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测试B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 1.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2. 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

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A. 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

这说明()○1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2能够缝制衣物○3有了爱美观念○4产生了宗教观念A. ○1○2○3 B. ○1○3○4 C. ○1○2○4 D. ○1○2○3○4 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7.右图陶胚上的鱼纹图案和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 A. 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 B. 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 C. 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化家畜 D. 说明人们通过捕鱼来增补食物 8 .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10.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自然环境D.生产力水平 12.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 13.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4.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5.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

其主要判断依据是()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6.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17.2009年4月4日,�西省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举行“己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18.2010年公祭大禹陵典礼4月20日在浙江绍兴举行,150余位大禹后裔代表和2000余名海内外华人共同追念华夏圣祖的治水功绩。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岷江 19.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

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 20.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

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二.判断改错题(共计10分)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并说明理由 (1).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 (2).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 ) (3).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用水比以前方便了。

() (4).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这在半坡遗址的墓葬中可以证明。

() (5).大禹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组合列举题(本题6分)(1)图A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图B 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

(2)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和四、配伍选择题(6分) 1.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河姆渡原始居民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 ――历史教科书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 ――《韩非子》阅读材料回答:(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2.请阅读《礼记.礼运》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1)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4分)(2)材料二中的“大人世及以为礼”讲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是从谁开始?(3分)(3)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你结合史实发表自己的见解。

(3分)六、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8分) 1.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我们的客人一一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⑴第一站是北京,在周口店他们将考察哪些远古人类的遗址?⑵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

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出土的石器与彩陶与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⑶第三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奠和敬拜中华文明的始祖。

你知道中华文明的始祖是谁吗?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4)您能说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A C D C C A C B B D DB A AC D二.判断改错题(共计10分)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并说明理由(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3)×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4)×大汶口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5)×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黄帝三、组合列举题(本题6分)(1)刻画猪纹黑陶钵;鱼纹彩陶盆;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2)黑陶;彩陶四、配伍选择题(6分) 1.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C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D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B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A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F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E )河姆渡原始居民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1)群居生活(2分)(2)北京人也会使用天然火(2分),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2分)。

(3)当时的原始居民已会人工取火(2分),从山顶洞人开始(2分)。

2.(1)禅让制。

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4分,只要回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世袭制。

启。

(3分)(3)我认为是历史的一种进步。

虽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剥削制度,但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主要看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分,只要回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六、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8分) 1.⑴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

(4分)⑵半坡遗址。

(2分)从出土的石器看,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器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从出土的彩陶看,半坡人会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

(4分)⑶中华文明的始祖是黄帝。

(1分)传说中,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3分)(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