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9 ] 受直接 P C I 术后短时间内的死亡率相关 [ 。
S S E N T 4P C I 临床研究, 还发现不论采取 P C I 术 于A 前是否行溶栓治疗, 基线 N T p r o N B P四分位数水平 均与 1年时发生死亡、 心力衰竭和休克的联合终点
· ·5 4 4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1年 1 0月第 1 4卷第 5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O c t o b e r 2 0 1 1 , V o l . 1 4 , N O . 5
7 ] 利[ 。H a e c k 等对准备行 P C I 的2 0 6例 S T E M I 患者
1 1 ] 以及 P C I 术前和术后 T I M I 血流状况 [ 。同样是基
N T p r o B N P距离心肌梗死发作时间不同, 但均提示 N T p r o B N P水平与心肌梗死范围及左室功能之间存 在相关性。 2 . 2 N T p r o B N P与 A M I 预后的关系及其在危险分 其 层中的价值 作为心肌坏死标志物的肌钙蛋白, 水平不仅可以反映心肌梗死范围, 还与 A M I 患者预 后紧密相关。肌钙蛋白已经作为临床危险分层的重 要指标, 根据其水平高低指导临床采取不同的治疗 策略。理论和研究均发现 N T p r o B N P在 A M I 诊断 T p r o B N P与 A M I 患者预后存 方面缺乏特异性, 但N 在密切关系, 关于 N T p r o B N P在判断 A M I 患者预后 中的独立预测价值以及和肌钙蛋白等其他标志物或 危险积分方法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 A M I 后不良心 血管事件的判断效率依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有实验证明 N T p r o B N P的升高同急性 S T E M I 患者 P C I 术后的早期死亡率密切相关。作为 K A 韩国学者根据 N T p r o B N P水 M I R研究的亚组研究, 平对急性 S T E M I 患者早期预后进行了研究。该研 究对急性 S T E M I 患者在 1 2h以内进行了 P C I , 并术 前抽血检测了 N T p r o B N P 。结果提示: 与N T p r o B N P 水平 <9 9 1 p g / m l ( n=7 2 3 , 8 0 . 5 % 男 性) 的患者相 比, N T p r o B N P水平 > 9 9 1 p g / m l ( n= 3 2 9 , 5 7 . 1 %男 性) 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更高( 1 . 3 %v s . 7 . 4 %, P< 0 . 0 1 ) 。多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 N T p r o B N P > 9 9 1 p g / m l ( O R=3 . 7 0 , 9 5 %C I 1 . 1 4 1 2 . 0 3 , P= 0 . 0 3 0 ) , 同L V E F< 4 5 %、 年龄 ≥ 7 0 、 K i l l i p分级 >I 级、 性别为男性一样, 也是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 因素。由此证明, N T p r o B N P水平与 S T E M I 患者接
3h 内开始升高, 在胸痛后 2 4~ 3 6 h达到高峰; 在2 4 h内, N T p r o B N P水 平 在 S T E M I 患者( 发病 6 . 8± 7 . 1h ) 低于非 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 S T E M I ) 患者 4 . 2± 9 . 8h ) ; 在2 4h后, S T E M I 和N S T E M I ( 发病 1
( 解放军总参警卫局保健处, 北京 1 0 0 0 1 7 )
中图分类号: R 5 4 2 . 2 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6 7 9 0 . 2 0 1 1 . 0 5 . 0 4 2
脑钠肽( B N P ) 是利钠肽家族中研究最为深入的 一种神经激素, 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中起着重 要作用。当心室肌细胞压力负荷增加时合成分泌含 1 3 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脑钠肽原, 其后被迅速剪切 6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 形成 B N P前体, 掉含有 2 随后前体在血液中分解成具有生物活性的 B N P和 无生 物 活 性 的 氨 基 末 端 脑 利 钠 肽 前 体 ( N T p r o B N P ) 。2 0 0 5年 A C C/ A H A 的心力衰竭诊 断指南已将 N T p r o B N P作为实验室检测项目中的 有效指标。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发现急性心肌梗 死( A M I ) 时也伴随着心脏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 甚至在缺乏心肌坏死证据时, 血浆 N T p r o B N P水平 M I 诊治中, N T p r o B N P水平是进行 已见升高; 在A 危险分层、 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并且对选择治疗也 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本文就 N T p r o B N P水平与 A M I 在以上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1 N T p r o B N P在 A M I 水平的变化 小面积心肌梗死时, B N P分泌呈单峰形式, 高 峰出现在 A M I 后2 0h左右; 在大面积心肌梗死时, 可在心肌梗死后第 5天出现第二高峰( 略低于第一 峰) , 且在有前壁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 肌酸激 酶同工酶水平相对较高和左室射血分数较低的患者
4 ] 。 神经激活程度影响 [
2 A M I 患者血浆 N T p r o B N P水平变化的临床应用 价值 2 . 1 应用 N T p r o B N P评价心肌梗死范围和左心室 功能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准确判断心肌梗死范围和 左心室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脏核磁共振扫 C M R ) 已经成为评价心脏局限性或整体性左心 描( 室收缩功能、 容积、 形态的金标准, 延迟显像则为评
2 ] 患者 N T p r o B N P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Fra bibliotek 。目前认为,
急性缺血事件之后 N T p r o B N P的升高除了与缺血 之后心功能障碍导致的心肌张力升高有关外, 还与 细胞缺血缺氧、 心率增快、 炎性因子的释放、 神经体
作者简介: 孙玉发, 副主任 医 师, E m a i l : d a f a 2 0 1 0 6 7 2 5 @y a h o o . c n
5 6 ] 。最近, 有学者对 A M I 价心肌损伤范围的金标准 [
患者 N T p r o B N P的水平与经 C M R评价的心肌梗死 范围和左心室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S t e e n 等对 N T p r o B N P 、 c T N T与 A M I 患者发病 9 6小时以后的电影和晚期钆增强 C M R检查所得的 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的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 究。结果发现, 在S T E M I 患者, N T p r o B N P水平 与 坏死心肌质量、 心肌梗死面积均存在很好的线性相 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 7 9和 0 . 7 5 , 均 P< 0 . 0 1 ) ; 但N S T E M I 患者缺乏这种相关性; 而c T N T与这些参 数有着更强的相关性, 且不论是在 S T E M I 还是在 N S T E M I 的患 者 中。所 以 在 评 价 心 肌 梗 死 的 范 围 上, N T p r o B N P的应用价值不及 c T N T , 但在评估左 室射血分数, 即左室功能上, N T p r o B N P的 效 果 更 好, 因此两 者 的 结 合 可 对 疾 病 的 诊 断 和 评 估 更 有
[ 8 ] 、 C K M B 、 h s C R P和 S c r ) 。上述研究虽然测定 N T 2
在A S S E N T P C I 临床试验中也对 S T E M I 患者 Ⅳ 进行了 N T p r o B N P水平检测, 以研究其与预后的关 系。患者 被 随 机 分 配 到 直 接 P C I 组( p P C I ) 或者 P C I 术前给予足剂量替奈普酶组( f P C I ) , 随访9 0d 。 研究终点为全因性死亡、 心源性休克和充血性心力 N T p r o B N P水平 > 6 9 4 p g / m l 的患 衰竭。结果提示: 者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最高( 3 3 . 8 % v s 1 1 %, P< 0 . 0 1 ) 。且可以强烈预测 9 0天生存情况, 即使是治 疗延迟间隔时间短的患者( f P C I h : H R2 . 6 3 , P= ≤3 ; P P C I h : H R4 . 8 7 , P< 0 . 0 1 ) 也是如此。 0 . 0 0 2 ≤3 如果入院时 N T p r o B N P水平超过 6 9 4 p g / m l , 即使介 入治疗后 T I M I 血流达到 3级, 患者发生一级终点事 件的风险 仍 显 著 增 高 ( f P C I : H R2 . 8 8 , P<0 . 0 1 ; P P C I : H R3 . 8 4 , P< 0 . 0 1 ) 。所以, S T E M I 早期 N T 0d内生 p r o B N P水平的升高对梗死后住院期间和 9 存状况具有预测价值, 而不论治疗开始的时间早晚
N P水平均处于最高四分位数水平。该研究提示, 通 过化验就诊时的 N T p r o B N P水平即可对 A M I 患者 T p r o B N P可以作为 早期和远期预后做出判断, 即N
1 0 ] 临床危险分层的参考指标 [ 。
术前抽血, 评价 N T p r o B N P四分位水平与发病 4~ 6 个月时 C M R评价的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发 现, 与最低四分位数水平的患者相比, N T p r o B N P属 于最高四分位水平且非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 死质量显著增加 ( 9v s 4 g / m, P<0 . 0 1 ) 。并提示 N T p r o B N P 6 0 p g / m l 是评价左室功能的一个强且 ≥2 独立的因素, 优于其他一些血清标志物( 包括: 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