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第七章)
系统测试的内容包括: ① 数据处理正确性测试 ② 功能完整性测试 ③ 系统性能测试
① 数据处理正确性测试
通过检查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正确性进行, 包括:
■ 输入的数据是否正确保存 ■ 运行结果数据能否正确地输出 ■ 数据间的计算关系是否正确 ■ 数据统计方法和口径与需求是否一致 ■ 是否出现汉字字符或其它字符乱码
7.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7.1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7.2 程序设计 7.3 系统调试 7.4 系统测试 7.5 人员培训 7.6 系统切换
7.2 程序设计
程序的设计就是通过应用计算机 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工具软件)来实 现系统设计中的给出的系统功能。
(1)程序设计方法分类 (2)程序设计的要求 (3)结构化的程序设计
程序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对于未来 程序的维护和修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程序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不 强,除了具体的程序设计人员,别人 很难读懂程序,也就很难进行程序的 维护和修改,影响未来的系统使用。
(3)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
① 只采用四种基本的程序结构 ② 遵循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 ③ 功能调用层次分明 ④ 程序书写采用同级缩进(锯齿型)方式
本章讲述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内 容、实现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7.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7.1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7.2 程序设计 7.3 系统调试 7.4 系统测试 7.5 人员培训 7.6 系统切换
例7-1 系统实施情景案例
—青钢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青钢在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 案之后,开始着手进行具体应用系统 的实施。首先,青钢专门建立了中央 计算机房,并在相关部门设立了计算 机室。然后,依据系统设计阶段给出 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进行了设备及 所需系统软件购置。
(1)程序设计方法的分类
■ 结构化的程序设计 ■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 利用软件生成工具
(2)程序设计的要求
■ 可靠性 ■ 实用性 ■ 规范性 ■ 可读性
可靠性
程序设计的可靠性要求包括: ◆ 程序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 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 操作权限的控制
实用性
程序的实用性是从用户的角 度来评价系统,包括:
系统调试的过程通常由单个模块调试、 模块组装调试和系统联调三个步骤完成。
单个模块调试 模块组装调试 系统联调
系统调试三个步骤的作用
①单个模块调试:对单个模块进行检查, 保证其内部功能的正确性。
②模块组装调试:对各个子系统内部的 模块进行组装,并检查其模块间的调 用关系、数据的传递是否正确,本子 系统的功能是否完整。
例7-1 系统实施情景案例(续)
为了建立计算机系统的网络环境, 由太极计算机公司负责结构化布线及 网络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同时,北京科技大学项目组依据 系统设计报告开始进行软件开发。为 了节省成本及方便工作的进行,项目 组在北京科技大学建立了模拟环境, 专门用于软件的开发工作。
例7-1 系统实施情景案例(续)
例7-1 系统实施情景案例(续)
完成培训工作之后,进入系统试 运行阶段。
为此,还进行了结转数据、编码 数据的准备,系统的参数设置、初始数 据的录入等多项工作。
例7-1 系统实施情景案例(续)
为了保证系统的实施及以后的规 范化管理,青钢制定了《计算机系统 应用管理规范》、《计算机房管理制 度》、《计算机系统安全保密制度》、 《计算机系统文档管理规定》等一系 列的管理规定。
对程序设计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③ 调试与测试系统
在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之后,需要进 行系统的调试。
在完成系统的调试工作之后,还必须 进行专门的系统测试。
通过系统的调试与测试可以发现并改 正隐藏在程序内部的各种错误以及模块之 间协同工作存在的问题。
④ 培训各类人员
人员培训包括对程序设计人员的 系统开发能力的培训和在系统切换和 交付使用前对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两 种类型。
(12)系统的使用权限与责任
(13)文档管理规范
(1)系统总体方案
(2)系统功能结构
(3)计算机操作、汉字输入方法
操 作
(4)网络操作 (5)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 (6)事务型业务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பைடு நூலகம்
人 (7)统计分析型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员
(8)系统维护型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9)系统的参数设置
在进行软件开发之前,开发人员 在清华大学参加了专门的系统软件及 开发工具的培训。
在高博士的领导下,北京科技大 学项目组依据系统设计报告中给出的 目标系统模块设计结果实现了系统分 析和设计中提出的各项功能。
例7-1 系统实施情景案例(续)
在程序设计和系统调试完成之后, 成立了一个系统测试小组,由青岛钢 铁集团和北京科技大学双方人员共同 组成,进行系统的测试。
7.1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7.2 程序设计 7.3 系统调试 7.4 系统测试 7.5 人员培训 7.6 系统切换
7.3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是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对所 实现的系统功能及功能间的协调运行进 行检验、调整,找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 问题,并进行更正,以达到系统设计的 全部要求。
系统调试的三个步骤
员
(8)系统维护型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9)系统的参数设置
(10)系统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系统初始数据输入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12)系统的使用权限与责任
(13)文档管理规范
(1)系统总体方案
(2)系统功能结构
(3)计算机操作、汉字输入方法
决 策
(4)网络操作 (5)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 (6)事务型业务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系统在试运行半年无误后,正式 交付使用。
7.1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① 建立计算机网络环境和 系统软件环境
② 设计计算机应用程序 ③ 调试和测试系统 ④ 培训各类人员 ⑤切换系统并将系统控制权交给用户
① 购置和安装设备、建立网络环境
系统实施的该项工作是依据系统设计 中给出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 结构,购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 建立系统的软、硬件平台。
人 (7)统计分析型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员
(8)系统维护型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9)系统的参数设置
(10)系统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系统初始数据输入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12)系统的使用权限与责任
(13)文档管理规范
(1)系统总体方案
(2)系统功能结构
② 功能完整性测试
检查开发完成的系统是否具备 系统设计中所提出的全部功能,不 仅要检测主要的业务功能,而且要 检查所有的辅助功能和所有的细节 性功能。
③ 系统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的测试内容包括: ■ 系统运行速度 ■ 操作的灵活性 ■ 用户界面的友好性 ■ 对错误的检测与提示能力
注意:用于性能测试的数据要有一 定的规模!
系统测试注意事项
■ 系统测试环境应同未来系统实际运 行环境一致
■ 系统测试前应准备好测试数据、明 确测试内容
■ 系统测试时,应有用户参加 ■ 系统测试完成后,要书写测试报告
7.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7.1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7.2 程序设计 7.3 系统调试 7.4 系统测试 7.5 人员培训 7.6 系统切换
7.5 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的对象为系统使用人员 和系统维护人员。
对于尚未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的 人员,除后面讲到的培训内容外还要 进行计算机基本知识方面的培训。
(一)培训人员分类
人员培训的对象为系统使用人员和 系统维护人员,包括:
(1)系统操作人员 (2)硬件及软件系统维护人员 (3)管理决策人员 (4)档案管理人员
测试小组提供了相应的测试方案 和建议的测试数据,在青岛钢铁集团 实际应用环境中进行了数据和系统功 能的正确性检验。
例7-1 系统实施情景案例(续)
系统测试完成之后,开始组织对 系统的使用人员进行系统应用培训。
由于青钢信息中心的网络维护人 员和系统维护人员具有很高的业务水 平和很强的业务能力,不需要再进行 培训,因此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数据录 入员和系统操作员。
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2.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3.企业计算模式 4.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 5.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6.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7.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8.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 9.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将系统设 计的结果付诸实践,建立计算机硬件 环境和系统软件环境,编写和调试计 算机程序,组织系统测试和各类人员 的培训,完成系统的切换并最终交付 使用。
一般情况下,中央计算机房还需要专 业化的设计。为了建立网络环境,要进行 结构化布线,网络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② 设计计算机应用程序
计算机程序设计也称为软件开发。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目的是实现系统分 析和设计中提出的管理模式和业务应用。 在进行软件开发之前,开发人员要学 习所需的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 库系统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必要时,需要
④ 程序书写采用同级缩进方式
一段程序一般都很长,如果在 书写时不分层次,就很难阅读。
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中一般采 用同级缩进锯齿型风格,提高程序 的可读性。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优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上述原则, 提高了程序设计的规范性、可靠性、 可读性,易于程序的调试与维护。
7.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10)系统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系统初始数据输入功能的操作与使用
(12)系统的使用权限与责任
(13)文档管理规范
(1)系统总体方案
(2)系统功能结构
(3)计算机操作、汉字输入方法
维 护
(4)网络操作 (5)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 (6)事务型业务功能的操作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