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ppt课件
.
11
断裂,形成较大的肝内血肿和胆汁潴留, 压迫组织造成广泛坏死,也可以继发感染 或与大的肝内胆管沟通,并发胆道出血。
3.肝真性破裂 肝实质和肝包膜均破裂,血液 和胆汁直接流入腹腔,但损伤程度和病理 改变差别很大,可分为:①肝实质挫裂伤, 单处或多处裂伤,规则或不规则性或星芒 状裂伤,单纯肝实质伤或合并肝内、肝后 大血管伤等; ②肝实
噬系统,它能消除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抗 原。
(5)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
制造,肝脏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 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功破坏的严重 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度相平行,临床上常见 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
(6)其它:肝脏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
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如肝脏损害时对
围韧带附
.
10
着处,或与肋骨、脊柱的走向一致。闭合性肝外伤主要造成以下3种损伤。
1.肝包膜下裂伤 肝实质的表面破裂,而肝包膜尚完整,则血液聚积在包膜下。血 肿大小不等,有时可容2~4L血液,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肿。包膜一旦破裂, 则转为真性肝破裂。有时血肿压迫肝实质,致大片肝组织坏死。
2.肝中央破裂 肝实质的中央部分损伤破裂,表层组织仍完整,常伴有肝血管和胆 管的
.
9
处跌落、体育运动伤或殴打伤。
由于腹部闭合性损伤除肝创伤外常合并其 他脏器损伤,而腹部表面无受伤征象,诊断相 对有一些难度导致治疗延迟,因此钝性伤较危 险,病死率往往高于开放性损伤。
病理发病机制
肝外伤早期病理生理改变以出血、失血性
休克和胆汁性腹膜炎为主,后者不仅加重细胞
外液的丢失,并可影响正常的凝血机制,引起 继发性出血和感染 。肝脏裂伤的部位常在肝周
.
8
病因
按致伤原因肝创伤一般分为开放性损伤和 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一般有刀刺伤、火器 伤等。刀刺伤相对较轻,病死率低。火器伤是 由火药做动力发射的弹射物(弹丸、弹片、弹 珠)所致的开放性损伤,在战伤中多见,肝火 器伤是腹部火器伤中最常见的。开放性损伤又 可分为盲管伤及贯通伤两种。腹部闭合性损伤 以钝性损伤多见,主要因为撞击、挤压所致, 常见于公路交通事故、建筑物塌方,偶见于高
状表现也不典型。如同时有肝内胆管裂伤,血
液流入胆道和十二指肠,表现为阵发性胆绞痛
和上消化道出血。
.
16
肝损伤检查方法
(一)诊断性腹腔穿刺
这种方法对诊断腹腔内脏器破裂,尤其是对
实质性器官裂伤的价值很大。一般抽得不凝固血 液可认为有内脏损伤。但出血量少时可能有假阴 性结果,故一次穿刺阴性不能除外内脏损伤。必 要时在不同部位、不同时间作多次穿刺,或作腹 腔诊断性灌洗以帮助诊断。
.
2
.
3
.
4
肝脏面的解剖结构
肝脏面解剖结构:凹凸不平,有“H” 形沟,即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 静脉韧带)、右纵沟(前半部称胆囊窝,容纳 胆囊,后半部称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 过),横沟(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 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称为肝门)。
.
5
生理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在人的代谢、 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 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 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钠、钾、铁、磷等电解质调节失衡,常见的是
水钠在体内潴留,引起. 肝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而严重的损伤,其发 生率仅次于脾破裂而居第2位。其中严重肝外伤的伤 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而探索此类损伤的 诊断和处理,仍是当前腹部外伤的重要课题。肝外伤 在战时多为火器伤或锐器伤,主要是开放性损伤。在 平时多为钝性伤,如挤压伤、交通事故伤、钝器打击 伤、跌伤等,主要是闭合性损伤,而以交通事故伤最 为多见。
(1)参与蛋白质、糖与脂肪代谢:肝是进行三 大代谢的重要器官。
(2)胆汁生成和排泄: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 排泄,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肝脏承担。
(3)解毒作用: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 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 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
.
6
(4)免疫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
肝损伤
蒲城县医院
外一科 肖俊玲
.
1
肝脏的位置
人的肝脏位于腹腔, 大部分在腹腔的右上部, 小部分在左上部,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 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 性的比女性的略重,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 大,可达体重的1/20 。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 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 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 前后径(宽) 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 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 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 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 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 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 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 多可在肋缘下触 及。
(一)真性肝裂伤 轻微损伤出血量少并能自止, 腹部体征也较轻。严重损伤有大量出血而致休克。 病人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出冷汗,脉搏细速, 继而血压下降。如合并胆管断裂,则胆汁和血液 刺激腹膜,引起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 有时胆汁刺激膈肌出现呃逆和肩部牵涉痛。
.
15
(二)肝包膜下裂伤 多数有包膜下血肿。
受伤不重时临床表现不典型,仅有肝区或右上 腹胀痛,右上腹压痛,肝区叩痛,有时可扪及 有触痛的肝脏。无出血性休克和明显的腹膜刺 激征。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肿。由于继续出血, 包膜下血肿逐渐增大,张力增高,经数小时或 数日后可破裂,出现真性肝裂伤的一系列症状 和体征。
(三)中央型肝裂伤 在深部形成血肿,症
.
12
质离断伤,离断远端的肝组织血运障碍,失去 活力;
③肝实质毁损伤,肝组织因严重损伤破裂或脱 落至腹腔,失去肝的正常外形。坏死肝组织 液化、感染,在腹内形成脓肿。
肝内外胆管损伤都可使胆汁外溢,产生胆 汁性腹膜炎。肝门区大血管损伤,则引起肝 脏缺血和急性腹腔内大出血。
.
13
.
14
临床表现
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腔内出血和血液、 胆汁引起的腹膜刺激征,按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 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