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小学美术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全册教材基本要求
本册教材共有二十课,教学安排考虑幼小衔接的内容,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
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
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大单元,每个单元基本要求如下:
1、造型·表现:11课,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作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设计·应用:6课,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欣赏·评述:1课,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2课。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二、全册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关键:通过造型游戏进行有主题或无主题想像、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
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过程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2、发展阶段
⑴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⑵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⑶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3、本课练习
全班同学制作一棵心愿树,回家向家人介绍上课情况和自己刚认识的老师和同学的情况。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
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4、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提醒生工具的安全使用。
5、作业展示
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
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
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6、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7、收拾整理
不乱扔废弃纸屑,留住边角材料,备于以后的课程重使用。
第二课看谁涂得更好看
第三课滚动乐园
第四课泥巴真听话
第五课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第六课花点心
第七课五彩路
第八课美丽的天空
第九课谁画的鱼最大
第十课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第十一课画汽车
第十二课卡通明星总动员
第十三课大家一起画
第十四课巧用纸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