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人文学教学大纲

医学人文学教学大纲

《医学人文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成人教育专升本临床医学等专业课程简介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成人教育专升本层次临床医学等专业。

医学人文学是以人类社会、人类文化的视角,从总体上研究医学与人类社会、与人类文化的互动,揭示医学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学科群。

医学人文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医学发展多视角的研究,彰显医学的人文价值,为医学的健康发展指示方向。

医学人文学具有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人文精神,正确地理解医学目的,建立正确的医学观,克服单纯的技术主义倾向,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健康需求的发展变化,不断向医学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推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由于人口数量、结构的变化,社会环境、生活行为方式,致病作用的增强,医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医学化,必然导致医学对人文社会因素的关注。

科学技术是人类摆脱愚昧、野蛮和贫穷落后,跨入文明社会、实现富裕梦想的重要手段。

近代以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逐渐地疏离和对立。

引起了唯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独尊的危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要求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回归人类、回归社会。

跟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医学传统科学相比,医学人文学还很不完善。

但医学人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已经引起各国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许多医疗机构、医学研究机构和医学院校纷纷组织力量进行医学人文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产生了一大批有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其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充分考虑到成人高等医学教育集中和业余自学相结合的特点。

医学学生已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理解力强、记忆力差的特点,突出网络课程的优越性,致力使人文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职业性、再教育性和先进性。

《医学人文学》的理论体系应以人与疾病的矛盾和斗争为逻辑起点,以医学史为线索,通过医学思想发展史体现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和维护健康的成就,及其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以医务人员的素质、作用和社会行为作为逻辑终点。

《医学人文学》的逻辑结构应包括四个环节:首先,对医学实践和医学认识作历史的考察与反思,透视人类真、善、美的追求,分析医学模式形成和转变的必然性以及医学发展的规律性。

其次,对医学活动的类型、构成要素及其方法加以系统的考察,剖析医学活动的社会性,揭示医学与社会的互动。

其三,通过对医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实现形式的考察,进一步揭示医学活动的社会本质及医学与社会的互动,彰显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

其四,剖析医务人员在医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环环相扣、密切相连,达到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构建起严密完整的医学人文学理论体系。

本课程充分体现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各章后列有一些阅读材料、参考文献和思考题,培养学生阅读参考文献能力。

章节中的重要问题可以进一步培养探讨问题的能力,以领会相关的理论概念,并用来分析、认识某些问题。

本课程为公共课、必修课,30学时,3学分。

一、《医学人文学》的性质和任务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心活动、精神世界、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它是以人的生存意义为研究主体的学科,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

医学人文学是研究人文、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学与及作用,以及医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与医学相对应的知识体系。

医学人文学的任务是培养和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自觉地、主动地适应医学模式的转换,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适应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的需要。

二、《医学人文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一)理论知识1.了解《医学人文学》各主要领域的新进展、新领域与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其它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包括医学史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社会学等。

2.熟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及关于医学的“目的和价值”的探讨。

(二)基本技能和素质通过《医学人文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临床上的问题。

掌握分析未来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的能力,以便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医学人文学相关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表达、交际和协作、协调能力;能够撰写科研论文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实事的科学作风,能够独立探索、收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的工作态度。

三、《医学人文学》目录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人文学》历史过程和历史成就的概貌。

2、熟悉《医学人文学》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3、了解学习要求和方法[容要求]1、概括介绍《医学人文学》兴起的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思潮;2、学习《医学人文学》的意义3、论述《医学人文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古代文明与医学(上)[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起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史实;2、熟悉社会分工促进医疗经验积累的观点;3、了解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远古时期的医学模式。

4、掌握中国古代各时期医药卫生实践和逐步总结积累起来的医药知识;5、熟悉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中医学术方向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容要点]1、重点讲解(1)、介绍有关医学起源的考古发现和历史传说;(2)、重点叙述原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医药经验和知识;(3)、评述医学起源问题的不同观点;(4)、介绍各种史籍记载的有关对疾病认识的知识,如对病因的探索,对流行病的观察,对疾病的诊断方法,对疾病的治疗方法等;(5)、介绍史籍记载的有关药物知识,重点介绍《诗经》和《山海经》的药物记载;2、重点论述(1)介绍阴阳、五行、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医理论形成的影响;(2)分析中医学各方面理论萌芽的学术方向特点及其原因。

(3)儒、释、道文化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古代文明与医学(下)[目的要求]1、掌握古代各文明古国医药卫生实践和医药知识;2、熟悉科技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中医文明古国医学的影响和作用;3、了解当时各文明古国的历史背景。

[容要求]1、重点讲解(1)介绍各国有关对疾病认识的知识,对疾病的观察、诊断和治疗方法等;(2)介绍各国主要的医学人物和医学典籍;(3)介绍当时卫生保健。

2、重点论述(1)希腊哲学的兴起和对医学的的影响;(2)希波克拉底经验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3)盖伦医学的主要成就、第二章近代文明与医学的发展[目的要求]1、掌握近代医学的人体观和生物医学模式2、熟悉近代细胞学、免疫学、护理学的影响和作用;3、了解文艺复兴及近医学的特点及与自然科学发展的关系。

[容要求]1、重点讲解(1)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及特征;(2)生物医学模式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3)介绍近代医学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2、重点论述(1)医学预防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简述物理医学派、化学医学派及其对实验医学思想兴起的作用。

(3)巴斯德细菌学说、拜赫细菌学说的贡献及其经验教训。

第三章现代医学观念的转变和医学模式的转换1、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循证医学的概念;2、熟悉现代医学的形成与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3、了解科学技术、药学及基础生物学技术对现代医学发展,现代医学的专门化、国际化、现代化、及医学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

[容要求]1、重点讲解(1)20世纪人文科学的发展;(2)身心、康复医学的兴起;(3)生物-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2、重点论述(1)20世纪科学技术对医学发展的影响;(2)人文社会科学对医学的影响。

(3)分子生物学诞生的过程及其意义。

(4)分泌、先垂体功能的发现及意义。

第四章医学发展与人类文化[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发展的在机制和基本形式。

2、熟悉医学与人类文化的互动。

3、了解医学与医疗服务的发展。

[容要求]1、重点讲解(1)医学发展的动力和机制及价值导向。

(2)医学与科技和文化的互动。

(3)医务人员和病人的角色。

2、重点论述(1)医学与科技文化互动的表现。

(2)医与精神、制度文化互动的表现。

第五章现代医学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目的要求]1、掌握医疗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

2、医患关系、医际关系。

3、了解医疗活动的涵和性质[容要求]1、重点讲解(1)医疗活动中病人和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2)医生与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关系。

(3)医务人员和病人的角色。

2、重点论述(1)医疗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医疗活动中行为的类型和特征。

第六章医患沟通的艺术[目的要求]1、掌握医疗口语在医患沟通作用2、熟悉医疗口语的分类和特点3、了解医疗书面语的分类作用[容要求]1、重点讲解(1)医患矛盾出现的原因;(2)如何化解医患矛盾;(3)语言艺术在化解医患矛盾中的特殊作用2、重点论述(1)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语言能力。

(2)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口语交际艺术的重要性。

第七章临床思维[目的要求]1、掌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思维2、熟悉临床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容要求]1、重点讲解(1)临床思维的概念和分类;(2)临床思维的作用和程序;3、重点论述(1)临床思维的基本特点;(2)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如何减少误诊。

(3)导致误诊的原因有哪些?第八章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目的要求]1、掌握基因诊断、器官移植、人类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2、熟悉医学人道主义的主要容。

3、了解生命与死亡中的伦理问题[容要求]1、重点讲解(1)医学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容和含义。

(2)医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3)医疗事故的处置和预防3、重点论述(1)医学人道主义的涵及意义。

(2)医疗新技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第九章医疗活动的法律制度[目的要求]1、掌握医疗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2、熟悉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制度3、了解医疗活动管理的法律、法规[容要求]1、重点讲解(1)医疗活动中的法律制度和责任;(2)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区别和联系;(3)医疗事故的处置和预防3、重点论述(1)怎样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2)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相互关系。

第十章医学与社会的互动[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的社会功能。

2、熟悉医学与社会的互动。

3、了解医学的社会建制。

[容要求]1、重点讲解(1)医疗在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医学社会化与大卫生观;(3)医疗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重点论述(1)医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社会经济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第十一章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目的要求]1、掌握卫生服务需求。

2、熟悉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容要求]1、重点讲解(1)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2)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3、重点论述(1)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2)卫生服务需求的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