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滚动轴承装配及润滑.

滚动轴承装配及润滑.

发表在2004;1 摩擦学科
技论坛。
• 精确润滑是发展趋势
润滑的目的
为使轴承正常运转,避免滚道与滚动体表面直接接触,减少轴承 内部的摩擦和磨损,提高轴承性能, 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必须对 轴承进行润滑。 减少轴承内各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在滚动面形成油膜,并为摩 擦热进行导热和散热。 分隔相邻的运动件,防止干摩擦,减少能耗; 减少或防止磨损,延长轴承精度寿命; 改善微观接触应力状态,延长疲劳寿命;
(1)圆柱孔轴承的装配
09CD2
滚动轴承的装配
1)座圈的安装顺序。 ① 不可分离型轴承(向心球轴承)的装配。常用的装配方法有锤
击法和压入法。
图4-15
轴承座圈的装配顺序
09CD2
滚动轴承的装配
② 分离型轴承(如圆锥滚子轴承),因为外圈可以自由脱开,故 装配时可用锤击、压入或热装的方法将内圈和滚动体一起装在
09CD2
滚动轴承的装配
图4-17
压力机压入
09CD2
滚动轴承的装配
② 当配合过盈量较大时,可用压力机械压装,常用杠杆齿条式 或螺旋式压力机,如图4-17所示。若压力不能满足还可以采用
液压机装压轴承。
③ 如果轴颈尺寸较大、过盈量也较大时,为装配方便可用热装 法,即将轴承放在温度为80~100℃的油中加热,然后和常温 状态的轴配合。内部充满润滑油脂带防尘盖或密封圈的轴承, 不能采用热装法装配。 (2)圆锥孔轴承的装配 1)过盈量较小时可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也可以装在紧定
界环境浸害的能力。目前技术要考虑竞争表面 的因素。
脂的其它性能项目
• 氧化安定性:受热与氧气作用变质
的倾向。
• 剪切安定性:受机械力剪切作用变
质的倾向。
• 抗水性:受水的作用变质的倾向。水
淋试验或者加水剪切试验。
• 分油率:油从稠化体系中析出的倾向,
也称胶体安定性。
稠化剂的种类
• 锂基脂:脂肪酸锂皂。综合优点最多
的稠化剂。滴点200。
附带作用
防腐作用; 密封作用 (采用脂润滑);
散热作用 (采用循环油方式)。
润滑脂基础知识
润滑脂的组成:
• 基础油: 矿物油,合成 油。 • 稠化剂: 皂,有机物,无机物。 • 添加剂: 抗氧剂,防锈剂,极压添加剂。 • 油+稠化剂+添加剂=润滑脂
脂的主要技术项目
• 稠度:针入度。表征脂的软硬程度的量。太
轴组的装配
(2)主轴轴向窜动的检验
图4-38
主轴轴向
09CD2
第三节
轴组的装配
2.主轴部件的装配
1)将卡环1和滚动轴承2的外圈装入主轴箱体前轴承孔中。
2)将滚动轴承2的内圈按定向装配法从主轴的后端套上,并依次
装入调整套16和调整螺母15,如图4-39所示。 3)将图4-39所示的主轴组件从箱体前轴承孔中穿入,在此过程 中,依次将键、大齿轮4、螺母5、垫圈6、开口垫圈7和推力球 轴承8装在主轴上,然后把主轴穿至要求的位置。 4)从箱体后端,将图4-39所示的后轴承壳体分组件装入箱体, 并拧紧螺钉。
滚动轴承的装配
一、滚动轴承的配合及选用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按所要装配的轴承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量具。 2)按图样要求检查与轴承相配的零件尺寸是否合格,是否有凹 陷、毛刺、锈蚀和固体微粒等,并用煤油等清洗零件,待零件 干后涂一层薄油。 3)检查轴承型号与图样是否一致,并清洗轴承。 2.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09CD2
滚动轴承的装配
装配时应使紧圈靠在转动零件的端面上,松圈靠在静止零件的 端面上,否则会使滚动体丧失作用,同时会加速配合零件的磨
损。
三、滚动轴承的拆卸
图4-20
用压力机拆卸圆柱孔轴承
09CD2
滚动轴承的装配
图4-21
用顶拔器拆卸滚道轴承
09CD2
滚动轴承的装配
图4-22
带紧定套轴承的拆卸
(1)主轴径向圆跳动的检验 如图4-37a所示,在锥孔中紧密地
插入一根锥柄检验棒,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床上,使百分表测头 顶在检验棒表面上,旋转主轴,分别在靠近主轴端部的a点和距 a点300mm远的b点检验。
图4-36
滚动轴承定向装配示意图
09CD2
第三节
轴组的装配
图4-37
主轴径向圆跳动的测量
09CD2
轴上,用锤击法或压入法将外圈装在壳体孔内,然后再调整它
们之间的游隙。 2)座圈压装方法。 ① 当配合过盈量较小时,可用图4-16所示方法压装轴承。图416a所示为用套筒压装法;图4-16b、c所示是用铜棒对称 地垫在轴承内圈(或外圈)端面,将轴承均匀敲入。禁止直接用锤 子敲打轴承座圈。
图4-16 用铜棒、套筒压装法
09CD2
轴承运行前检查
轴承安装结束后,在正常运行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手动运转(如可能) 检查是否有卡紧,非正常摩擦,转矩不均或过大等现 象;
无负载动力运转(点动)对于不能作手动运转的以此替代
无负载动力运转(短期)检查噪音、温升是否正常 带负载运转(有条件的应逐步加载)检查振动、噪音、温升、润滑剂泄漏、 变色等
振动大
润滑剂泄露 润滑剂过多,异物侵入, 适量使用润滑剂,改善密封装置 过多 产生摩檫粉末等
第四节.轴承安装后的润滑:润滑的重要性
• 轴承润滑对延长轴承寿命起着关键作用,被业内人士誉为 轴承的“第五元素”。 • 许多应用场合要求轴承“免维护” ,润滑寿命成为轴承使 用寿命的另一个“代名词”。 • 据中国工程院统计,在设备运行开支中,能耗费占96%;维 修费用占3.2;润滑材料只占0.8%。而设备零件损坏的80%; 维修费用的40%, 都是润滑不良造成的。
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可参照下表处理
轴承运行前检查(续)
运行前检查异常状态原因分析和对策
运转状态 原因分析 加工误差大 阻滞 安装不良 旋转零件有接触 采取的对策 检查轴、座孔加工精度,修正或返工 检查安装定位、预紧,重新调整 检查相邻零件的紧固状态并排除
滚动面有压痕、锈斑、 更换轴承 划伤、裂缝 噪音 游隙过大 异物侵入 旋转零件有接触 调整游隙,或更换轴承 改善密封装置,更换润滑剂;检查轴承, 如损坏则更换 检查相邻零件的紧固状态并排除
09CD2
滚动轴承的装配
图4-23
退卸螺母和螺钉
09CD2
轴组的装配
一、轴承的固定方式
1.两端单向固定方式
2.一端双向固定方式
图4-24
两端单向固定
09CD2
轴组的装配
图4-25
一端双向固定
09CD2
轴组的装配
图4-26
轴承内、外圈均双向轴向固定
09CD2
轴组的装配
滚动轴承的游隙
09CD2
轴承运行前检查(续)
运行前检查异常状态原因分析和对策(续)
运转状态 温 升 异 常 原因分析 润滑剂过多 润滑剂不足 异常负荷 采取的对策 减少润滑剂,适量使用 补充润滑剂 检查游隙,调整预负荷;检查安装
配合面的蠕变、密封装置 更换轴承,研究配合,修改轴外壳, 摩檫过大 更改密封形式 滚动面有压痕或断裂 更换轴承 检查游隙,调整预负荷;检查安装 改善密封装置,更换润滑剂;检查轴 承,如损坏则更换 安装不良 异物侵入
润滑脂主要项目(续)
• 滴点:受温度影响融化或者软化的温度。衡
量高温能力的参考数据
• 基础油粘度:油的稀薄或者稠厚的量。 • 负载能力、磨损:对工件保护能力的
量之一。四球试验。
• 速度因素DN:考证可能适合用到的速度
极限。转速*中径。速度是形成膜厚的另一关 键因素。与粘度平衡,同理取最佳值。
• 腐蚀:脂本身对金属的浸害或者保护不被外
轴组的装配
图4-27
பைடு நூலகம்
轴承仅内圈双向固定
09CD2
二、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
游隙可调整的滚动轴承
调整方法:
1、垫片调整法:
(塞尺、压铅丝、 深度卡尺)
a、端盖止口+轴承宽-轴承座孔宽 (垫片计算尺寸少用0.05-0.08 b、压铅丝必须最少对称四点(端面错位取平均值) c、塞尺与压铅丝类似
(1)调整垫片法通过调整轴承盖与 壳体端面间的垫片厚度δ ,来调 整轴承的轴向游隙(图8—8)。
09CD2
轴组的装配
5)将圆锥滚子轴承10的内圈按定向装配法装在主轴上,敲击时 用力不要过大,以免主轴移动。
6)依次装入衬套11、盖板12、圆螺母13及法兰14,并拧紧所有
螺钉。 7)对装配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漏装和错装。
图4-39
C630型车床主轴部件
09CD2
第三节
轴组的装配
图4-40
主轴分组件装配
3、止推环调整法:
4、内外套调整法: (修磨间隔环)
游隙不可调整的滚动轴承 (游动端和固定端)
轴向间隙: C=△L+0.15
在一般情况下,轴承间隙C值常取:0.25mm0.50mm
轴组的装配
三、滚动轴承的预紧
1)成对使用角接触球轴承的预紧。
图4-39 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 a)磨窄内圈 b)磨窄外圈 c)外圈宽、窄端相对安装
轴承预紧的测量和调整
09CD2
轴组的装配
四、滚动轴承的定向装配
1.装配件误差的检查方法
(1)轴承外圈径向圆跳动量检测 如图4-33所示,测量时,转动
外圈并沿百分表方向压迫外圈,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则为外圈最 大径向圆跳动量。 (2)滚动轴承内圈径向圆跳动测量 如图4-34所示,测量时外圈 固定不转,内圈端面上加以均匀的测量负荷F(不同于滚动轴承 实现预紧时的预加负荷),旋转内圈一周以上,便可测得内圈内 孔表面的径向圆跳动量及其方向。
09CD2
轴组的装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