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的产生和传播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08•莆田)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 B C .
11.(2010•厦门)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5.(2010•安顺)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B
C
D
18.图所示四幅图片中,能用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是( )
B
C .
吹着的哨子 B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D
21.有四个实验现象:A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 、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 、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D 、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
条件的实验是: _________ .
2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的 _________ 产生的,并通过 _________ 传到人的耳朵.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_________ .
23.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 _________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会逐渐 _________ ,可见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_ .宇航员在太空中 _________ (“能”“不能”)直接面对面交谈,需要通过 _________ 进行交流.
上表格是声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m .s ﹣1
),据以上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2
条.
(1) _________ ;(2)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25.手机是一种不用电线的电话﹣﹣﹣﹣﹣移动电话,其原理是将接受到的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声音,为验证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空气,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并听到铃声
②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并再次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铃声逐渐微弱,直至最后听不到铃声.反复拨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不到铃声
③接着将空气灌入瓶内,拨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到铃声.
(1)以上什么现象能证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空气?
答:_________(填序号).
(2)以上什么现象能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答:_________(填序号).
26.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
③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_______.
27.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小丽同学用如图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如图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2)用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_________,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