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注: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总结、扩展
含氧酸 按是否含氧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分类
按电离出的H+个数
三元酸
酸
命名
含氧酸:酸中除H、O之外是某元素,就称为“某酸” 无氧酸:在H的后面加一元素的名称,称为“氢某酸” 具有通性原因: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酸 + 金属(H前)= 盐 + 水 3、酸 + 碱性氧化物 = 盐 + 水 4、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5、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HCl
H 2S
三、酸的分类与命名
1.含氧酸和无氧酸
酸的分类
一元酸
HNO3
二元酸 H2S04 H2S
三元酸 H3PO4
命名
含氧酸 无氧酸
某酸
HCl、HI
_____ 氢某酸
2.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说明:若组成酸的元素有可变化合价,按组 成酸元素化合价的高低来命名,把较稳定 的常见的化合价的酸叫某酸,比正酸少一 个氧原子的的酸叫亚某酸,比亚某酸少一 个氧原子的酸叫次某酸。 H2SO4和H2SO3
4.浓盐酸的特性:
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遇蒸气性和氧化性。易挥发出具有强烈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想一想]
分别盛放浓盐酸和浓硫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 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两瓶酸的质量应如何保存? 6.浓硫酸的稀释: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 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里。 我入水中较安全; 水入我中真危险。 我与水合多放热; 实验牢记保平安。
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酸的分类和命名。 2、从电离角度了解酸的通性。 3、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反 应。 4、掌握中和反应、碱性氧化物两个定义。
重点: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1.有的人饭后会烧心、吐酸水,为什么? 应该怎么办? 2.判断某种化合物是不是酸时,能不能看 它是否有酸味?
一、什么是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 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
盐酸(HCl) 硫酸(H2SO4) 硝酸(HNO3)
乙酸(CH3COOH)
二、酸的组成
酸的分子由氢离子和 酸根离子组成
探究练习:
观察下列酸的化学式的特征,据不同进行分 类。 HNO3 H3PO4 H2SO4 HI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
3、 酸 + 碱 =盐+水
NaOH+HCl=NaCl+H2O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习题
1、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
2、 写出反应方程式:H2SO4+NaOH=
H2SO4+2 NaOH=Na2SO4+ 2 H2O
4、酸1 + 盐1 =酸2 + 盐2 BaCI2 + H2SO4 = BaSO4 ↓+ 2HCI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2 HCl= CaCl2+H2O+CO2 CaCO3+ AgNO3+ HCl = AgCl +HNO3 Ba(NO3)2+H2S04= BaSO4 + 2HNO3
HClO3
HClO2
HClO
四、常见的酸的差异 1.盐酸、硫酸、
物 质 颜 色
无 色
状 态
液 态 粘稠状液 态
气 味
有刺激性 气
挥发性
易挥发
盐酸(HCl) 硫酸 (H2SO4)
无 色
无 味
难挥发
2.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用
途
盐酸 硫酸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等; 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通性
1、Ba2+有毒,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常服用钡餐(BaSO4),但 误服BaCO3可引起人中毒(人体的胃液中含有一些盐酸),写出有 关的方程式: BaCO3+2HCl=BaCl2+H2O+CO2 。
5、酸 +金属= 盐 + 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五、酸的通性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指示剂 酸碱液
酸溶液 碱溶液
变红 变蓝
不变色 变红
2、酸+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H2SO4 +Fe2O3 = Fe2(SO4)3+ H2 O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Fe2O3+6 HCl= 2FeCl3+3H2O ZnO+ 2HNOZn (NO3)2+H2O 3= Fe2O3+3 H2SO Fe 2(SO4)3+3H2O 4= CuO+H2SO4= CuSO4+H2O 碱性氧化物: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 染料以及冶炼金属、冶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
剂。
3.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能吸收空气及其他物质中的水分,使硫酸变稀
(2)脱水性: 能夺取纸张、木材、棉布、皮肤(由含C、H、O等元素的化合物 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狭义的腐蚀是指金属与环境间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使金属性能发生变化, 导致金属,环境及其构成系功会受到损伤的现象。 腐蚀是一种化学变化,腐蚀分很多情况,如硫酸的是将被腐蚀物体中的H 、O以2:1的比例脱出,因H2O的分子中H、O的比例也为2:1,故硫酸的腐 蚀性又称脱水性;又如NaOH的腐蚀,它会破坏被腐蚀物体的蛋白质,从尔产 生腐蚀效果的 (3)氧化性: 就是得电子的性质. ----外在表现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此处指硫酸根的氧化性:还原得到SO2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注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 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 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 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 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