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考前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考前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网络教育考试考前练习题(必考)一、单项选择题1.鲁迅为()精心地设计了双线结构的情节线索。

A.《在酒楼上》B.《故乡》C.《药》D.《伤逝》2.1961年在《北京晚报》上以马南邨的署名开辟了《燕山夜话》专栏的杂文家是()。

A.吴晗B.邓拓C.徐懋庸D.廖沫沙3.话剧《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

A.曹禺B.夏衍C.洪深D.田汉4.下列邵燕祥发表的杂文作品()批评了中国人习于飞短流长的社会现象。

A.《由口舌说起》B.《热流》C.《励精图治》D.《中国的回声》5.《苹果树下》出自组诗()。

A.《博斯腾湖滨》B.《吐鲁番情歌》C.《果子沟山》D.《天山牧歌》6.《故事新编》中,()称赞了晏之敖坚定不移的复仇意志。

A.《奔月》B.《理水》C.《非攻》D.《铸剑》7."高大泉"是小说()的主人公。

A.《金光大道》B.《虹南作战史》C.《万山红遍》D.《艳阳天》8.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基础的《呐喊》出版于()年。

A.1920 B.1921C.1922 D.19239.()的创作比较明显地受到了美国自由体诗歌理论的影响。

A.邵燕祥B.蔡其矫C.流沙河D.张志民10.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体现出作家()笔下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神秘气息。

A.莫言B.余华C.阿来D.王安忆11.在探索散文创作的"音乐化"上做出了执著努力的散文家是()。

A.秦牧B.杨朔C.吴伯箫D.曹靖华12.下列作品属于第二个十年时期的是()。

A.《狂人日记》B.《子夜》C.《围城》D.《寒夜》13.《自己的文章》是()的散文名篇。

A.张爱玲B.钱钟书C.艾青D.萧红14.陈白露是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

A.沈从文B.老舍C.曹禺D.茅盾附: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有()。

A.孙犁B.茅盾C.丁玲D.赵树理E.张爱玲2.朦胧诗作者群中影响最大的是号称"新诗三杰"的三位诗人,他们是()。

A.顾城B.江河C.梁小斌D.北岛E.舒婷3.()等文章体现了鲁迅关于革命和文艺关系问题的思考。

A.《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B.《文学的阶级性》C.《文坛的掌故》D.《革命咖啡店》E.《文学与革命》4.闻一多提出的诗歌的"三美"是指()。

A.节奏的美B.绘画的美C.音乐的美D.意象的美E.建筑的美5.下列属于十七年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有()。

A.《山地回忆》B.《铁木前传》C.《百合花》D.《我的第一个上级》E.《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6.新月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徐志摩的诗集有()。

A.《红烛》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轮盘》E.《云游集》1.蒋光慈2.《我与地坛》3.《流言》4.新感觉派5.《第二次握手》6.“七月”派附:参考答案1. 蒋光慈解答:蒋光慈,安徽霍丘人。

1921年赴苏,《新梦》是他留苏三年的诗集,被誉为"中国革命文学著作的开山祖"(钱杏邨语)。

1924年初夏,蒋光慈回国在上海大学等处任教和做革命实际工作,同时坚持创作。

出有诗集《哀中国》、《乡情集》。

前者写成于返国的两年间,对"黑暗萃聚"的中国给予揭示和抨击,格调忧愤沉郁;后者作于1927~1929年的黑暗岁月,表达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悲愤心情和继续战斗的愿望。

平直的、倾泻式的告白,是他抒情的主要方式,这往往使他的诗缺少一种深厚的情味与韵致,是艺术上的一个缺失。

自1925年起,蒋光慈主要从事小说创作。

先后出有短篇小说集《鸭绿江上》,中篇《少年漂泊者》、《野祭》、《短裤党》、《菊芬》、《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怨》,长篇《冲出云围的月亮》、《田野的风》等。

2. 《我与地坛》解答:史铁生的代表性散文作品《我与地坛》以北京的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询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执著的探索精神。

在散文中,作者并没有着意于文章的结构,而是在与地坛的精神感应中,不急不慢地带出对自己经历的回忆,由遭遇磨难、追问命运的非常之心,升华为一种从容面对苦难和挑战的温煦平常之心,达到了生命追求与文学追求较高境界的统一,表现出珍惜生命的特殊审美价值。

3. 《流言》解答:《流言》是张爱玲的代表性散文集。

《流言》中的篇章通过选取一些似乎与自己毫无关涉的人和事,抒发一些与主题好像关系不大的碎语闲言,表达出作家独到的思考视角和见解。

《流言》表现了一位女作家真切的乱世情结,成功运用"私语"诉说模式讲述自己的心声,造成一种言近旨远的审美境界。

另外,它的语言率真生动而又典雅蕴藉,情感真挚自然而又深沉饱满,内容丰富多样而又精彩美妙,充满浓厚的人生趣味又不乏思考的智性深度。

其中《自己的文章》是理解张爱玲的作品和思想的一把钥匙,《迟暮》、《秋雨》等小品文透出女性特有的温柔的悲伤情怀。

4. 新感觉派解答:"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明的产物,其成员对都市"文明病"和五光十色的人生世态有着深切的感受,同时,又受到弗洛伊德学说和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等人小说的影响,善于运用精神分析与直觉、变形等现代派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男女"躁动迷惘的心灵状态,是一个属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的新的小说流派。

其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觉,善于运用蒙太奇、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代表作家主要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

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最初的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

5. 《第二次握手》解答:"文革"时期有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就是"手抄本"小说的广泛流行,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张扬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小说以科学家丁洁琼、苏冠兰、叶玉菡三人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了老一代科学家的事业、生活和爱情,通过丁洁琼、苏冠兰、叶玉菡等人的不同个性和不同境遇,深刻展现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事业追求和生活风貌。

这部作品情节曲折、形象动人,富有传奇色彩,字里行间充溢着感人的悲剧色彩。

由于小说塑造了几位爱国科学家的感人形象,描写了周总理对知识分子的关怀,热情地歌颂了周总理,还由于作品冲破了当时爱情题材的禁区,正面表现了复杂的爱情关系和爱情心态,凄婉动人地表现了丁洁琼、苏冠兰、叶玉菡三人之间的爱情恩怨,所以遭到"四人帮"的围剿。

6. "七月"派解答:"七月"派得名于《七月》杂志。

早在抗战前期,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就团结了一批青年作者。

这是"七月"派的雏形。

1945年《希望》杂志创刊,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发表,绿原、鲁藜、阿垅、彭燕郊、曾卓、牛汉等人的诗歌创作,使得"七月"派更为壮大。

他们大都实践着胡风的文学理论主张,他们抒写重大题材,表现对战斗的渴望与对光明的向往,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

他们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

他们出版过《七月文丛》(包括诗集)等。

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的充满个性的特色。

四、简答题1.简析小说《红旗谱》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2.简析《潘先生在难中》所体现的叶绍钧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

3.简述孙犁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

附:参考答案1. 简析小说《红旗谱》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解答:长篇小说《红旗谱》出版于1957年底,是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性作品,作者梁斌。

《红旗谱》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描写冀中平原锁井镇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一家两代人的激烈矛盾和斗争过程,从历史高度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乡村和都市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面貌,着力探讨了农民在革命浪潮中寻找自身解放途径的曲折心理经历,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民从自发反抗到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地进行武装斗争的成长历程,艺术地展现了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画卷。

《红旗谱》在当代农民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种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小说所塑造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上。

他是一个融合了民族性、时代性,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英雄典型,填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农民英雄形象的空白。

在艺术上,《红旗谱》表现出成熟的民族风格,对长篇小说的民族化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在思想内容方面,《红旗谱》描写了三代农民的斗争生活,他们的性格特点、斗争方式无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色彩。

其次,语言方面有朴实明快、浑厚粗犷的民族色彩。

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都具有口语化特征。

再次,在结构布局上,小说以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手段精心组织全篇,但又没有完全模仿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写法,而是保持人物的集中、故事的独立。

第四,在表现手法上,小说以传统白描为主,又适当采用了西方的心理透视法,可谓取中西文化融会之精华,这本身也表明民族化是不排斥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

2. 简析《潘先生在难中》所体现的叶绍钧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

解答:《潘先生在难中》集中体现了叶绍钧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不仅在取材方面反映了叶绍钧的小说尤其善于描写城镇小市民和教育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生活的特点,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显示了叶绍钧小说的基本特色:首先,在艺术结构上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以质朴的描写,如实地表现平常人的平凡的故事,因此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真实性。

其次,不仅客观地描写潘先生这类小市民的生活状貌,更注重挖掘其矛盾、卑琐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立体化。

第三,作品善于运用富有特征的动作和典型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的幽默感。

第四,作品的语言纯净洗练,准确严谨而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文字整饬,平实纯正。

3. 简述孙犁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

解答:孙犁的小说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重于写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着力表现战争年代人民的美好心灵、坚强品质和高尚情操。

二、为了表现美的主题,孙犁独创了自己的人物形象体系。

而其中最鲜明突出、最鲜活灵动的就是在残酷的战争中识大体、顾大局、勇挑生活重担、具有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系列。

三、结构严谨缜密,轻巧灵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