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专题习题: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专题习题: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限时:60分钟 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9河南洛阳一模)据统计,到1921年2月,苏俄工人的工资中实物工资占到了工资总额的93.7%,国家银行也被取消。

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当时( )A.推行实物配给制度B.流通货币严重短缺C.国内金融危机严重D.采取了新经济政策答案 A 1921年2月苏俄正在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实物配给制,发放实物工资和取消国家银行属于该制度的一部分,故选A项。

据所学可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不是货币短缺,排除B项。

当时俄国并未发生金融危机,排除C项。

出现该现象源于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采取新经济政策,排除D项。

2.(2019安徽合肥二模)“公益捐”是俄国村社为满足自身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公共需求而自主募集的资金。

1928年初“粮食收购危机”爆发后,苏联政府采取将村社公益捐收归国有的政策,并借此迫使农民向国家售粮。

这一政策( )A.加强了国家对农村基层管控B.开辟了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C.扫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D.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踊跃支持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沙俄时代的“公益捐”被村社组织管理。

1928年后,苏联政府将村社公益捐收归国有,这一政策加强了国家对农村基层的管控,故选A项。

材料中“迫使农民向国家售粮”的做法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不是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排除B、D两项。

材料信息与扫除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无关,故C项错误。

3.(2019四川成都二模)据1928年10月统计,全苏联共有31 858台拖拉机,其中国产的只有3 718台;1929—1931年,国产拖拉机仅50 300台,进口的共59 600台。

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机械化水平制约了集体化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C.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绩D.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答案 D 1929—1931年间,苏联国产拖拉机和进口拖拉机所占比重发生巨大变化,国产比重逐渐减少,而进口比重逐渐增加,可见苏联在经济危机时代借机依靠国际市场发展本国经济,故本题选择D项。

4.(2019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1959年在著名的“厨房辩论”上,尼克松对赫鲁晓夫说道:“我们希望展示我们的多样性,以及做出选择的权利。

我们并不希望所有一切都由一名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决定,而恰恰是这个人让所有的房子都盖得一模一样。

”这反映出( )A.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迹象B.苏联经济发展落后于美国C.苏联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D.美国自由主义经济的盛行答案 C 从材料信息“我们并不希望所有一切都由一名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决定”看,尼克松不赞同政府的高度集权,这反映出苏联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故选C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苏关系的缓和,故A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苏联和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

此时美国盛行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故D项错误。

5.(2019福建厦门一模)苏联长期是谷物净出口国,但自1972年起,除灾年从西方进口大量谷物外,正常年景也需进口相当数量的谷物,为此每年都要支付大量外汇和黄金。

与此同时,苏联继续向东欧和古巴、蒙古提供大量粮食援助。

据此可知( )A.西方的“滞胀”危机迅速波及世界B.苏联的发展模式亟需转型C.苏联已无力维系社会主义阵营D.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打击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自1972年起,苏联每年需要支付大量外汇和黄金进口谷物,同时苏联继续向东欧和古巴、蒙古提供大量粮食援助,这会使苏联背负巨额的财政负担,说明苏联的发展模式亟需转型,因此选B项。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未受西方“滞胀”危机的影响,故A项错误。

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已经解体,故C项错误。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体系,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6.(2019宁夏银川质检二)1935年8月30日到31日夜间,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利用老式风镐,创造了5小时45分采煤102吨的记录,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样。

这说明了( )A.苏联工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B.新经济政策获得民众广泛支持C.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热情高涨D.苏联农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答案 C 题干中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是利用“老式风镐”创造了记录,故A项错误;1935年时,新经济政策已被取消,故B项错误;“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利用老式风镐,创造了5小时45分采煤102吨的记录,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样”,说明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热情高涨,故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农业与工业发展的比较,故D项错误。

7.(2019江西南昌一模)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单位:万)。

年份1929193019311932失业人数130300435600纳粹党人数1530100140根据上表,可知纳粹党( )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B.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C.因经济危机加剧而发展D.极具欺骗性、煽动性答案 C 根据材料“1929—1932年”可知,此时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失业人数与纳粹党人数呈正相关,所以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数上升,推动了纳粹党的发展,故选C项。

纳粹党属于法西斯势力,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因经济危机失业人数与纳粹党人数的关系,排除B项。

材料不涉及纳粹党的欺骗性与煽动性,排除D项。

8.(2019福建三明期末)1933年,罗斯福利用广播向美国人民宣称:“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仅3天后便有574家银行恢复营业。

美国银行家称之为“收音机拯救美国金融”。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新媒体运用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B.信息化时代推动了社会转型C.知识经济时代公民政治觉悟提升D.科技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答案 A 材料“收音机拯救美国金融”强调了收音机对罗斯福新政中金融整顿的巨大作用,故选A项。

二战后,世界才进入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排除B、C两项。

“科技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表述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项。

9.(2019安徽蚌埠质检)尽管美国人对富兰克林·罗斯福个人及其内外政策褒贬不一,但他们均认为,“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

该说法的依据是(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B.三权分立体制遭到了破坏C.新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D.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暴露答案 A 根据材料“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可知,罗斯福新政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在国家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实现了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大规模干预,故选A项。

根据所学,罗斯福新政并没有破坏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排除B项。

材料中所称赞的是罗斯福总统对总统作用的应用而非新政本身的成功性,排除C项。

材料中并没有对自由放任政策的相关提及,排除D项。

10.(2019湖北武汉一模)二战后,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由政府新建立的公司来经营这些企业。

如钢铁企业就全部由政府持股建的“大不列颠钢铁公司”接管,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

这反映出二战后英国( )A.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发生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C.确立了公有制主导地位D.逐步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答案 B 据材料“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可知二战后英国通过国有化来干预经济,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项。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危机,可知国有化等措施不可能遏制经济危机的发生,排除A项。

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导,而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项。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有化等手段干预经济是对生产资料的局部调整,并不会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排除D项。

11.(2018山东临沂期中)关于“新政”,沃尔特·李普曼说:“2月末,我们是一些乌合的受惊暴民与宗派团伙。

在3月至6月的100天中,我们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相信我们保证自己安全和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了。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维护了美国工人阶级的利益C.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D.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答案 D A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中工人阶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罗斯福新政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分,但不能说是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

据材料得出,罗斯福新政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正确。

12.(2018江西赣州期末)在二战前的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的品德、魅力是取胜的关键。

二战后,该因素的重要性明显下降,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苏联威胁的担忧C.福利政策已经深入人心D.第三产业不断兴起答案 A 根据材料中“二战后……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并结合所学可知,总统对国家财政有了话语权,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

对美国而言,苏联威胁属于外交问题,与材料中总统候选人取胜的关健因素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

此时美国还没有在全国实施福利制度,故C项错误。

第三产业兴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一种重要表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37分)13.(2018陕西西安质检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

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

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

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

1933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50%。

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得多的国内劳动力,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

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

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东洋市场。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战后,尽管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大小不一,但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