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复习 物理化学合卷及答案

中考复习 物理化学合卷及答案

理化合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I-127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至10题为物理试题,第11至20题为化学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风能 B.石油C.核能 D.电能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不能发声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3.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的地线可以不接地B.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救火C.熔丝被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熔丝接入电路D.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4.物质的物理属性有许多种,制作下列物品利用了物质导电性的是A.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B.用钢丝制作的弹簧C.用铜丝制作的导线D.用铝合金制作的门窗5.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7.如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能用来探究影响电流的磁场强弱因素的是8.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甲图中汽车突然起动时,人会后仰B.乙图中飞船返回舱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丙图中离弦的箭继续飞行D.丁图中汽车撞车时,安全气囊打开9.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10.一正方体物块放在密度可改变的盐水中,能漂浮在液面上或悬浮在盐水中,物块底面与液面保持平行,底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盐水的密度为ρ.下列关于ρ与h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1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蒸馏B .木炭吸附C .干冰升华D .玉米酿酒12.下列物质在人体内可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是A .糖类B .蛋白质C .脂肪D .维生素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液体的加热B .玻璃管套上橡皮管C .读取液体体积D .液体的倾倒1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香B .空气受热体积膨胀C .氧气加压降温形成液氧D .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小于2体积15.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B .用明矾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C .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D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16.关于C 、CO 和CO 2的叙述正确的是A .C 、CO 和CO 2均有还原性B .C 、CO 和CO 2均有可燃性C .常温下C 、CO 和CO 2均可与水反应D .CO 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17.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的是A .2H 2O 2 2H 2O + O 2↑B .2KClO 3 2KCl + 3O 2↑ MnO 2MnO 2 △C .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CO 2↑D .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18.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

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聚乙烯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B .石头纸的应用不能减少对树木的砍伐C .利用稀盐酸可以区别石头纸与木浆纸D .石头纸极易溶于水可以回收利用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B .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C .将200 g 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D .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物质溶解时只有扩散吸热过程20.物质R 在0.96 g 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 + 3O 2XO 2 + 2SO 2,测得XO 2和SO 2的质量分别为0.44 g 和1.28 g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R 的质量为0.86 gB .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R 中含有X 元素、S 元素和O 元素D .XO 2和SO 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第Ⅱ卷共16小题,共110分.第21至25题为化学试题,第26至36题为物理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21.(4分)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③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则x = ▲ .(2)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都填序号)。

(3)写出由上述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只要求写出一种)。

22.(7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依据同类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x ① ② ③ ④ ⑤ 2 8 +8 2 8 8 +18 2 +6 2 6 +8 + 4 2 8举一反三。

现有下列三组物质:A.空气、胆矾、冰水、蔗糖B.KOH、H2SO4、Ca(OH)2、Ba(OH)2C.NH4Cl、Na2CO3、SO2、Na2SO4(1(2)请仿照检验CO2的反应,选用SO2或SO3书写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NH4Cl溶液与KOH溶液能够反应,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4+和OH-结合生成了NH3和H2O。

结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回答: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能够反应的实质是它们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结合生成了▲。

(4)请依据(3)中获得的启示,判断下列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同存在的一组离子是▲。

A.H+、OH-B.CO32-、H+C.Cu2+、OH-D.Na+、Cl-23.(11分)汽车使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生产汽车的材料、使用的能源等是人们关注并需解决的问题。

(1)制造汽车的材料以钢铁为主,钢是铁和▲ 的合金;写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钢铁的防腐是汽车制造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铁生锈的原因是▲ 。

(3)有些汽车新型排气系统中,使用抗腐蚀性能好的钛合金材料。

生产钛(Ti)的部分工艺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①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②写出镁与四氯化钛(TiCl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类型属于▲ 。

上述反应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理由是▲。

(4)家用汽车和公交车相比,前者的耗油量大约是后者的1/5左右。

前者和后者在行驶时所排出的污染物的比率大致也是1/5左右。

如果后者载运乘客量平均为50人,前者平均为2人,请对比它们在燃料利用和污染环境方面因素,你的建议是▲ 。

24.(10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

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

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

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

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的用量。

25.(8分)我国采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的方法防止缺碘引起的疾病。

(1)在人体中,碘是属于▲ (选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碘酸钾(KIO3)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它受热易分解,烹饪时,添加加碘食盐应注意▲ 。

(3)我国规定加碘食盐含碘量为20mg/kg~50mg/kg。

为测定某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

在酸性条件下用足量KI溶液将其中KIO3全部转化成I2。

反应方程式为:KIO3+5KI+6HCl=6KCl+3I2+3H2O。

称取1000g某品牌加碘盐样品进行测定,经测定反应获得的I2的质量为152.4 mg,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计算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26.(3分)小明家安装了新的感应式电能表,一个月后此表的面板如图所示,这个月他家用电▲ kW·h,电能表的转盘转过了▲圈,小明家最多能接入总功率为▲ W的用电器.27.(4分)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28.(4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 Pa,A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 A、p B,则p A▲p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9.(4分)如图所示为一风力报警器原理图,虚线框内是竖直放置的开关S,上端的风力探头通过中心滑杆可带动下端的金属片上下移动(摩擦不计),AA'、BB'是电路中的两组触点.当所测水平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报警灯亮.图中报警灯是▲ (选填“L1”或“L2”)灯,此报警器开关的工作原理是▲.30.(6分)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①▲;②▲.(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kg/m3.31.(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物块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3)磁体旁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丙所示,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磁体的N、S极.32.(8分)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的箱子匀速提升5m,动滑轮的质量为8kg,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3.(9分)氢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氢燃烧放出能量,产物是水,不产生污染.氢能源开发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某实验室使用的氢燃料电池电压U=220V,给一照明电路供电,照明电路由若干个“220V 100W”的灯泡并联组成.(1)已知氢气的热值q=1.43×108J/kg,则完全燃烧m=0.20kg的氢气释放的热量是多少?(2)每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是多大?(3)若照明电路中的总电流I=15A,且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中所接灯泡的个数是多少? 34.(8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m/s.(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35.(8分)实验室中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约5V)、学生用电压表(0~6V)、电阻箱R(0~9999Ω 5A)、开关S1和S2、导线若干.现要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1)小虎进行的实验过程如下:①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但存在连接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②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S1,将S2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则电源电压为▲.③闭合S1,将S2拨到触点2,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R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 ▲.(2)如果实验器材中没有提供电压表,现再提供一只电流表(0~0.6A),利用上述器材,你认为▲(选填“能”或“不能”)较准确测出该待测电阻的阻值,原因是▲.36.(10分)科技人员设计了一种可移动式太阳能水上漂浮房,它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不仅为人们到海滨旅游提供了方便,而且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某可移动式太阳能水上漂浮房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9.0×103W,能为该房供应热水和在水上移动等提供能量.(1)漂浮房冬暖夏凉,利用了水的▲比较大的特性.(2)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能.若只用来给水加热时,电池板两极的电压为200V,加热电阻丝的电阻为15Ω,设电阻丝产生的电热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则加热5min,水的内能增加了▲ J.(3)有5位中学生从岸上进入漂浮房参观,则水对漂浮房的浮力约增加▲ N.(4)若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只用来提供推动漂浮房前进所需的能量,漂浮房在平静的水面上以恒定功率沿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从某一时刻开始,漂浮房受到承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t=50s后,漂浮房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漂浮房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N,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BBCDACCA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DBBAA DACCB二、(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21.(1)12 (2)⑤ ②④ (3)MgO (每空1分) 22.(1)B 组:H 2SO 4 C 组:盐(2)SO 2+ Ca(OH)2= CaSO 3↓+H 2O 或 SO 3+ Ca(OH)2= CaSO 4↓+H 2O (3)Ba 2+与SO 42- BaSO 4(4)D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3.(1)碳 3CO +Fe 2O 32Fe +3CO 2(2)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3)① +4 ②TiCl 4+2Mg 2MgCl 2+Ti 置换反应 防止高温下Mg (Ti )被氧化(4)发展公交 (化学方程式和第(2)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 24.【分析讨论】 放热猜想Ⅲ:Na 2CO 3和NaOH 的混合物 验证Ⅱ:错误 可能有碳酸钠存在验证Ⅲ:CaCl 2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酚酞 【实验反思】NaOH【拓展延伸】水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5.(1)微量 (1分) (2) 39:127:48(2分) 不宜过早(1分) (3)设KIO 3的质量为xKIO 3+5KI +6HCl =6KCl +3I 2+3H 2O214 762x 152.4mg (1分)x =42.8 mg (1分)1000 g 加碘盐中的碘元素质量为42.8mg =⨯21412725.4mg (1分)因为20mg/kg <25.4mg/kg <50mg/kg ,所以该加碘盐合格 (1分)26.125.0(1分) 2.5×105(1分) 4.4×103(1分) 27.倒立(1分) 变大(2分) 不变(1分) 28.2.0×103(2分) 大于(1分) 大于(1分)29.L 1(2分) 空气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当探头受到的升力大于系统的重力时,金属片上升到mgx 4.152762214=与AA'接触,报警灯亮(2分)30.(1)①用手拿砝码(1分) ②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1分)(2)23.4(1分) 9.0(1分) 2.6×103(2分)3 1.如图(每图2分,共6分.图甲中力的作用点不画在一点上,同样给分.)32.本题共8分.解:(1)滑轮组绕线如图所示(2分)(2)人对绳子的拉力)(21动箱G G F +=(2分)N 290kg)/N 10kg 8N 500(21=⨯+=(1分) (3)提升过程的有用功W 有=Gh(1分)总功W 总=Fs =F ·2h(1分)机械效率%100⨯=总有W W η%2.86%100m10N 290m 5N 500%100=⨯⨯⨯=⨯=Fs Gh (1分) (答%2.86%1002N 2901N 500%100=⨯⨯⨯=⨯=Fs Gh η,同样给分) 33.本题共9分. 解:(1)氢燃烧释放的热量 Q =mq(2分) =0.20kg ×1.43×108J/kg=2.86×107J(1分)(2)设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R ,则R U P 2=(1分)Ω==484W100)V 220(22P U R(2分)(3)通过每只灯泡的电流A 115V 220W 1000===U P I (2分) 接入灯泡的个数330==I In 盏(1分)(答33W100A15V 220=⨯===P UI PP n 电盏,同样给分) 34.本题共8分.(1)先变大后不变(2分) 0.16(2分)(2)①纸锥的质量(1分,其他猜想只要合理均给分) 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均给分)(3分) 35.本题共8分.(1)①如图所示(2分) ②U 1(2分) ③212U U RU - (2分)(2)不能(1分)电路中电阻大,电流小,不能准确读出电流表示数(1分) 36.本题共10分.(1)比热容(2分)(2)电(1分) 8.0×105(2分)(3)2500(2000~3000之间均给分)(2分) (4)800(1分) 22.2%(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