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优化调整经验与体会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优化调整经验与体会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优化调整经验与体会摘要:本文着重结合基站网络优化的实际经验,论述天馈线影响通信质量范围分析和优化调测方法关键词:天馈线优化测试经验一、天馈线影响通信质量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1、基站天馈线连接错位引起VSWR告警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新建基站经安装、调测,开通后,基站运行正常。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基站出现了话务拥塞、掉话现象,VSWR经常告警。

由于告警与天馈线系统有关,维护人员先用天馈线测试仪分别对每个扇区作了测试,结果发现测量值均在标准范围内,证明天馈线本身没有问题。

我们知道,分集接收是解决信号衰落,提高信号接受强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小区通过分集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可以提高天线增益,同时通过对每个扇区信号的对比来判断接收系统是否正常,如果检测信号强度有差别,基站就会产生话务拥塞、掉话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天馈线故障引起的。

维护人员对天馈线逐一全面检查,发现1#2#扇区天馈线相互错位,因此,1#2#扇区的天线方向性图发生了变化,使接收信号减弱,从而使分集接收天线发生VSWR告警,造成基站话务量拥塞和掉话,以设计文件要求连接天馈线,VSWR告警消失,且拥塞和掉话降到了指标范围内。

2、基站经纬度有误引起掉话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维护人员在实地路测中,发现少数基站的实际经纬度与规划中的经纬度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选址中碰到困难,最后不能按设计中要求确定,要将基站移至其它地方,但规划数据库中未能得到更新,仍按原计划规划其相邻小区及频率,因而造成很多相邻小区漏做或做错,引起掉话,发现此问题后,按实际地形重新规划邻区及频点,恢复正常。

3、基站扇区错位及方位角有误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此类问题在测试发现最多,特别是在郊县区,如某业务区1#基站一三扇区错位,2#基站二三扇区错位,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从天馈线接至机房设备的标签不对而接错。

此外部分基站三个扇区都存在方位偏离,某基站三个扇区在常规状态下方位角分别为90°/210°/330°但实际上基站的方位角偏离较大,偏离达45°,这种现象造成大量基站间切换失败率很高,并引起切换掉话,经过重新连接天馈线顺序,按设计调整方位度,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接通率。

4、分集接收天线间距过小,收发天线不平行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采用分集接收天线时,若收发天线距为3-5m时,可达到理想效果,获得3dB增益。

但目前某业务区除楼顶采用铁塔外,部分基站一般采用桅杆,呈田字型,天线置于每个端点上,收发天线间距过小,仅有1m,这样很难获得分集接收的效果,此外部分收发天线根本不平行,有的甚至发送天线就指向接收天线,有的收发天线前方不远处有很高的广告牌,这样容易造成信号被挡返弹,产生干扰。

5、天线被挡或朝向高层建筑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目前很多基站都设置于居民区,因采用桅杆结构,很多基站1扇区都朝向高层建筑屋顶,难以吸收话务量,虽然处在高话务区,但话务量很低,如某市区1#、2#基站都处在高层建筑物居民楼上,原来第一扇区话务量一直很低,后将其发射天线移至墙边,指向马路,并适当调整倾斜角,话务量上升很快,大大缓解了周围基站的压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6、天线高度过高引起周围基站干扰、越区覆盖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在建网初期,因用户规模较小,一般采用大区制基站,使用铁塔,以增加覆盖范围,但在经过数期扩容后,天线的高度应下降,否则会对周围基站造成干扰,同时也造成越区覆盖,这种现象可采用调整天线方位与俯仰角的方法得到解决。

天线调整必须结合网络规划和实际的分布进行调整,着重从改变覆盖范围,降低话务流向与均衡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整基站天线方位与俯仰角时应注意下列5点:(1)、地势海拨较高的基站,如高山,高地,单纯从降低天线俯仰角无法很好的控制覆盖范围,对降低干扰也没有作用,必须结合功率控制进行,甚至于搬迁基站。

(2)、天线主瓣方向调整的原则:主瓣指向高话务地区,可均衡话务分布,加强覆盖区域信号强度,增强有用信号的载干比,偏离同频小区,有效控制干扰,结合定向站三小区的方向进行调整,避免小区信号的“交叉”现象,避免产生上下行信号不均衡造成手机空闲与接通时信号相差过大问题,如某基站2小区,将方位由150°调整至165°,避开了与某基站小区的交叉,调整后无线衰落率由16.85%降至6.7%,掉话率由5.2%降为1.17%。

(3)、天线调整过程中,防止俯仰角过大造成边缘的盲区与水平方向图裂变,旁瓣增益的增加,又要防止因俯仰角过小造成越区覆盖干扰的出现,以及方位调整中的相邻小区的频繁切换等。

(4)、正确理解电子波束下倾与机械下倾效果,采用电倾角下倾时,随下倾角增加它的方向性图仍然可以保持原有形状,但机械倾角下倾过大,天线主波束对应区域信号强度迅速降低,当下倾角增大到一定数量时,应考虑到天线前后辐射比,此时主波束对应覆盖区域逐渐凹陷下去同时旁瓣增益增加,造成其它方向上同频干扰。

(5)、影响系统掉话与无线衰落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硬件是天馈线。

天馈线标签贴错导致接反,防止自然与人为的进水现象,天馈线的组合部分注意防尘与加固;熟悉天馈线的工作环境与物理性质,不要单纯依靠仪器检测的驻波比的现象,做接头时注意千万不要进入杂物,防止馈线短路与灰尘进入的现象出现.二、采用调整天线俯仰角的方法优化网络性能在无线网络优化过程中,经常需要调节基站小区覆盖范围,以调整服务小区,减轻忙小区话务负荷,消除同频干扰。

为此可通过调整小区定向天线俯仰角,升降天线高度,改变基站收发信设备,增加小区信道配置或增设小区。

加大同频复用距离等方法实现上述目的,其中调整天线俯角的方法不需专用投资,且具有快捷和网络参数改变小等优点,是优化网络中常用的手段,调整天线俯仰角针对定向天线而言,常用60°和120°两类定向天线,垂直方向半功率在8°和15°左右,调整时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对天线俯角调整。

1、调整服务区假设某基站天线高50m,增益10db,发射功率10w,在准平滑地形条件下,天线俯角与水平方向覆盖距离的关系是:待调整小区在蜂窝网的边缘,一般情况下为了尽量扩大覆盖服务面,天线俯角宜调整0°~2°,当天线位置高于50m时,天线俯角可调至2~4,对于基站附近用户较多,手机密集,同时为了满足远郊重要用户使用车载移动等场合,天线俯角可适当调至5°左右。

如果待调整小区不在蜂窝网边缘,应控制好覆盖范围,当覆盖范围大时,可采用加大俯仰角的办法加以调整。

当覆盖距离在8km以上或0.5km以下时,仅靠改变倾角来增减覆盖距离效果不佳,如果天线的俯角大于20°后,影响覆盖距离的因素可能已经变为垂直方向的旁瓣甚至反射波。

2、减轻忙小区话务负荷通过增大忙小区天线俯角可以缩减覆盖面,而减少相邻小区天线俯角,可以扩大相邻小区覆盖面,与此同时修改交换机相关数据,即可达到减轻忙小区话务负荷的目的。

另外,如果切换带处于用户密集地区,当出现因越区切换失败而导致掉话率过高现象发生时,可采用类似方法将切换带调至用户稀散地带,如生产区、公园、广场、河面等地域。

3、消除同频干扰对于定向小区结构的蜂窝网,同频小区天线在水平面上的角度是相同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在加大定向天线俯角的过程中,水平面主方向大,因此通过改变俯角的措施消除干扰的方法要比单纯降低发射功率的方法更为科学。

消除同频干扰能力并不是单纯地与俯角的大小成正比,对于不同类型厂家的天线,架高和应用环境所采用的俯角不尽相同。

例如某基站移动网采用的是ETEL-37型天线,最佳抗同频干扰俯角在13°和23°左右,一般来说,调整不宜过大地影响原覆盖区,因此俯角调整不宜过大,一般在±5°之间,实际上蜂窝网属于不规则混合小区组网方式。

当俯角较大(12°以上),而同基站其它扇区俯角较小时,必须考虑天线旁瓣和后瓣对其它小区的影响,只有经反复对比调整,并用仪器检测,确定优化后的俯角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线俯角调整时,必须拧紧定向天线上调整螺杆,避免受大风等环境影响而使俯角发生缓慢变化。

三、基站覆盖范围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基站覆盖距离减小的原因不仅与系统许多技术指标如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功率等有直接的关系,与工程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系统的指标相对比较稳定,若系统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维护不当,工程质量不过关,则可能会造成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小。

解决办法如下:1、检查基站天线的周围是否架设有其他的天线或者其他对天线有陈列阻挡的装饰、建筑物等,它们可能对天线的接收和发射产生影响,影响基站的覆盖效果。

2、检查基站的天线是否被风吹歪,应该安装牢固,基站天线被风吹歪,造成天线的垂直极化变化,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

3、用天馈线测试仪检测天馈线系统VSWR是否小于1.5,若VSWR不正常,可能是天馈线接头或者天馈线有问题,导致反射功率下降,减小了基站的覆盖范围。

4、基站扩容后,新增天线的安装是否满足要求,若距离铁塔的距离比较近,可能造成铁塔对天线有阻挡,当用户在使用时,占用了不同的天线后,导致覆盖效果时好时坏,对用户而言表现为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小,因此天线的安装就要尽量满足规范要求。

天线距离铁塔的要求由隔离度确定。

5、若天线系统安装有塔顶放大器,在排除以上问题后,要检查塔顶放大器性能,如其增益下降应更换新的放大器。

6、天线被风吹歪后,接收信号降低,应首先调整天线。

7、天线馈线不能受损,接头接触应良好,馈线是传输信号的,若馈线的接头有问题,信号传输受影响,导致不能正常使用,特别是馈线,不能压、拧、弯曲太大,这样造成馈线的损耗增大。

8、当天线及馈线调整比较困难且基站因阻挡,实际利用率大大降低时,可采用两种优化方法。

优化方法之一,搬迁基站,当然采取这种方法,在人员、时间、资金等方面要付出代价,应慎重考虑,尽量少采用。

优化方法之二,去掉被阻挡的扇区,在周围适当的区域内另设站点。

城市中的重要基站往往处于城市中心,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旧城改造,城市重新规划在所难免。

基站所处的周围环境也处于不断更新和改造中,基站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也随之改变,因此对城市内基站进行优化应适应城市环境变化,使无线电波处于较佳覆盖,资源配置处于较合理状态。

9、采用降低天线高度的方法优化基站,提高通信质量,在网络建设初期,往往把基站各相关的参数设置在有利于扩大基站覆盖面的位置上,随着GSM用户的增多,网络不断扩建,基站越建越多,GSM无线网络不断向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结构发展,原先的基站参数(如基站的输出功率、天线高度、天线增益、天线倾角)设置已不适应目前无线网络的发展,必须进行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