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造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塑造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塑造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先有企业,还是先有企业文化?许多人肯定认为不言而喻:有了企业才会形成企业文化,正是企业在成功之后才总结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

其实,企业文化的萌芽已不自觉地植根于创办企业时的动机和观念中,’一些人谙熟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之功用,开创了在新办企业事先规划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而后成功推动企业初始启动的范例。

因此企业文化的规划,有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塑造企业文化至少考虑如下影响因素:——行业特征。

企业主要属于哪个行业,那么该行业特征应反映在企业文化中。

对制造业,强调“个人向上的资质”,即以个人为本,自我实现;对一般服务业,强调“对顾客的服务”;对传播媒业、金融业,强调“对社会的服务”。

——企业家特质。

企业家对企业决定性作用无可否定,因此企业家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均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国内国际企业文化新潮。

国内、国外知名企业均具有自己的文化模式,并形成十些流行概念。

调查表明,使用较多的概念有和谐、诚实、努力、敬业、信用、服务、责任、奉献、创造力、安全、满意等。

——追求独特模式。

企业文化最忌流于形式、趋于雷同。

我国企业离不开“求实、创新、奉献、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这些套话。

在国有企业其企业文化大同小异背景下,应刻意追求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长期形成。

企业文化形成非短时之功,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和渗透到心灵深处,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

企业文化一般由企业领袖倡导,以企业全体员工集体意识为基础,达到全企业的共识和认同,最终融合为全体企业人的默契、习惯和氛围。

有时还须进行:洗脑(BrainWashing)”,强化企业文化的灌输教育。

,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还应注意企业内亚态文化的整合;导非正式组织,调动其积极性;并且与企业党政思想工作、营造“凝聚力工程”结合在一起。

塑造企业文化不是买花瓶,是投资!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件好事。

企业文化的作用这里不用具体谈,很多人都已经深刻认识到。

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并不能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只是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面子工程”,办公室张贴张贴文化海报,走道里摆放摆放文化框,车间里悬挂一些“催人奋进”的口号,公司展厅里放上基本企业文化词典,结果是“多有人‘观赏’,而少有人问‘精’,更无人‘力行’”。

这实际上是把塑造企业文化当作买花瓶,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花瓶,一种供来访客人观赏的花瓶,实质是在曲解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要协助企业助统一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增加员工的工作激情和信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不能当作一种供人参观的摆设。

换句话说,企业文化要以效益为导向,必须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成本,更不是一掷千金后,却只换来个文字里的宏伟和宣传上的繁荣。

说到底,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在战略层面的投资。

既然是投资,就必须讲究相应的回报,就要努力让投资收益率最大化。

而花瓶般的企业文化只能让企业获取最简单、最浅层次的投资回报,根本无缘更深层次的长期回报,实质是一种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企业的文化理念常年在变,而且每次变更都会从经济上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直接损失,比如,重新制作企业文化手册或企业文化词典等等。

当然,企业更大的损失在于,企业员工无法从心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甚至不能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

当然,需要指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谈的企业文化是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而不是那种类似“朝令夕改”的消极企业文化。

而且,必须进一步指出的是,企业努力塑造企业文化固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其还根本没有到达需要大张旗鼓的来塑造企业文化的阶段。

因为,企业文化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不是依靠某个人的主观意志,来一次“企业文化急行军”,就能在短期内快速形成的。

所以,对于我国当前的企业来说,应该通过积极的系统的引导来逐渐建立企业文化是一条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的道路,而不是急于把企业文化弄得多么轰轰烈烈,或多么美丽壮观。

例如,远卓品牌策划机构首次提出并广泛运用的“121模式”,其主张先通过“提炼”,再“内化”和“传播”,然后在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再结合企业实际状况进行“再提炼”,如此循环坚持,企业便能够在发展过程中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

总之,企业文化不是花瓶,企业不能用买花瓶的思想来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塑造企业文化根本上一种投资,必须用投资的心态来建设企业文化。

不过,企业文化产生的效益,不单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这一点也丝毫不能忽视。

因此,企业应该实事求是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系统的引导来逐步建设自己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试论企业文化整合的内涵企业文化管理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管理的主体,通过对具有统一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心理特性的企业群体意识的培养,和企业制度文化、物态文化的构建,形成最佳经营管理机制的一门新兴管理理论。

一个企业能否有效实现企业文化管理,取决于该企业文化统一性对企业每个成员的影响程度。

如果该企业文化对企业每个成员都具有强烈、深刻的正向影响和导向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够普遍拥有和广泛接受企业的群体意识和制度文化,那么,这种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它必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驱动力。

相反,一个企业的文化意识混乱,多元性文化中难以找到实质性的一致,主亚文化相矛盾,个群意识相抵触,价值规范不统一,形式与实质相脱离,文化主张与文化实践相违背,则这个企业就会很难以发展。

一、理解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整合就是指有意识地对企业内不同的文化倾向或文化因素通过有效地整理整顿,并将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是文化主张、文化意识和文化实践一体化的过程。

企业文化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必须经过有意识地整合。

虽然完全自由放任的文化整合过程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这一过程的缓慢和持久,以及其整合方向的随意性,很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甚至不利于企业发展。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整合首先是对企业内部不同文化或文化因素的一体化整理和结合,形成统一的文化主张和文化体系。

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一个成熟的企业系统不仅应有完善的组织结构,而且应有较为深厚的组织文化。

文化渗透于我们整个企业系统中,它对企业系统的影响是隐性的、潜在的,但又是至关重要的。

文化无处不在,既以微观的形式存在于较小的群体之中,又以宏观的形式浓缩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之中,没有文化,我们便一事无成。

我们对现代企业组织象征方面的研究是极为不够的,情感是维系组织最强有力的纽带,企业也是由文化维系的不可分割的组织,企业人的直觉、传统和信念是重要的选择基础,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

企业文化整合,就是突出文化对企业系统整合的重要作用,使文化向企业系统的管理机构内渗透,向生产和经营行为中渗透,并向经济领域辐射其影响,形成一种具有强势的精神力量,既维系着企业组织,又影响着企业人的行为活动(本书不论述该整合作用)。

所以,企业文化整合又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对企业所有活动的整合过程。

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是企业群体的共同意识、共同价值观调整、再造的过程。

企业的文化与组织、技术、管理整合相比,是隐性的且根植于员工头脑中,实现其整合较困难。

对企业文化整合可理解为对各种企业人群的文化观念系统在不同的层次、水平、层级的整理与结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互相作用并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

摩尔根、泰勒以及其他人所主张的文化进化,是一种基于各种文化具体特点之上的渐进式分类法。

而文化整合的概念,只是在研究不同复杂程度的文化时所使用的一种方法论,它不是关于进化的结论,而是对几种文化类型的整合,文化是在不断的整合中实现进化和变迁的。

企业文化整合既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文化再造和文化创新的过程。

企业文化整合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戴尔和肯尼迪在他们著作《塑造公司文化》中指出:塑造公司文化需要“建立共识,彼此信任,建立技巧,耐心和保持弹性——是我们认为是终解决问题的办法”。

劳伦斯?米勒在《美国的企业精神》一书中提出:“为了发展新的文化,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为了改变公司的文化,必须要有实例、训练、指示、教导、强化以及对新作风予以支持的制度”。

企业文化整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同一企业内部文化内容各要素的整合;同一时空中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整合。

前一种的文化整合实际上是指当企业处于一般的平稳发展期时,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弥散、渗透到企业的各种亚文化中。

当企业处于转型、变革等剧烈变迁期时,由于原有的主流文化受到挑战,各种外来文化、本企业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交织在一起,相互碰撞和冲突。

这时的文化整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适应、协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综合合适的文化成分,进行文化创新,形成新的主流文化。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整合分为企业内部文化内容(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的各层面及其之间)和要素(前面所分析的七大要素)之间的整合和企业(上下游企业、兼并与被兼并企业)之间文化的整合。

企业文化整合过程,需要全体员工共同的参与,需要各分坚持宽容的精神,加强理解的意识,进行创造的活动。

但在操作上,则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者付出更多的劳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是由文化的实际状态决定的,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对文化的更高要求。

“有序——无序——有序”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变迁的一种模式。

控制论认为,生物和人类社会内部系统是一个有序状态和无序状态不断更迭变化的过程,从而构成生命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

企业的发展也是这样,有序的企业组织是统一、均衡、和谐、稳定的组织,而无序企业组织则相反。

有序企业组织可分为低层次的有序和高层次的有序两类。

企业的发展趋势总是由低层次的有序向高层次的有序过渡。

在过渡时期,将会出现无序或半无序状态,必须通过整合才有可能顺利进入高层次的有序状态。

企业文化整合就是实现一个企业从无序到有序的文化梳理过程。

一个企业经过大规模的改革或创新活动之后,也必须经过整合,才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只有经过整合的文化,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抵制不良外来文化的冲击,才能长期保持自己的特色。

通过整合,使企业和文化体系各部门关系和谐,达到健康发展的状态。

二、企业文化整合原则企业文化的整合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文化整合的目标和措施,运用多种方法,对企业文化内容和文化因素进行系统化整理,建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引导员工端正文化心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并通过文化整合,解决企业文化中的文化混乱、文化冲突和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和滞后问题,使企业文化获得良性发展。

因此,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整合时,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