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醇基多联产项目一期工程二标段1万吨/年MTBE和10万吨/年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
本工程位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
本工程主要包括:1万吨/年MTBE和10万吨/年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街区MTBE单元(醚化反应部分、催化蒸馏部分、甲醇萃取和甲醇回收部分)、丁烯氧化单元(氧化脱硫反应部分、油吸收部分)、丁二烯抽提单元(丁二烯萃取精馏部分、丁二烯精制单元)、溶剂回收和废水处理单元、辅助单元(甲醇回收系统、溶剂缓冲、化学品添加、TBC回收、尾气分离及处理系统、火炬分离罐及溶剂排净系统、凝液闪蒸及热水循环系统、溴化锂制冷及乙二醇制冷系统)区域内变配电室、地下给排水管网所属区域内除低级处理、桩基施工、重量80吨或者安装高度60米以上的设备吊装、焊缝无损检测的射线检测(RT)、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及超声波检测(UT)以外)全部施工内容。
土建专业施工内容(丁二烯装置界区内):动设备、静设备、地下给排水管道、管廊、框架的所有砼基础;建筑物和构筑物;消防围堰及防火堤;砼管墩及管支架;沟槽及井类;场坪、竖向及道路。
本方案主要针对:动设备、静设备、管廊、框架的所有砼基础施工。
2.编制依据2.1我公司施工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2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体系程序文件。
2.3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醇基多联产项目一期工程二标段1万吨/年MTBE和10万吨/年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土建及安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4现行施工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0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T《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8—86《地下降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10-2000)3.主要施工方法3.1工程测量工程测量主要任务是:方格网测设或复测、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及沉降观测。
3.1.1人员及仪器的配备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全厂总体布置图和建筑施工图设计,找出主要轴线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再结合现场条件和控制点的分布,建立合理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和施工放样方法。
测量小组配备3人,包括1名测绘工程师,配备经过检验的NTS-352全站仪一套、DS3水准仪一套以及钢尺等测量工具。
3.1.2平面控制依据建筑方格网点,建立施工轴线控制网,使用仪器有:测角测边为NTS-352全站仪。
控制点应选择在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主要控制网点埋设混凝土标桩,其埋设深度根据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确定。
建立重要设备基础(比如:塔类基础)控制网,以便于对预埋螺栓进行精密控制。
3.1.3高程控制根据建筑方格网点联测高程到施工点,采用DS3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
水准点选在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
3.1.4沉降观测3.1.4.1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重要的的建(构)筑物、设备基础(如储罐基础、各类塔设备基础等)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周期应根据建、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Ⅱ等水准精度观测。
3.1.4.2储罐的沉降观测在储罐充水前做一次基础观测,开始充水到罐高1/2时,进行沉降观测,并于充水前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计算实际不均匀沉降量;未超过允许沉降量时,继续充水至罐高3/4,进行观测,当仍未超过允许不均匀沉降量时,可继续充水到储罐的最高操作液位,分别在冲水后和保持48小时后进行观测,当沉降量无明显变化即可放水。
当沉降观测数值超出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时,应该联系设计,进行协商,对基础周围进行相应的处理。
当沉降量有明显变化时,保持最高操作液位,每天进行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3.1.4.3当设计对沉降观测有特殊要求时,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3.2土方工程3.2.1 土方开挖3.2.1.1设备基础施工遵循先深后浅原则,直径较大的设备基础采取机械挖土,小型设备基础采用人工开挖。
挖出所有土方均运至指定弃土地点堆放。
3.2.1.2本工程土方开挖基本为桩间土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土方开挖前必须办理动土作业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指挥作业,防止挖机碰撞到桩,桩周围土方应该采用人工进行清理。
3.2.1.3土方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基底标高,严禁超挖。
表面留200mm左右改为人工清理基底;根据现场情况基坑周边进行放坡放坡,留300mm宽工作面。
开挖好的基槽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验槽,合格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
我单位施工的泉州硫磺回收工程贫胺液储罐土方开挖照片3.2.1.4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已完成的基坑立即进行围护,并搭设上下施工通道。
3.2.1.5土方开挖完成后,在基坑周边设置300mm宽的临时排水沟,在基坑内设置集水坑,防止下雨是基坑被水淹没。
3.2.2 土方回填3.2.2.1基础施工完成后,组织监理、业主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安排进行回填.3.2.2.2基坑土方回填前,先清除基坑内的垃圾、积水、淤泥及其它杂物。
3.2.2.3回填土应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300~350mm,在基础上做出分层回填时的标高标记,使用机械夯实,分层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摊铺上层回填土方。
3.2.2.4回填前应该做好基础的成品保护工作,现场安排专人进行指挥作业。
我单位土方回填工程中的成品保护及标高控制3.3接桩、截桩工程3.3.1施工流程截桩工艺流程:标高控制—剔桩头—桩身处理接桩工艺流程:标高控制—截取合适长度的桩—焊接接桩—桩身处理3.3.2主要施工方法3.3.1标高控制根据已经做好的现场高程控制点,将其用水准仪引入到基坑,逐一测出桩头位置标高,在桩身上用红油漆划上醒目标记,每颗桩上在对面划两道,用线将这些点连成一个圆,作为截桩头的控制线。
对于标高没有达到设计标高的桩,采用人工开挖至桩顶后,对桩顶标高进行测量,计算出需要接桩的长度。
3.3.2截桩对已做好的高程控制线进行复测,测量无误后。
采用墨斗进行弹线,沿桩身做好一圈控制线,作为截桩标高控制线,根据标高控制线,利用无齿锯对桩身砼进行切割。
严格按照标高控制线进行破除。
对于截桩桩长≥1m的桩,采用25吨汽车吊进行配合施工。
施工时,吊车必须有专人指挥,不得擅离现场。
吊车不得硬性将桩头拉断。
钢丝绳必须和桩头紧密连接。
方桩截桩:凿桩头风镐或者电镐进行,凿桩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的伸入承台长度。
测量人员测好设计标高并做好标记,再用切割机沿标记线切一圈,深20mm,切割时不伤桩主筋。
切割完成后,用风镐破除锚入承台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至设计标高上30mm—50mm处。
为保证施工质量,避免破桩后桩头的裂纹,此30mm—50mm采用人工剔除的方式进行。
桩纵向钢筋伸入承台的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凿除桩头的废料用25吨吊车吊离基坑并用装卸车运至指定地点堆置。
在作业中安排专人指挥吊运作业。
3.3.3接桩本方案主要针对高强预应力管桩和预制混凝土方桩的接桩进行编制。
3.3.3.1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对现场桩顶标高进行标高测量,对测量结果低于设计标高的桩进行接桩。
2、根据测量得到的结果计算出需要接桩的长度,在现场截下来的桩头中挑选出合适长度的桩,进行修正后用来接桩。
3、根据GJG94-2008规范要求,预制管桩桩焊接前,要清除桩接头处的泥渣、铁锈 ,除锈采用电工砂轮磨光机进行法兰盘除锈,待表面清洁干净后方能进行焊接。
4、上下节桩对准后用经纬仪找正上节桩的垂直度,符合要求以后,才能开始焊接;上下节桩接头处如有间隙,采用斜铁片垫实并与桩焊接牢固;斜垫铁需要多种规格,满足具体焊接需要;桩焊缝质量标准要求 序号 检 查 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 查 方 法 单位 数 值1上下节端部错口 mm ≤2 用钢尺量 2焊缝咬边深度 mm ≤0.5 用钢尺量 5外观焊缝电焊质量 mm 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 直观检查 6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min >8 表测定5、对于接桩时的焊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缝应连续饱满,焊缝焊好后,焊工要敲掉焊缝表面的焊渣。
焊接完成后再对周围进行混凝土加固浇筑的办法,如下图:设计标高300350焊缝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6、施工时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方法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3.3.2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1、根据土方开挖完成后,我单位对桩头进行标高测量。
确定标高不满足设计标高的桩经行接桩。
2、对于需要接桩的方桩,采用人工清除周围泥土,并清理干净,凿出方桩中的钢筋,凿出的钢筋应该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锚固长度(≥900mm)。
整理与清理干净后,用相同的钢筋接长至满足设计要求,再浇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3、钢筋的连接采用双面焊,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试件必须在见证员的监督下取样送检。
送检合格后开始施工,搭接长度按6D(D为钢筋的直径)考虑,有效焊缝长度不小于5D。
焊缝应连续饱满,焊缝焊好后,焊工要敲掉焊缝表面的焊渣。
3.3.3.3吊车配合接桩对于接桩桩长≥1m的桩,经行接桩时必须采用吊车配合,防止桩倒伤人。
吊车必须由专人进行指挥。
钢丝绳与桩的连接和截桩时相同。
3.4模板工程3.4.1采用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18mm胶合板),模板进场后,整齐堆放,用雨布盖好。
3.4.2安装模板前先复查垫层中心线位置,弹出基础边线,按基础边线拼装侧模板。
3.4.3圆形设备基础(塔类基础、储罐基础等)3.4.3.1圆形基础使用的胶合板,根据圆形基础弧度的大小对模板进行切割,将胶合板按一定的距离进行切缝,切缝深度一般为模板厚度的1/3—1/2。
这样以来才能保证木模板的弧度满足要求。
3.4.3.2使用前对基础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装订0.5mm厚铝皮,根据我单位以往施工经验,在使用前在铝皮表面再刷非油性脱模剂,这样不仅有效的保护了模板,而且提高了脱模性能,确保了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3.4.3.3在装订铝皮时必须平整,固定点补习充足,模板与模板的接缝处理:采用接缝双面胶进行粘贴。
保证接缝处混凝土成型后的外观质量。
我单位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照片40*40*16木块50*50*3钢板40*40*16木块50*50*3钢板φ12对拉杆3.4.3.4圆形环墙模板固定采用5CM*10CM 的方木、高强对拉螺杆、Φ16的钢筋进行加固,其他设备基础采用Φ48×3.5脚手钢管、5CM*10CM 的方木进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