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工业园区投资优势推介材料一、基本情况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1.36万人。
武威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
甘肃武威工业园区始建于1993年,位于武威市城区东部,2006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开发区。
园区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和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园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是甘肃省知名的食品加工、生物技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园区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及饮料制造、生物化工等,配套发展包装印刷、新型建材、仓储物流、纺织服装、综合加工等其他产业。
园区东至武南镇区及武南火车站,南靠G30高速、312国道和兰新铁路,西接天马湖,北临凉古公路、金色大道和武黄公路,天马大道、荣华大道横贯全境,距离市区中心5公里,距离武威保税物流中心30公里,距兰州新区和中川机场200公里,距金-1-昌机场60公里,属城市规划区范围。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1.2平方公里,现已建成7.12平方公里。
近年来,园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骨干优势企业,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推动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园区集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福建达利、青岛啤酒、汇能生物、北京京奥港、华一家具、中大铝型材、美珠服饰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园区。
目前,共入驻企业10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从业人员7800人。
2016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58亿元,增长36.8%,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9.99亿元,增长151.1%;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22.0%,企业上缴税金2.41亿元,增长20.5%。
截止目前,园区现已建成道路78.4公里,供水管网114公里,排水管网79.2公里,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110KV 变电站1座,高低压输变电线路40.4公里,天然气管道47.4公里,无线移动网络和宽带网络覆盖园区,已实现通路、通上下水、通电、通邮、通天然气、通讯、通宽带、通热力和土地平整等“九通一平”的建设条件。
二、投资比较优势土地优势:武威工业园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发展空间较大。
区域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可开发利用的面积多,工业用地政策宽松,工业用地指标充足。
-2-交通优势:园区东接武南镇区及武南火车站(西北铁路交通运输的枢纽站和列车编组站),南靠G30高速、312国道和兰新铁路,西至天马湖,北临凉古公路、金色大道和武黄公路,金色大道、天马大道、荣华大道横贯全境,距离市区中心5公里,距离武威保税物流中心30公里,距兰州新区和中川机场200公里,距金昌机场60公里,属城市规划区范围。
兰新线、包兰线、干武线、包中线、连霍高速G30线、营双高速、金武高速等重要公铁通道在此交汇。
特别是甘肃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的建成封关,中欧班列“天马号”实现常态化运营,有利于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交流合作,打造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平台,拓展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
已成为服务甘肃、辐射西北、连接亚欧的现代国际物流平台。
矿产资源优势:武威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矿产9大类31种,约占全省已发现矿产的32%,其中:钛铁矿、石墨矿属国内特大型矿产,储量分别为600万吨和400万吨以上;石灰石、石膏、芒硝、油页岩、花岗岩和煤炭等非金属和能源燃料类资源在西北占居优势。
风光资源优势:武威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发展太阳能、风能发电的优势地区。
年日照时数在2570-3030小时之间,年总辐射量在5530-6200兆焦/平方米之间。
多年主导风向稳定,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在5.6米/秒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220-300瓦/平方米之间,年风能有效利用时间在1800-2000小时。
-3-大宗工业原料供应优势:省内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白银公司、中铝兰州分公司等企业可以供应大量的铝、镍、铜、钴、铂、金、银、硒等金属原料及高速线材、高速棒材、中厚板材、热轧卷板、冷轧薄板等上百个品种的钢材。
农产品资源优势:2016年,全市设施农牧业累积建成85.0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77.78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06.01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71.77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07.09万吨。
瓜菜总产249.5万吨。
全市已建成特色林果基地155.66万亩。
其中:酿造葡萄25.95万亩、皇冠梨53.66万亩、红枣31.74万亩、枸杞31.39万亩,核桃11.8万亩、其它11.12万亩(苹果、杏、桃)。
2016年全市牛存栏量:58.98万头、年出栏量:23.4万头羊存栏量:341万只、年出栏量:192万只猪存栏量:107.6万只、年出栏量:121.4万只鸡存栏量:496.09万只、年出栏量:396.67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9万吨。
劳动力资源优势:武威市人力资源充足,市内有大中专院校15所,职业技术培训中心67个,可为企业培训大量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一般性技术人才。
近年来武威市着重引进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10年以来共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1324名,其中博士30名、硕士314名。
根据园区企业需要,每年安排一批工业急需紧缺人才到企业开展为期三年的帮扶工-4-作。
市场辐射优势:距武威300公里:可辐射到兰州、白银、西宁、金昌、张掖、宁夏中卫等,累计总人口约1209万。
距武威500公里:可辐射到银川、酒泉、宁夏吴忠、内蒙古乌海等,累计总人口约2585万。
距武威800公里:可辐射到天水、嘉峪关、陇南、宝鸡、延安等,累计总人口约4881万。
距武威1000公里:可辐射到西安、汉中、包头、绵阳、格尔木、敦煌等,累计总人口约8327万。
园区投资成本优势:煤炭价格:市域内现有煤炭生产企业30多家,运输半径为80-250公里。
天然气价格:2.4元/立方米(工业),2.05元/立方米(民用)。
运输成本:铁路货运平均每吨公里0.3元,公路货运平均每-5-投资发展环境优势:我们秉持“你发财、我发展”的招商理念,进一步简政放权,着力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
市、区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对各类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各项手续实行统一受理、集中办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制度。
建立重点项目互保共建和工业企业互为市场长效机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使用市内工业产品。
武威已成为全省办事程序最少、服务效率最高、办事成本最低的市州。
武威市被评为“2014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
三、优惠政策甘肃武威工业园区对入园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区近几年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省级工业园区的各项政策给予支持。
同时,凡入驻园区的工业企业均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6-土地政策:1、工业项目用地,在提取相关规费后,以土地取得的成本价供地。
2、对符合甘肃省重大项目选择指导目录、且对推进武威转型升级发展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工业加工制造项目,或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的重大科研及科研转化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和“收支两条线”原则,以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补助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3、对投资强度高、投入数额大、税收贡献多的技术劳动密集型项目和具有带动本地相关产业发展起引领示范作用的项目,经政府批准,可按成本价供地。
财政政策:1、区财政在年度公共预算中设立“凉州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3000万元,用于支持全区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国际陆港凉州基地、液体经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建材工业、特色工业、汽车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
2、区财政以以奖代补方式,将上年度纳税在300万元以上,对当年新增税收翻番的,按照当年新增地方税收中区级收入的25%给予奖励;对当年税收增长50%以上的企业,按照当年新增地方税收中区级收入的10%给予奖励;对税收增长在30%以上的,按照当年新增地方税收中区级收入的5%给予奖励;对纳税额首次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市、区财政按税收分成比例一次性奖励50万元。
-7-3、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并达标入规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
4、对“小升规”企业当年生产的固定资产贷款利息,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与1年的贴息.5、对符合武威市支持入园工业项目建设期产生的固定资产贷款利息,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贴息奖补:建设期1年内的,一次性给于3年的贴息奖补;建设期2年内的,一次性给于2年的贴息奖补;建设期2年以上的,一次性给于1年的贴息奖补;分期建设的,对其后期新增的固定资产贷款,继续享受以上贴息奖补政策。
6、对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的重大工业项目及单个企业或企业集团1年享受财政补助超过1000万元的,按相关政策给于奖补。
税收政策:1、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的项目,依法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企业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具体综合利用的资源名称、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名称、技术标准和相关条件、退税比例30%、50%、70%、100%等按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优惠目录》的相关规定执行。
-8-3、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业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的小微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物流企业自有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产业政策1、优先帮助招商引资企业向上申报争取国家、省上各类工业和信息化专项扶持资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振兴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方面重点予以扶持。
2、围绕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优先对招商引资企业申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项目予以扶持。
3、根据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对符合申报指南的项目,列入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库,在每年年初组织申报,争取环保专项资金。
其他方面1、实行“项目包办服务制”。
对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成立由上级领导为组长的项目协调服务小组,集中办理各种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