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已知3015P的半衰期为 2.5minT=,则32g的3015P经过时间t的衰变后还剩2g的3015P,则t为()A. 2.5minB. 5minC. 7.5minD. 10min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 =2tTm m⎛⎫⎪⎝⎭剩原,带入数据得2.5min12g32g2t⎛⎫=⨯ ⎪⎝⎭解得10mint=故选D。
2. 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一时间(x-t)图像,则关于质点在0-t0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先沿负方向后沿正方向B. 速度一直沿负方向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速度一直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B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图线的斜率始终为正,可知质点运动的速度方向始终不变且始终沿正方向,故AB 错误;CD .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知质点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3. 如图所示为修正带内部结构示意图,大、小齿轮啮合在一起,半径分别为1.2cm 和0.3cm ,a 、b 分别是大小齿轮边缘上的两点,当齿轮匀速转动时,a 、b 两点( )A.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1B. 角速度之比为1:1C. 周期之比为1:4D.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 【答案】D 【解析】【详解】A .齿轮传动,线速度相等,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A 错误; B .角速度为a a v r ω=b b v r ω=解得角速度之比为11::1:4a b a br r ωω== B 错误; C 周期为2aa r v T π=2bbr v T π=解得周期之比为::4:1a b a b T T r r ==C 错误;D 向心加速度为2a a v a r =2b bv a r =解得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1::1:4a b a ba a r r == D 正确。
故选D 。
4. 如图甲所示,带电小球A 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细线的长为L ,O 点正下方3L 处固定一带电的小球B ,由于库仑力的作用,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这时A 球的带电量为q 1;如果将A 球的带电量改为q 2,且改变细线的长,使A 与B 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30°,如图乙所示,不计小球的大小,B 球的带电量保持不变,则12q q 为( )A. 1 3 C.32D.33【答案】A 【解析】【详解】两球的受力情况如下对于甲图中的A 球,根据几何关系,AB 两球之间的距离1r L =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有12cos30F mg ︒=解得13F =根据库仑定律有1B12kq q F L=对于乙图中的A 球,根据几何关系,AB 两球之间的距离2r L =根据的平衡条件易得2tan 30F mg︒=解得23F =根据库仑定律有2B22kq q F L =则1B212B22333kq q mg F L kq q F mg L ==解得121q q = 故选A 。
5. 一个小球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斜面顶端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水平拋出,小球落在斜面上,增大抛出的初速度后,小球落在水平面上,前后两次平抛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3,重力加速度为g ,则斜面的长度为( )A. 2083v gB. 20163v gC. 204v gD. 208v g【答案】C 【解析】【详解】设斜面高度为h ,斜面长度为L ,小球第一次运动的时间为t 3t 。
第一次小球下降的高度为2112h gt =第一次小球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为10x v t =由几何关系有113tan x h θ==联立解得23v t =第二次时220221(3)2v h g t g==由于第二次落在水平面上,则斜面高度为222v h h g==斜面长度为204sin v hL gθ==故选C 。
6. 一个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四点。
已知经过ab 、bc 和cd 的时间分别为t 、2t 、3t ,ac 和bd 的位移分别为x 1和x 2,则质点经过c 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 A.215960x x t+B.125960x x t+C. 219560x x t-D. 215960x x t-【答案】B 【解析】【详解】设a 点的速度为v ,则有2113(3)2x v t a t =⋅+⨯221()5(5)2x v at t a t =+⨯+⨯联立解得2123530ta x x -=且有2212C v v ax -=联立解得125960C v x x t+=故选B 。
7. 一长直导线与闭合金属线框放在同一竖直面内,长直导线中的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电流的正方向)。
则在0~T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3T时间内,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 B. 3T ~23T 时间内,线框中始终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 3T ~23T 时间内,线框先有扩张的趋势后有收缩的趋势 D.23T~T 时间内,线框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右 【答案】BC 【解析】 【详解】A .0~3T时间内,长直导线中的电流最大,且保持不变,所以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A 错误; B .由楞次定律可以判断在233T T时间内,线框中始终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 正确; C .233T T时间内,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先减小后增大,所以线框内的磁通量先减小后增大,线框先有扩张的趋势后有收缩的趋势,C 正确; D .23T T 时间内,长直导线中的电流保持不变,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所以线框内无感应电流产生,线框不受安培力作用,D 错误。
故选BC 。
8. 2020年7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假设探测器着陆火星后测得火星赤道表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受到的火星引力为F ,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 ,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火星( )A. 质量为2FR GmB. 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F g m= C. 第一宇宙速度为RωD. 232FRR m ω【答案】AD【解析】【详解】A .根据2MmF GR =可得 2FR M Gm= A 正确;B .星球表面赤道处有2F mg m R ω-=解得2Fg R mω=- B 错误;C .由于ω是星球的自转角速度,所以Rω表示卫星赤道表面物体的线速度,不是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根据2F rv m =可得,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Fr v m=故C 错误;D .同步卫星的周期与星球自转周期相同,故有22()()Mm GmR h R h解得232FR h R m ω=- D 正确。
故选AD 。
9. 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汽车所受牵引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若汽车的质量为1.2×103kg ,阻力恒定,汽车的最大功率恒定,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的最大功率为5×104W B. 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2.5m/s 2 C. 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汽车从静止开始运动12s 内位移是60m 【答案】AB 【解析】【详解】ABC .由图可知,汽车在前4s 内的牵引力不变,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12s 内汽车的牵引力逐渐减小,则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汽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可知在4s 末汽车的功率达到最大值,12s 末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后牵引力等于阻力,所以阻力320N 1f =⨯前4s 内汽车的牵引力为3510N F =⨯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可得22.5m/s a =4s 末汽车的速度44 2.54m/s 10m/s v at ==⨯=所以汽车的最大功率34451010W 510W P Fv ⨯⨯⨯===故AB 正确,C 错误; D .汽车在前4s 内的位移2214112.54m=20m 22x at ==⨯⨯ 汽车在4s12s 内的位移设为x 2,则22241122Pt fx mv mv -=- 其中43510m/s 25m/s 210v ⨯==⨯解得242.4m x =所以汽车的总位移12(2042.5)m 62.5m x x x =+=+=故D 错误。
故选AB 。
10. 矩形ABCD 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B =2d ,3BC d =,E 为AB 中点。
从E 点沿垂直AB 方向射入粒子a ,粒子a 经磁场偏转后从D 点出磁场,若仍从E 点沿垂直AB 方向射入粒子b ,粒子经磁场偏转后从B 点出磁场,已知a 、b 粒子的质量相等,电荷量相等,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A. a 、b 粒子均带正电B. a 、b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4:1C. a 、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a 、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3 【答案】BD 【解析】【详解】A .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a 粒子带正电,b 粒子带负电,A 错误; B .在磁场中,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粒子的运动轨迹如下图对a 粒子,由几何知识可得222()(3)a a R d d R -+=解得2a R d =由图可知b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12d ,则a 、b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4:1,B 正确;C .在磁场中,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2v qvB m r=可得qBrv m=由于a 、b 粒子的质量相等,电荷量相等,则a 、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之比为4:1,C 错误; D .根据2r T v π=,联立qBrv m=可得 2mT qBπ=可知,两粒子的运动周期相同,由几何关系知,a 粒子运动的圆心角为3π,b 粒子运动的圆心角为π,根据2t T θπ=⋅可得,a 、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3,D 正确。
故选BD 。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第11题~第1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6、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45分)11.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
(1)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测量示数如图,则金属丝的直径d =______mm ;(2)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 x 只有几欧,现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其电阻,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电压表V 1(量程3V ,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 2(量程15V ,内阻约为75kΩ) C.电流表A 1(量程3A ,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 2(量程600mA ,内阻约为1Ω) E.滑动变阻器R (0~20Ω) F.电源(两节干电池)G.开关和导线若干①根据以上提供的实验器材,某同学设计了两种测量电路,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_(填“a”或“b”)为实验电路图;②按你所选择的电路图把图(c)的实物图用导线连接起来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