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 “改订新约”运动
• 编遣全国军队 • 国民党“三大”(1929.3)
– 外交部提出重订新约的三原则:期满废除另订;未满解除重 订;临时办法 – 改订新约的内容主要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
– 国民党“三大”彻底抛弃了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精神,抽 掉了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革命灵魂,放弃了反帝旗帜,使 国民党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政党。 – “三大”导致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系矛盾的总爆发,反蒋运动 由政治倒蒋打主向军事倒蒋,连年不断的新军阀混战,又把 中国人民推进了兵祸战乱的苦难深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主讲:柴 渭 (chaiwei@)
本章主要内容
一、国民党政府“统一”全国 二、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三、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
“清党” 中共和国民党左派、革命派
“北伐” 奉张(旧军阀)
“外交” 改订新约(对外政策)
• 政权性质
“训政” 确定一党专政的政体(内政) “统一”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军事“围剿” 工农红军
宁派→蒋介石、胡汉民为代表的南京派 汉派→汪精卫、唐生智为代表的武汉派


沪派→张继、许崇智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
双方在反 共问题上 却是一致 的。因此, 国民革命 失败后, 很快就在 反共的基 础上趋于 合流

1927年9月,宁汉沪三方在上海召开谈话会,在桂系调停下,经孙 科提议成立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特委会)作为中央临时机构;特 委会的成立,形式上使国民党“统一”。它是在“继续清共”的共同 目的下拼凑成立的,它既是宁汉实现合流的标志,也是各派系纷争的 起点。
• 第三节 中共为挽救中国革命探索新道路
一、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 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阶级力量重新组合, 人民革命力量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在全国范围 内,敌人的力量明显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 有组织的革命力量大部被摧残、打散。几个月内, 共产党员由5.7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人左右。工会 会员由高潮时的300万减少到3万人;农会组织绝 大部分不再存在。 • 工农运动由蓬勃发展走向低沉。 – 斗争次数减少,规模较小; – 工人政治斗争少; – 斗争的结果大多失败。
国民党 在全国 统治的 确立, 形式上 统一
“八七会议” 确定策略和方针 中国 革命 出现 了新 局面 “三大起义” 创建人民军队 提出苏维埃政权口号 建立农村革 命根据地 工农革命(政策) 反“围剿”斗争 创立“工农武装 割据”理论 中国革命新道路
•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统一”全国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清党运动” • 二、宁汉合流和国民党各派系的纷争
二、共产党人高举革命大旗和八七会议
• • 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 解决的问题: – 清算了国民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成立 了新的党中央领导机构。撤销陈独秀在党中央的领导职务,成立 以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3人为党委的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 –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革命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主张。 • 会议一系列决议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有 – 提出在严重环境下,确定武装暴动的总方针; – 明确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新阶段的主要的社会经济之内容” – 强调创造新的革命军队,把建立工农革命军作为“现时革命运动 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 要求各地建立具有“临时的革命政府之性质”的革命委员会,指 导暴动。
• 第二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 蒋桂战争(1929.3—6) • 蒋冯战争(1929.5—11) • 中原大战(1930.5—11) – 在中原大战中,双方动员兵力达110万人以上,支出军 费5亿元,死伤30至40万人,战火波及20多省,是中 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 • • ※经过1929年至1930年的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国民党各 派军阀间的力量对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蒋依靠英美帝国主 义和浙江财阀的支持,利用反蒋各派间的矛盾,打败了反 蒋各派,在国民党军阀势力中,取得了优势。此后,反蒋 势力虽然存在,但失去了问鼎中原,与蒋决一胜负的形势 和实力。从1930年底开始,蒋便以重兵向共产党领导的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进攻。
• 改组国民政府
– 公布了《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由行政、立法、司法、考 试、监察五院组成;国民政府主席兼中华民国海陆空军总司令;国民政 府以国务会议处理国务。 – 1928年10月-1930年11月国民党中执委常委会根据上述比法令改组国民 政府。
蒋介石为国府主席兼海陆空军总司令 行政院长:谭延 立法院长:胡汉民 司法院长:王宪惠 考试院长:戴传贤 监察院长:蔡元培 外交部长:王正廷; 军政部长:冯玉祥; 财政部长:宋子文; 交通部长:王佰群; 铁道部长:孙 科; 工商部长:孔祥熙
四、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和外交政策
• 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施行《训政纲领》
– 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 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行政权”,党代会闭会 期间,把政权“托付国民党中执委执行”; – 由国民党中执委政治会议作为全国实行训政的 最高指导机关,“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 之施行”,并有权修正和解释《国民政府组织 法》; – 由国民党训练国民逐渐施行选举、罢免、创制、 复决四种政权,而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 监察五种治权付托给国民政府总揽。
三、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和东北易帜
• 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奉张”
• 皇姑屯事件和东北易帜
– 1928年6月,张作霖退出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明令 设直隶省为河北省;设北京为北平,北平、天津为 特别市。统治中国16年之久的北洋军阀政府遂告 覆灭。 – 1928年6月4日,沈阳郊外,皇姑屯东站,日本军 队,张作霖被炸死。 –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遵守 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30日, 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 在张易帜前,新疆的杨增新于6月11日也表示服从 南京国民政府。至此,中国南北实现了形式上的 “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