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简述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和分类、特点1定义:指具有专门功能和特定应用性能的一类化工产品eg.洗涤化学品、染料、医药特点:(1)具有特定功能(2)大量采用复配技术(3)小批量、多品种(4)技术密集度高(5)附加值高分类:(1)原则上以产品的功能来进行分类(2)传统精细化工主要包含:染料、涂料和农药(3)新领域精细化工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等2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精细化学品在化学工业上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大(2)\(3)精细化工产品的新产品、新品种不断增加(4)在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制造、复配、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日益广泛采用新技术(5)绿色化3你对哪种天然产物制备的精细化学品有兴趣如何获得可应用在什么场合从表面活性剂、染料、胶黏剂、涂料、食品添加剂156、158、160、农药118、125等任意一例展开。
见PPT补充章节或让思想自由翱翔吧答:食品添加剂(1)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剂,在pH值~4之间,对很多微生物都有效。
苯甲酸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与甘氨酸化合成马尿酸,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化合而解毒,并几乎全部从尿中排出,不在人体内蓄积。
苯甲酸的制备方法:7用途:(1)用于医药、染料载体、增塑剂、香料和食品防腐剂等的生产,也用于醇酸树脂涂料的性能改进(2)主要用于抗真菌及消毒防腐(3)用作化学试剂及防腐剂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P7表面活性剂:指加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特点:(1)结构特征:具有两亲结构。
亲油部分一般与碳氢链构成,亲水部分则由离子或非离子型的亲水基构成,而且这两部分处两端形成不对称结构。
((2)界面正吸附: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溶液中,当达到平衡时,表面活性溶质在界面上的浓度大于在溶液整体中的浓度。
(3)界面定向: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上会定向排列成分子层。
(4)生成胶束: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一定时,他的分子会聚集而生成胶束,这种浓度的临界值成为临界胶束浓度(CMC)2 什么是CMC其值有何意义7CMC: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意义:反映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指标3 表面活性剂的一般作用有哪些举10个例子P8,及网络查询(1)降低溶剂表面张力(2)胶团化作用(3)乳化作用(油/水乳化液、水/油乳化液)(4)起泡作用(5)增溶作用(6)润湿作用(7)洗涤作用(8)抗静电作用(9)柔软平滑作用(10)杀菌作用4 根据亲水基团的特点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各举实例。
P9分为非离子型和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8 什么是HLB如何计算其值有何意义14HLB(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强度与亲油基的强度之比计算:对于简单醇的聚乙烯醚:HLB=E/5 (E:分子中含有的聚乙烯醚的质量分数)Eg:聚乙二醇E=100 HLB=20意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指标,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HLB值…9 什么是浊点浊点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间有什么关系其值有何意义14-15定义:将一定浓度(~5%,通常为1%溶液)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热到某一温度时,溶液产生浑浊现象,冷却后又呈透明。
将开始变浑浊的温度称为浊点。
关系:(1)聚氧乙烯醚链愈长,浊点也愈高(2)憎水基中碳原子数愈多,则浊点愈低(3)加入盐、碱、芳香族和极性脂肪族物质,浊点下降(4)加入非极性液体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显著提高。
意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又一个重要特征18 有哪些新型的表面活性剂13-14(1)双联型表面活性剂(2)有机氟表面活性剂(3)有机硅表面活性剂、(4)冠醚型表面活性剂(5)高分子表面活性剂(6)表面活性催化剂第三章染料与颜料0 什么是染料、颜料30染料:能将纤维或其它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的有机化合物。
颜料: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
包括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1染料的发色理论有哪些简述各理论要点。
重点分子轨道理论解释31-32(1)发色团学说:有机化合物的颜色是双键引起的—发色团,含发色团的分子称发色体。
增加共轭双键则颜色加深,羰基增加颜色也加深。
(2)醌构理论:分子中由于醌构的存在而产生颜色。
(3)发色理论的量子化:染料分子的颜色是基于染料分子吸收光能后,引起价电子跃迁的结果。
(4)价键理论:有机共轭分子的基态和激发态是不同电子结构共振体的杂化体。
染料分子中,增加双键、芳环,可增加共轭结构,使染料的颜色蓝移(深色效应)—(5)分子轨道理论:分子的m个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得到m个分子轨道,有成键、非键和反键轨道。
染料吸收光量子后,电子由HOMO跃迁到LUMO上,由于选择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共轭双键体系中,随着共轭双键数目的增加,使HOMO和LUMO间的能级差减小,ΔE减小,则λ红移,产生深色效应。
2结构与颜色的关系共轭双键、取代基、平面结构、金属离子32(1)共轭双键长度与颜色的关系:共轭双键的数目越多,产生深色效应。
(2)取代基对颜色的影响:-NH2、-NR2、-OH、-OR等基团,孤对电子通过p-π共轭的给电子作用,降低了分子激化能,使颜色加深。
助色作用。
吸电子基团如硝基、羰基、氰基等,对共轭体系的诱导效应使激发态分子变得稳定,降低激化能而发生颜色蓝移。
(3)分子的平面结构与颜色的关系:当分子内共轭双键的全部组成原子在同一平面时,π电子的叠合程度最大;若平面结构受到破坏,π电子的叠合程度就降低,激化能增高,产生浅色效应;同时吸收系数也降低。
(4)金属络合物对颜色的影响:金属离子一方面以共价键与染料分子结合,又与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形成配位键,从而影响共轭体系电子云的分布,改变了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使颜色加深变暗。
3 有机染料按化学结构分为哪几类按功能应用为哪几类什么叫酸性染料34化学结构分类: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醌亚胺染料、稠环酮类染料、靛族染料、酞菁染料、芳甲烷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硫化染料、芪(1,2-二苯乙烯)染料、活性染料、/(多)甲川基和氮杂甲川基染料、氮蒽、氧氮蒽、硫氮蒽、噻唑、喹啉等结构的染料。
功能应用分类:(1)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和酸性络合染料(2)中性染料(3)阳离子染料(4)活性染料(5)直接染料(6)分散染料(7)还原染料(8)冰染染料(9)硫化染料酸性染料:带有酸性基团(绝大多数为磺酸钠盐、少数为羧酸钠盐)的水溶性染料4 什么是重氮化反应什么是偶合反应重点理解影响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机理和主要因素。
36重氮化反应:芳香族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1) 无机酸用量(2) 亚硝酸用量(3) 反应温度(4) 芳胺的碱性偶合反应:重氮盐和酚类、芳胺等活化的环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
酚类、芳胺化合物称为偶合组分。
机理:偶合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
重氮盐正离子向偶合组分上电子云密度较高的碳原子进攻,形成中间产物,然后迅速失去氢质子,生成偶氮化合物。
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1) 重氮与偶合组分的性质(2) 介质的pH值(3) 反应温度]5 能够完成合成反应(能正确选择重氮部分和偶联部分),如写刚果红、直接橙S等的反应式。
386何谓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它是一种在化学结构上带有活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
在染色过程中,活性染料与纤维分子上的羟基或蛋白质纤维中的氨基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共价键结合。
7 何谓还原染料还原染料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共轭羰基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
还原染料本身不能直接溶于水,必须先在碱性溶液中用强还原剂如低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还原成隐色体钠盐,才能溶于水。
染色时,隐色体钠盐上染纤维,然后经过氧化,重新复转为不溶性的还原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
第四章胶黏剂1 胶黏剂的概念,作用. 60,PPT定义:是一种靠界面作用(化学力或物理力)把各种固体材料牢固地黏接在一起的物质作用:胶粘剂是一种媒介,其功能是使两个单独的物质粘结成一个整体物质。
该整体物质所具备的独特性能是单独物质所不具备的。
2 胶黏剂的分类60(1)%(2)按基料的化学成分分类: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3)按形态、固化反应类型分类:溶剂(分散剂)型、反应型、热熔型、压敏型(黏附剂)、再湿型3 胶黏剂的组分及作用61组分:主要由基料、固化剂和促进剂、偶联剂、稀释性、填料、增塑剂与增韧性及其他组分(添加剂)组成。
(1)基料:是胶黏剂的主要成分,起粘合作用(2)固化剂和促进剂:固化剂使低分子聚合物或单体化合物经化学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或使线型高分子化合物交联成体型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使粘接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促进剂是为了缩短固化的时间,降低固化温度。
(3)填料:为改善胶黏剂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
如:降低树脂固化后的收缩率和膨胀系数,提高胶接强度和耐热性。
(4)偶联剂:能与被黏物表面形成共价键使粘接界面坚固(5)稀释剂:用于降低胶黏剂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和渗透性(6)%(7)增塑剂和增韧性:增塑剂一般为低粘度、高沸点的物质。
能增加树脂的流动性,有利于浸润、扩散与吸附,能改善胶黏剂的弹性和耐热性。
增韧剂能提高胶黏剂的柔韧性,改善胶层抗冲击性。
5 脲醛胶的合成原理,优缺点,残余甲醛的来源及降低的方法,改性方法62 PPT合成原理:尿素与甲醛在碱性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合成初期脲醛树脂,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解、不熔融的末期树脂。
优点:有较高的胶合强度、较好的防水性、耐污染、耐腐蚀性缺点:不耐浓酸和浓碱,易于老化。
残余甲醛的来源:(1)UF树脂中的游离甲醛(2)树脂中固化中分解的甲醛(3)木材等被胶接材料所释放的甲醛改性方法:(1)降低胶接制品释放的甲醛量(2)$(3)改善脲醛胶树脂的耐水性(4)改善脲醛胶树脂的胶接强度和耐久性第五章涂料1涂料的定义。
本章介绍了几类商品化的涂料涂料: 是指用特定的施工方法涂覆到物体表面后,经干燥或固化,在物体表面形成美观而具有一定强度的连续性保护膜,或者形成具有某种特殊功能涂膜的一种精细化工产品2.涂料有哪些作用保护作用、装饰作用、标志作用、特殊作用3.涂料的组成,起何作用组成:成膜物质(即基料)、溶剂、颜料与填料、助剂(1)成膜物质(基料) :决定漆膜性能的主要成分…(2)溶剂:影响涂料的贮存稳定性、施工性和涂膜质量。
溶解或稀释固体或高粘度的成膜物质,使其成为有适宜粘度的液体,便于施工。
溶剂在液体涂料中占有很大比例,一般在50%以上。
(3)颜料与填料颜料:不溶于涂料基料或溶剂中的粉末状固体物质,有增加色彩、遮盖力、耐久性、机械强度和对金属底材的防腐性的作用。
防锈颜料和体质颜料基本上是无机的,着色颜料多为有机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