1岁左右舌系带过短能治愈,1岁后有问题再手术。
担心出生后体重减轻与脱水 • 头一周的体重减轻是正常的,因为生理性的利尿作用以排 出从胎盘來的细胞外液+排出胎便。 • 有证据指出新生儿时期体重降低过少与日后肥胖机率较高 有关。
• 出生后头几天给予加奶干扰了正常哺乳的频率。 • 如果给的添加物是水或葡萄糖水的话,婴儿有胆红素增加、体重减轻过多、住院 时间较长以及水中毒的潜在危险。
• 出生后头几天给予加奶干扰了正常哺乳的频率。 • 如果给的添加物是水或葡萄糖水的话,婴儿有胆红素增加、 体重减轻过多、住院时间较长以及水中毒的潜在危险。
给母亲纯母乳喂养的咨询时间不足,母亲要求补充添 加物 • 训练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协助哺乳妈妈。 • 教导母亲加奶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 • 让医护人员了解,相对于主动的加奶(这些比较被 视为是“真正”的工作),将时间花在被动的行为或 互动(如聆听和沟通)可能更为重要。
没有奶水、初乳不够、或等待奶水來 • 应教导母亲和家属了解初乳(例如:液体黄金)的好处。 少量的初乳是正常、符合生理并且适合足月健康婴儿的。 • 改变婴儿肠道菌种。 • 让婴儿对外來蛋白质产生过敏。 • 增加腹泻与其他感染的危险性,尤其在环境不洁地区。 • 有破坏「供应-需求」循环的潜在危险,造成奶量不足或 长期给予添加物。
(五)早产儿喂养状况的评估
• 尿量:3-5天内,每天排尿3-5次 5-7天,每天排尿5-7次 • 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10%内 体重增长15-20G/KG.D
早产儿喂养常见问题及处理
问题
哺乳慢、吸吮无力、容易入睡
处理
按早产儿喂养方法处理 定期随访、评估喂养和体重
母乳哺乳时体位或衔接不好 母亲乳头疼痛
吸吮好
GA≥34 BW ≥2000g
(四)早产儿喂养方式
35ml/kg.d起 每天加20-30ml/kg 鼓励直接哺乳
吸吮不良的 GA32-34 10-20ml/kg.d起 BW1800-2000 每天加20ml/kg
尝试直接哺乳, 胃管+静脉营养
不能吸吮的 GA<32 BW<1800
同上
胃管喂养
一、拒绝母乳喂养
(二)拒绝母乳喂养的处理原则 A.治疗或去除原因 1.生病(新生儿疾病治疗/挤出母乳喂养) 2.疼痛(选择合适的哺乳姿势、治疗鹅口疮、正确处理鼻塞、长牙时 鼓励母亲耐心) 3.镇静剂(努力唤醒婴儿/辅助技术喂养)
B.改善母亲喂养技术
1.乳汁过多(婴儿来不及吞咽、呛咳;含接不好导致长时间吸吮刺激 泌乳。)
五、常见儿科疾病的母乳喂养问 题 二、鹅口疮
白色念珠菌感染 • 病因:经产道感染、乳具污染、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 机械通气 • 表现:拒奶、哭闹、体重不增 可无表现,体检时发现 • 治疗:制霉菌素5万U/甘油10ML • 预防:禁用纱布口腔护理、母亲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五、常见儿科疾病的母乳喂养问 题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 et al. Pediatrics 2004;114:297-316
©2004 by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四、母乳性黄疸
(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1.原因:不明 2.特点: • D7-10(生理性后) • 高峰在2-3周 • 持续4-6周甚至更久 • 胆红素大多12-20MG/DL,也可超过20 • 一般情况好 • 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 • 需要和感染、肝脏疾病、遗传性疾病鉴别
(三)唇腭裂 1.面临问题: 吸吮时口腔无法产生负压(吸吮不强、吸入窒息) 2.处理: • 哺乳时保持坐立位 • 手挤乳房促进喷乳反射 • 用手指压住唇裂处 • 增加哺乳次数 • 用小勺或滴管辅助 • 特殊奶瓶奶嘴 • 易感染,更应母乳喂养
五、常见儿科疾病的母乳喂养问 题
(一)舌系带过短 • 舌系带过短一般不影响奶瓶喂养,但可能影响母乳喂养 • 同时需排除其他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一)早产儿母乳喂养面临的问题 • 吸吮无力 • 母乳营养成分存在不足之处 • 母婴分离,母乳分泌受影响
(二)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 早产母乳含更高蛋白质 • 易吸收 • 抗感染、抗炎 • 促进围产功能成熟
(三)强化母乳喂养 • 1.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 • 2.奶量80-100ML/KG.D以上 • 3.不同的强化方式
• 可能降低纯母乳喂养率。
母亲营养不良或太虚弱无法哺乳 • 即使是营养不良的母亲也可以哺乳。 • 按照“母亲生病时应加奶的理由”。
• 可能降低纯母乳喂养率。
需要安抚哭闹不安的婴儿
• 婴儿不安有许多原因。他们可能希望“密集哺乳” (在短时间内数次短暂的哺乳),或是单纯需要额外 的肌肤接触或拥抱。
• 用配方奶填满(通常是填太满)婴儿的胃会让他们睡得较久,错过 哺乳的重要时机,并让母亲“找到了”错误的解决方法 • 可降低纯母乳喂养率
• 如果以配方奶做为添加物,会延缓胃排空时间,且容易喂食过多,使婴儿哺乳次數减 少。 • 根据给予添加物的方法、或给予的數量不同,让婴儿回到乳房上可能会有困难。 • 哺乳前喂食(相较于补充喂食)与较晚开始哺乳有关,也对全母乳哺育率和时间有负 面影响。
使用可能不适合哺乳的药物
• 给予正确的信息:(例如:LACTMED ON TOXNET DURATION OR EXCLUSIVITY BREASTFEEDING WEBSITE, AAP POLICY, MEDICATIONS AND MOTHERS’ MILK)
(二)哭闹的处理原则
1.寻找原因 1).倾听和了解
2).采集喂养史(婴儿、母亲、家庭影响)
3).评估母乳喂养(婴儿吸吮姿势、每次哺乳时间、母亲哺乳姿势、乳汁量 和流速) 4).检查婴儿(生长状况、排除疾病)
(二)哭闹的处理原则
2.建立信心和给予支持 1).接受 2).表扬母亲和婴儿做对之处(生长情况、奶量、婴儿行为) 3).提供有关知识(婴儿需要安抚、肠绞痛的规律、不宜过早加辅食、吸吮 乳房以寻找安慰是可行的)
(二)哭闹的处理原则
3.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1).乳汁过多(含接、剪刀式喂养、吸空一侧) 2).母亲饮食(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戒酒,禁烟)
(二)哭闹的处理原则
4.给予实际帮助 1).安抚婴儿(抱紧) 2).示范如何给婴儿排气 3).和家属谈话 4).帮助母亲减少家庭压力(添加奶粉和辅食问题)
三、早产低体重儿的喂养
C.帮助母亲重新开始母乳喂养 1.用全部时间和婴儿在一起(亲力亲为、经常抱婴儿、 和婴儿睡在一起) 2.按需喂养(有觅食反射时、感到有喷乳反射时、不 同体位哺乳) 3.指导母乳哺乳方法(挤一点奶到婴儿嘴内、调整体 位保证正确含接、不要用按压婴儿头部、摇晃乳房 等方式强迫吸吮。) 4.预防乳头错觉(奶杯喂养、乳旁加奶)
(六)辅助器材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运用 • 奶泵 • 母乳的收集和保存 • 滴管 • 胃管
四、母乳性黄疸
(一)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 原因 • 临床特点:类似生理性黄疸(加深) 胆红素可能>20MG/DL 有风险 • 预防及处理:早吸吮、黄疸监测、光疗
Guidelines for phototherapy in hospitalized infants of 35 or more weeks’ gestation.Note: These guidelines are based on limited evidence and the levels shown are approximati儿不会单纯因为哺乳不够而产生有症狀的低 血糖。
• 出生后头几天给予加奶干扰了正常哺乳的频率。 • 如果给的添加物是水或葡萄糖水的话,婴儿有胆红素增加、体重减轻过多、住院 时间较长以及水中毒的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