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升温技术原理及实例分析
2)实验条件对TPD的影响
主要有6个参数: 1、载气流速(或抽气速率) 2、反应气体/载气的比例(TPR) 3、升温速率 4、催化剂颗粒大小和装量
升温速率的影响 升温速率增大,峰形变得尖锐,TPD峰容易重叠;
3)TPD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TPD过程中,可能有以下现象发生: 分子从表面脱附,从气相再吸附到表面; 分子从表面扩散到次层,从次层扩散到表面; 分子在内孔的扩散。 依据催化剂的表面是否均匀可有两种情况计算TPD过程的动力学参 数,这两种情况分别是: 1.均匀表面的TPD理论 2.不均匀表面的TPD理论
二、实验装置和谱图定性分析
1)实验装置 三部分组成:a、气体净化与切换系统
b、反应和控温单元 c、分析测量单元
载气:高纯He、Ar或N2; 载气流速:30-50mL/min;
TPD实验基本操作一般可分为以下步骤:
(1)在反应器中装入少量催化剂(一般约为20-100mg),于程序控温加热升温炉中,进行加热,同时通入惰性气体(如He、Ar或N2) 进行脱附、净化,直至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流出气体讯号不再变化为止;
取达到饱和时的峰面积为标定峰(A0),一直每次脉冲进入的气体量体积为V0, 吸附量可按下式计算:
V
V0 A0
A0
A1
A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2
A0
A3
待吸附饱和后,继续用载气吹扫至热导基线平衡,以脱出物理吸附,然后进行程 序升温。随着固体物质温度上升,预先吸附在固体物质表面的吸附分子,因热运
脱附速度的计算—Wigner-Polanyi方程:
N = -Vmd /dt = A nexp[- Ed( )/RT]
Vm 为单层饱和吸附量,N为脱附速率, A为脱附频率因子, 为单 位表面覆盖度,n为脱附级数, Ed( )为脱附活化能,是覆盖度的 函数,T为脱附温度。
脱附速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覆盖度。开始升温时,覆盖度很大, 脱附速度急剧的增加,脱附速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随着脱附分子的 脱出,覆盖度值也随之下降,当小至某值时,脱附速率由决定, 同时,脱附速率开始减小;最后当=0,速度也变为零。关系如下
TPD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
1、设备简单易行、操作便利; 2、不受研究对象的限制,几乎有可能包括所有的实用催化剂,可用于研究负载型或非负载型的金属、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等; 3、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原位地考虑活性中心和与之相应表面反应,提供有关表面结构的众多情报; 4、很容易改变实验条件,如吸附条件、升温速度与程序等,从而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料; 5、对催化剂制备参数非常敏感,有着高度的鉴别能力; 6、在同一装置中,还可以进行测定催化剂其它性质如活性表面积、金属分散度以及催化剂中毒、再生等条件的研究等
均匀表面的TPD理论
分子从表面脱附的动力学可用Polanyi-Wigner方程来描述。 忽略了分子从表面到次层的扩散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切断载气,通入预处理气进行还原或其它处理,同样在检测器中分析其结 果,直至预处理完毕;
(3)降温直至室温后,先通入惰性气体,以便赶走剩余在系统中和催化剂表面 上的剩余气体,直至检测器讯号不发生变化为止。此时催化剂活化完毕;
(4)在室温或某一设定温度(常采用的温度有50℃或100℃)下,在载气中脉冲 注入吸附气体如CO、NH3等,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选用不同的吸附气体,直至吸 附饱和为止(检出的峰面积不变即达到饱和)。
(5)在室温或设定温度下继续同载气吹扫,直至检测器讯号稳定为止;
(6)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线性升温脱附,并同时检测其脱附气体中脱附出来的气 体组分,直到完全脱附为止。
在此过程中,惰性气体的流速、升温速率等因素对TPD技术尤为重要。惰性载 气的流速一般控制在30-100ml min-1,升温速率为10-15K min-1,其具体值要根据
第五章 程序升温 技术
11408024 张丹
程序升温分析技术(动态分析)
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催化反应要经历很多步骤,其中最 主要的是吸附和表面反应两个步骤,因此要阐明一种催化过程 中催化剂的作用本质及反应分子与其作用的机理,必须对下列 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催化剂的吸附性能:
吸附中心的结构、 能量状态分布、 吸附分子在吸附中心上的吸附态等.
TPD所能提供的信息:
1、吸附类型(活性中心)的个数
2、吸附类型的强度(中心的能量)
3、每个吸附类型中质点的数目(活性中 心的密度)
4、脱附反应的级数
5、表面能量分析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分析TPD图谱,可以发现:根据 TPD曲线上峰的数目、峰的位置和峰面 积大小就回答吸附物种的数量以及其近 似浓度大小;通过不同的初始覆盖度或 不同的升温速度可以求出各个物种的脱 附活化能,因而就可以评价物种与表面 键合的强弱;根据解吸动力学的研究以 及结合其它手段如红外吸收光谱、核磁
TPD技术的局限性:
TPD是一种流动法,较适用于对实用催化剂的应用基础研究,对于纯理论性的基础研究工作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局限性主要表 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非常困难。 2)当产物比反应物更难以吸附在催化剂上时,反应物由于和产物的不断分离,从而抑制了逆反应的进行,使所得的实际转化率高于理 论计算的转化率。 3)加载气对反应有影响时,则所得结论的可信度下降。 4)不能用于催化剂寿命的研究。
程序升温技术
定义:当固体物质或预吸附某些气体的固体物质, 在载气流中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加热时,检测流出气 体组成和浓度的固体(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的 技术。
可分为:程序升温脱附(TPD)
程序升温还原(TPR)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
5.1 程序升温脱附技术TPD
一、程序升温 脱附基本原理 固体物质加热时,当吸附在固体表面的分子受热至能 够克服逸出时所需要越过的能垒(通常称为脱附活化能) 时,就产生脱附。由于不同吸附质与相同表面,或者相同 的吸附质与表面上性质不同的吸附中心之间的结合能力的 不同,脱附时所需要的能量也不同,因此,热脱附实验结 果不但反映了吸附质与固体表面的结合能力,也反映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