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城市总体规划1-4

第四章 城市总体规划1-4

a.城市性质 b.城市规模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社会闲散劳动力就业情况 e.城市建设阶段
5. 职业构成: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职业类型划分,各占
总人数的比例。
专业结构和职业构成的分析可反映城市性质经济结构、现 代化水平。城市设施社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合理协调程度是制 定城市发展政策与调整规划定额指标的重要依据。规划中应提出 合理的职业构成与产业构成建议协调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背景分析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性质 城市人口构成与规模 城市用地组成与用地选择
§§44--22城城市市发发展展战战略略
• 城市发展战略 • 城市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
指城市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全局性的策划。其核心是要解 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一般包括战 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
2. 经济职能的定量分析从三方面入手:
①分析主要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② 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
一般采用同一经济技术标准(职工人数、产量、产 值等)从数量上分析,以其超过部门结构整体的20%-30%为主导 因素的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定 量分析。
1. 年龄构成
① 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②一般分6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 (7-11岁)、中学组(12-17岁)、成年(Male:18/19-60,Female: 18-55)、老年组(Male:61以上,Female:56以上)。 百岁图、年 龄构成图
b.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
基本人口:指在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的从业人员。 它不是由城市的规模决定,相反的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
服务人口:在为当地服务的企业、机关、文化、商 业等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其多少随城市的规模而变动。
② 劳动构成:(人口构成)指人口按分类在人口中的比例,是 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之一。 ③影响因素
2、 性别构成:反映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规划中
必须考虑男女性别比例的基本平衡。
3、 家庭构成: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人口数量、性别、辈份等
组合情况。它对住宅类型的选择,生活与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 生活居住区的组成等都有密切关系。
4. 劳动构成
①城市总人口(按劳动与否) :
a.非劳动人口(被抚善人口):随职工人数变动
国土规划
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 全面规划。
区域规划
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 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 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件的 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 的综合安排。主要包括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 区域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工业和城镇居民点, 安排区域性交通、能源、水利、园林、疗养、 旅游、环境保护等各项区域服务性工程设施。
城镇体系规划
以区域为整体,建设良好的区域化基础设施和 生态环境;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 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防止对区域整体 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的需求能 力的发展,应是支持型发展;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减少污染;基本内涵是生态的可持续性,还扩展 到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可持续性;核心是发 展,但要从全局、长远观点认识发展。达到可持 续发展是最本质的战略目标。
6. 文化构成:人口的文化素质、劳动力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
的发展。
大学学历人口比重成为衡量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五.城市人口规模
一)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基本原则
1、城市对劳动的需要量,也就决定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所 以马克思的 “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估算城市人口发展 规模的理论基础。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城市性质的确定可从两方面去认识:
1. 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
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城市的性质起决 定性的作用,市域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 据。
2. 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研究,主导 基本因素决定城市的性质,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 的主要职能所体现。
城市人口的含义:
从城规角度看,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指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除了个别直属该市的工业区(镇)外,一 般不计入,而应将它们分别计入各市辖县镇中去。
三、城市人口的构成和素质
在城市规划中主要研究人口的年龄、性别、家庭、劳 动力、文化水平、职业等构成情况。
远景规划:对扩展阶段中的城市作出全面 的轮廓性、结构性的部署,它是一个空间 结构的安排。
§4-3城市性质和类型
• 城市性质的含义 • 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 城市类型 • 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城市性质的含义
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 的作用,是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突 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稳定 性。
总之,确定城市性质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既要避免把现状 城市职能照搬到城市性质上,又要避免脱离现状职能。
对城市性质的描述要简明,一要突出特色;二不回避难 免的“雷同”;三要避免罗列。同时在城市性质的 表述中对城市 的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适当,城市性质所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
§4-4城市人口构成与规模
• 城市人口的含义 • 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 • 城市人口的构成与素质 • 城市的流动人口 • 城市人口规模
五. 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避免两种倾向: 1) 以“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 2) 不区分基本因素的主次。
1、一般方法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性分析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中 的地位、作用。
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 济职能用一定的技 术指标,从数量上 去分析自然资源、劳力资 源、能源交通及主导的经济产业部门,说明现有和潜在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