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分析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分析——
安顿生活和心灵空间的营造智慧
前言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 深远的文化哲理,例如重情知礼、以人 为本等。另外,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 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的 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 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正因 如此,中国传统建筑就像一颗明珠在世 界建筑史上占有耀眼的一席之地,而且 影响广泛深远。
西部黄土高原的窑洞
河南的窑洞
河南巩义地坑院
云南一颗印
干栏式
我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的关系
• 中国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的居住 和建筑民俗中展示的很充分。
四合院是中国最典型的民居建 筑,因为它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 国的传统观念。
北京的四合院
• 第一个特点:院落四面均有墙壁,墙壁没 有窗户,仅有大门与外面相通,一家活动 均在院墙之内,与外面不相沟通,所以它 是封闭观念的符号。
• 民居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 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信息, 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而不同的地域文 化也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民居特色。
• 获取居住空间,是人类解决生存 条件和安全条件的必然结果。
• 中国民居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水平、不 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等因 素的影响,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民 居类型。
轴线的空间艺术
•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 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 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 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 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 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
• “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 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调 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 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 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 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
•
• 第二个特点: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 安排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它是家长制的符 号。
• 第三个特点:专门设有堂屋,堂屋中有 “天地君亲师”之神位。婚丧之礼、家长 寿诞等均在堂屋举行。体现了中国人的伦 理的符号。
• 第四个特点:四方房屋之下都有檐下回廊, 檐下回廊和天井成为各房成员交流感情的 场所,所以四合院又可以成为融汇亲缘感 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
石室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示意图
井干式
圆形墙体井干式
傣家竹楼
竹楼
侗寨竹楼
• 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的关系。 • 北方气候干燥寒冷,故多建土木结构或木
石结构的房子,居住空间主要在地面。
• 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居多 采用干栏式建筑,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之 上,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
•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 统园林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 意境的。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 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 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庭院深深 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总结
• 中国传统建筑的五个特点——
• 院落空间
• 轴线艺术 《===
• 诚实的结构 • 天人合一 • 以人为本
•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 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 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 一个社会系统。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 个大空间的围墙。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 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 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总结
• 中国传统建筑的五个特点——
• 院落空间
• 轴线艺术 《===
• 诚实的结构 • 天人合一 • 以人为本
• 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
• 北京的四合院 • 客家围龙屋(土楼) • 陕西的窖洞 • 广西的“干栏式” • 云南的“一颗印”
北京的四合院
客家土楼
福建永定县下洋镇初溪土楼
福建永定县湖坑镇洪坑土楼――振成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福建永定县湖坑镇洪坑土楼――奎聚楼
永定的客家土楼
广东梅州客家围龙屋
• 自古以来,建筑的营建,不仅要满足人类 对挡风遮雨、生活起居的物质需求,而且还 要满足人类对心理、伦理、审美等方面的精 神需求。 而“天人合一”是中国“周易美学”
的理论核心,在各类建筑中,传统民居最为 完全、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体现在与自 然协调共生的营建思想、中庸适度的发展目 标、经验为本的承传模式,体现在追求 “天——地——人”和谐共生上。
总结
• 中国传统建筑的五个特点——
• 院落空间 《===
• 轴线艺术 • 诚实的结构 • 天人合一 • 以人为本
围院的平面结构
• 众所周知,外国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 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 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 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 (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 连接,组成一座建筑。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 空间。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 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 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 相互联系。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 建筑。
• 所谓“传统民居”是指那些非官方的 ﹑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 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古 人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通过实践 思考和感悟来设计自己的住宅,其营建都 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地区间的各种差 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在艺术、 技术、环境谐调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和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 展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 的综合反映,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 色,因此它又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佼佼者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