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国内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16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1.47亿人次,同比增长百分之11.7,综合收入达 到3060.9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17.2。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空前高涨,红色旅 游作为一个响亮品牌、成为人们出游的重要选择。抽样调查显示,百分之72.47的 红色旅游游客年龄在14岁至45岁之间,百分之59的游客认为红色旅游景区人文积 淀深厚,百分之92.3的游客对红色旅游体验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百分之87.3的游 客有重游的意愿。
22(37.5%)
18(31.25%)
11(18.75%)
交通便利
4(6.25%)
7(12.5%)
25(43.75%)
18(31.25%)
4(6.25%)
其他
7(12.5%)
7(12.5%)
29(50%)
7(12.5%)
7(12.5%)
红色景区存在什么问题
1、景区开发建设受到制约。 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尤其是革命老区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资金紧张,造 成当地红色景区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便;部分景区可进入性差,配套设施严重不 足;此外大部分红色景区工作人员学历低,文化层次不高,讲解不专业,服务态度也 不好,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 以山西为例,开发红色旅游相对成熟的黄崖洞,每天多达五六百人的游客流量,景区 内却只有一家宾馆和酒店,日接待能力不足200人,遇到比较集中的团队旅游更显得 捉襟见肘,几年前黄崖洞曾搞过一次大型活动,来了两万游客,结果别说黄崖洞,连 黎城、长治都没能住下。还有,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了基础设施的严重不配 套。拿交通来说,没有交通就没有旅游,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红色旅游景区 基本都位于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但支线道路等级低,质量差,使得红色旅游进出 性不强。而与之相配套的道路标识、水、电等条件也相对较差,这是红色旅游发展经 济始终进入不了主流客源市场的重要原因。举一个很简单的例,今年一批游客参观完 云冈石窟后,要去大同万人坑游览,由于缺少宣传,没有道路标识,20公里的路程游 客花费了3个小时才找到。
发展红色旅游的现实意义
1. 可以保护红色文化遗产。 我国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革命纪念馆、红色历史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遍布全国,如何保护传承利用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要做的一件大 事。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把这些珍贵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从而 对整个民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可以带动红色老区经济发展。 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普遍不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还不 太富裕,让革命老区尽快发展起来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将红 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拉动旅游商贸、交通建设等相关行业,使 老区人民就业机会增多,工资水平提高,带给老区人民实实在在的好处。 3.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产品提出了不同要求,这就要求旅游 业完善和改进产品种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开发更广阔的旅游市场,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发展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提升宣传的档次。 对红色旅游景点的宣传要统筹考虑,挖掘红色旅游的内涵,注意宣 传的整体性和宣传效果,广泛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扩大红色旅 游景区、景点的影响力,不断完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接待设施和 综合配套设施。
2、坚持实施精品战略 着力培育和打造红色旅游的 龙头产品,带动全省红色旅 游产业的发展。以我省八路 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纪念 馆、五乡八路军总部、黄崖 洞、兴县晋绥边区政府及军 区司令部旧址、左权县八路 军前方总部旧址等为重点, 打造一批红色旅游龙头景区 和景点,宏扬山西“太行精 神”,大力开发“太行情、 山西行”红色旅游,带动全 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3、景点及周边风景优美。由于山城 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很多“红色 旅游”景点都傍山而立,与天然的 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与之配合的还 有不断发展的重庆的城市建设,让 游客体会到这座城市的魅力,为游 客舒适地旅行提供了各种有利的条 件。 4、景点相对集中,发展状况较好, 许多景点已连点成线。重庆主城区 大部分比较著名的“红色旅游”景 点都集中在沙坪坝区和渝中区,政 府在开发和维护上都给予了很大的 支持,并成立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 发展管理中心,打造出了数条“红 色旅游”精品路线。
参考与借鉴——重庆红岩连线
1、知名度高。首先,由于《红岩》小说和一 大批革命烈士事迹的广为传颂,以及保存了 大量的历史名人故居和革命旧址,使重庆 “红色旅游”景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具有革命教育意义。重庆曾经是共产党人 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在山城的很 多地方都留下了革命前辈们的足迹,民间也 流传着无数的革命故事,对当代的人们,特 别是当代的青年学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为什么发展红色旅游?
学习性 红色旅游的学习性,主要是指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 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但是,这种学习不宜搞成灌输式的“现场报告 会”,而应营造出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 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对国民进行本国历史的旅游教育,在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制度。 如德国一些州就对中小学生进行反法西斯的修学旅游做了专门立法,要 求每个学校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到纳粹集中营等地游览参观,勿忘历史。 中国人的旅游与学习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有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传统。现在开展的红色旅游,是这个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
问卷调查
您的年龄?
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问卷的 形式进行调查,在朋友中随 机发放问卷共60份,实收有 效问卷60份,各年龄段的人 都有
0~15
15~30
30~50
50以上
有25%的人比较了解 家或学校附近的红 色景点,30%一般 了解,完全不了解 的也有5%。大多数 的人都对自己生活 的环境附近的红色 景点有一定的了 解,其他的可能是 因为没关注或者该 地区红色景点的宣 传较少而不了解。
您了解多少个红色景区?
35
30
25
20
15
10
5
0 5个以上 1~5个 没去过
红色旅游因素的吸引程度分析:在体验红色旅游的过程中,有33人表示 革命历史的吸引程度一般、25人表示革命人物的敬仰吸引程度一般、22 人表示门票便宜吸引一般、25人表示交通便利吸引程度一般,很少的大 学生表示各个因素的非常吸引或不吸引,大多都是持中立态度。
我国红色旅游现状
1998年,随着“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旅游宣传促销口号在江西省率先提出,红 色旅游便逐渐兴起而发展。2200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 《2004 - 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真正把红色旅游提升到党和国家工作 大局和发展战略的层面。
至2016年底,共有14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其中30个经典景 区成为国家5A级景区;接待人数超过100万人次的红色旅游景区达到118个。
题目\选项 非常吸引 比较吸引 一般 不吸引 完全不吸引 平均分
革命历史的吸引
4(6.25%)
7(12.5%)
33(56.25%)
11(18.75%)
4(6.25%)
对革命人物的敬仰
4(6.25%)
7(12.5%)
25(43.75%)
11(18.75%)
11(18.75%)
门票便宜
7(12.5%)
0(0%)
2、旅游产品单一无特色。
目前大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大都开发方式单一,同质化现象比较严 重;另外旅游产品陈旧,参与性体验性不高,各景区几乎都是纪念 碑、故居与纪念馆组成,观光内容也大多为多为静态陈列和多媒体展 示,再配以图片文字,使游客刻板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旅游者在参 观过程中无法与红色内涵产生互动,与自身要求差距较大。此外大多 数红色景区旅游收入主要依靠门票,企业收入来源极为单一。 以山西为例,现在,旅游业对促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其中旅游纪念品就是革命老区人民创收的一条好途径,但令 人感到遗憾的是,山西目前还没有一个形成规模的、与红色旅游有关 的旅游纪念品专卖市场。一位河北游客曾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井冈 山的天街市场里到处是与当地革命历史有关的纪念品,如红军八角 帽、毛主席纪念章、革命先烈事迹书籍等,但在山西却没有这样一个 专业市场,老区品牌无人开发,实在可惜。
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 题
地信1501 张宇菲
什么是红色旅游?
•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 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 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 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 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 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 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 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武乡县八路军纪念馆
“近在眼前,远在天边”。陈晓岩是山东游客,7月20日走进双塔寺 街,一眼就看到高耸入云的双塔,心里一阵惊喜。但拐拐弯弯,跑 了一上午也到不了双塔,顿时让他心生遗憾。陵园西边是石太铁 路,阻碍了整个陵园交通状况的改善。再加上瞎搞规划,赫然矗立 的一栋20多层高楼,选址欠妥,恰好直对陵园大门口,太原市双塔 寺街至陵园的一条笔直大道无法打通。 双塔北面是永祚寺、南面是双塔陵园,两个副处级单位。上世 纪70年代双塔南侧垒起一道约600米长、2米高的砖墙,分属市文物 局和市民政局管辖,各自为政。陵园资料科科长栗卓霞疾呼:拆除 隔离墙,把这两个单位整合到一起,组建副厅级的双塔风景区管理 局,提高行政效率,全力打造“大双塔”景区。 七八年前,太原就提出打造双塔旅游景区,吵得沸沸扬扬,说 烈士陵园要整体搬迁走。陵园地下还有两万多平方米的防空洞,保 存比较完整。陵园准备将这处遗址改造成国防教育展览厅,凸显先 烈革命精神,居安思危。可最后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不了了 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