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评价和改进何婉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热作与管理工程系09工商企业管理一班,20097707106)[摘要]: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为了有效地进行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而教学质量评价则是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本文主要针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论述了教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影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因素,还有教学质量中应用到评价指标、考核尺度和绩效管理工具,目的是为了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60度绩效考核一、引言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人才质量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融入了快车道,这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在快速到来的信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欲跻身强国之林的必然之路。
二、教学质量管理的概念及文献综述根据最具权威性的《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教学质量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认知、价值观等方面的增量,满足学生与社会明确或隐含需求的程度,它是学校整个教学系统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指出,教学质量是由过程质量、结果质量、条件质量共同组成的,其中条件质量是教学质量的基础,过程质量是指教师采用教学方法、教材、媒体设备等各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有效程度。
而教学结果质量则可以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得的各种增量来加以衡量。
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1构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设计指标体系时,应注意使各评价主体的评价对象与体系相应的目标层次对应。
根据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的目标和教学特点,我们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评价方位,共有四个方位,对应不同的评价主体;第二层为评价分项,覆盖教学工作面;第三层次设有若干个评价要素,这是实测实评的具体指标。
不同的评价主体针对评价对象有不同的评价要素,如对教师自评和专家评价就有执行大纲和教学文件的要求,而学生评教就没有这个内容;教学工作量就只涉及到教师个人和单位的管理者。
每个评价要素有明确的内涵及对应内涵的评价标准。
这一评价标准是教育的整体目标在这一具体教育内容或环节上的体现。
2、确定指标的评价标准,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工作,而制定出符合现阶段教育实际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又是整个评价方案成败的关键所在。
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并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了定性、定量的评价标准和测量办法,并尽量作到量化,即使定性评价,也提出了测量办法,尽量作到了可测。
如使用教材、语言、答疑、教学纪律等评价要素,都规定了定性的测量办法。
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内容设计为: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工作量、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方案设计、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教学研究及包括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外界影响因素:教师自身素质、创新能力、教学条件和学生环境(评价认知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和社会评价(实践教学绩效在社会上的影响)。
3、确定权重是设计指标体系的又一大难点。
我们采用了两两对比法,对所有指标分别进行两两对比,比较其重要程度,并根据客观实际和操作的可能性,确定了各指标要素的权重,如在学生评教的各个指标中,教学态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学生也容易对教学态度作出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讲述情况是教学质量的核心,对这类指标我们赋予了较大的权重。
另一类指标如介绍本课程前沿情况、教材编写、有效利用教学媒体等,这些指标可能要受一些情况和条件的限制,学生难以把握,所以在学生评教中权重较低一些。
在各个主体的评价中,专家的评价是最重要的,我们赋予了最高的权重。
4、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
根据指标体系,可以组织学生、专家、管理者进行多方位或单方位的评价。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全面开展全方位的评价存在许多困难。
目前,除了学生评教和教师自评可以作为在每学期进行的常规性的工作,专家评价、管理者评价难以在每学期对所有的教师和所有的课程进行。
在实践中,我们在某些专项评价(如开展评优、评级等)中,已对某一指定评价对象开展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该指标体系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能反映出教学实际和现状,为管理部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说明:评估结果为受评教师所得分值,每位参评同学必须按表格内容给出每位教师的单项分值和总分。
有权责令重新量分,或予以纠正。
3.2教学质量绩效评价技术常用的绩效评价技术中有分级法、考核清单法、量表考核法、行为锚定法、关键事件法和评语法。
分级法是排出全体被考评教师的绩效优劣顺序。
但不太适用于教学质量评价,因为太麻烦,而且难以达到公平。
而加权考核清单法不够具体,也不太适合用。
量表考核法先由教师依据工作计划、KPI制定出本岗位的考核量表,然后再与管理者进行沟通和确认,最后由管理者对考核量表进行调整。
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但考核起来比较麻烦。
而关键事件法可以作为绩效评价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能够将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结合起来,但不太适合单独用。
同样,行为锚定法和关键事件法的结合也只提到关键事件,对平时的绩效不够具体,不太适合用。
3.3教学质量绩效管理工具常用的绩效管理工具有目标管理、360°管理、KPI管理、平衡计分卡。
而教学质量适合用的绩效管理工具则是360°管理工具。
360°绩效评价反馈作为绩效管理的一种新工具,是基于上级、下级和客户以及自身等信息资源,从多角度或全视角对员工进行综合绩效考评并提供反馈的方法。
360°是一种从不同层面人员中收集评价信息,从多个角度对教师进行综合反馈评价的方法。
360°评价一般采用问卷法。
评价主体是学生、同行教师、管理者、教师自己。
目标管理,如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学院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学院整体教学质量属性进行研究。
这就是常用的绩效管理工具中的目标管理。
四、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4.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我国的评价指标体系仅仅涉及到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效率,而没有体现课程质量、教材质量,并且是学生不可避免地讲纯粹对课程的喜好反映在评分结果中,使得不同课程的授课教师之间不可比。
这样的评价结果难以真实反映教师教学的全貌,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以及教材内容陈旧等因素而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学生评价教学质量项目中除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外,还应对课程、教材部分也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样才能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第二,在我国的教学质量评价问卷中缺少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学习背景的评价的问题。
所以问卷应有对学生成绩的自评、学习行为的自评、学生背景的调查等的评价。
还应包括对课程的兴趣、课程类型、参加课程的时间、所期望分数等方面。
第三,是评价问卷含义模糊,学生不容易把握,影响教学质量结果。
第四,一般都用同一指标体系来评价所有专业可成功教师的教学质量,会造成评价指标都是各学科教学的共性问题,没有区分不同课程的特殊性。
应用这种评价体系可能限制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个性的后果也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性。
第五,评价标尺语意划分的不同。
我国的评价量表上一般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学生对其中的区别难以把握。
4.2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法随着360度考核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这种考核模式将会越来越多的教职员工所认识和接受,并在提高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360度考核的成功取决于认得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要通过反馈沟通,发挥考核的导向牵引作用,引导教职员工不断改进工作、完善发展自我,增强团队凝聚力。
1、对不同的评价主体确定不同的绩效评价表格(1)学生评价使用的绩效评价表格。
表格中主要有教师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控制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教学效果。
主要的观测点是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热爱、对知识的把握、教育能力、课堂控制把握能力、教学进度的控制能力、遇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情况、对学生的辅导情况、学生的考试情况。
学生评价是整个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教师教学的直接感受者,对教师的教学状况和效果有着最全面的接触和了解,能基本反映学生的基本需求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所以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比较推崇学生评价。
目前,较多的学校采取学生评价教师的一般方法:在某一时间(一般是学期结束前的数周内),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制作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调查表,往往在整个班级的范围内,对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通常统计出每个单项指标的全班平均值,作为教学质量的单项分值。
有的学校根据给定的权重,求出各单项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值。
这种评价方法的效果和所设计的评价表的项目有很大的关联性,通常这种调查表能达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低的目的,但往往处于指标设计上的缺陷,在如何利用评价信息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面显得不足。
(2)同事评价使用的绩效评价表格。
表格中主要指标有教师职业态度、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教育水平、科研水平等,主要的观测点是教师团结协作精神、人际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业务水平、业务影响、教学能力、课堂驾驭、班级管理、承担课题和科研成果。
同行教师是本专业、本课程的内行,对专业和课程有较深刻的了解,他们能够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对本学科知识的难易程度,对被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情况、教学态度、教授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等方面进行理性分析。
同行之间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有利于促进建设良好的教风,等等,因此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是上级评价者使用的绩效评价表格。
表格中主要指标有教师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教学质量、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主要的观测点是教师的业务知识、计划能力、业务技能、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目标完成情况。
上级评价者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往往主要侧重于良好课堂秩序、教学内容和组织与教学方法的优劣。
学校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教学管理部门参与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利于了解教学第一线的真实情况这种评价对于发现优秀教师从而树立先进榜样、发现问题教师从而纠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教师提高备课和讲课质量则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4)是教师本人自我评价使用的绩效评价表格。
表格中主要指标有职业规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成果表现。
主要的观测点是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学历(学位)提高情况、参加业务学习情况、工作量完成情况、教学常规完成情况、学习指导情况、教学活动情况、课题完成情况、科研成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