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共25页文档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共25页文档
这一概念阐明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观点:1)体能是通过先天 遗传和后天训练途径获得;2)体能是一种人体在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及运动素质的综合运动能力;3)体能是一种潜在能 力与外在表现结合的结合体,其表现是与外界环境相结合的产 物,换言之,体能的发挥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从现代竞技运动史来看,纵观近20年奥运会历史, 连续5届奥
运会的金牌和奖牌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无疑是国际竞技体育强
国 ,. 美 国 的 体 能 训 练 也 走 在 世 界 的 前 列 。 1985 年 美 国 的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 Association(NASA)
被命名为体能训练的专业机构;1992年美国成立了全美篮球体
能教练员协会(National Basketball Condition Coacher
Association NBCCA) 。1994年美国第一部体能训练的专著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出版。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体能训练
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体能训练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袁运平
我国现行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田麦久等专家把体能视 为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 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对其给的定义为: 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 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生 理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体能
身体形态 生理机能 运动素质
高度 长度 围度 宽度 充实度 心血管 呼吸 神经 内分泌 力量 速度 耐力 柔韧 协调
关于体能,运动素质和适能等运动训练学的术语、概念和释 义国内外有过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论述,其中有代表性的体能研 究的观点有很多,不一一详说。
综上所述,在对诸学说进行分析与考察并汲取其共同点的 基础上,可将体能定义如下: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 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物质能 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 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其大小是由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 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及基础代谢水平等条件决定的,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 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各种运动能力。发展和提高体能的 最主要手段是通过运动训练。
三. 运动员体能的分类与专项体能特征
(一)运动员体能的分类 根据逻辑学中的划分规则,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体能进行如下的划 分(见图2):
体能
从形成来源分 从工作性质分 从供能特点分 从表现形式分 从结合性质分
先天体能 后天体能 结构体能 功能体能 无氧体能 有氧体能 训练体能 比赛体能 一般体能 专项体能
体力,是指身体抗疲劳的能力。它是体能的组成部分之一。体力 主要包括耐力(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素质、力量素质以及速度素 质三大要素,这是身体抗疲劳能力的主要成分。尽管体力作为体能 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内涵,但它毕竟只是体能的一个方面,更不能成 为体能的上位概念。因此,不能简单用体力来代表体能。
五.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员体能训练发展趋势
现代运动训练伴随着信息时代进入了21世纪,出现了许多先 进的理论、先进的运动技术、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同时各种先 进和科技手段、新材料、新工艺运用于运动训练,使得运动成绩不 断提高,世界纪录不断改写。现代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大 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日趋科学化 体能训练科学化的训练具体地说,是指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图2 运动员体能的分类结构图
(二)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 1. 高度专项性; 2. 时间局限性; 3. 评估客观性; 4. 水平动态性; 5. 非衡互补性。
四.体能相关概念辩析
体质,在《实用体质学》中对体质的定义为:人体的质量,是在 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 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因此体质与体能的外延是不同的, 体质的外延要大于体能的外延。体质是体能的基础之一。体能是身 体的能力,是人体在生活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以体质为 基础,通过后天的训练,使身体具备了完成某种或某类身体活动的 专长,因而体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专业性和后天获得性。可见, 体质与体能之间存在着辨证统一的关系。
不仅仅是狭义上的跑,跳,投,而是与训练学,人体运动生物学(解
剖学,生物力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有机融合的综合性
学科, 因此, 体能训练的专家常常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
才。
二.运动员体能系统的结构
体能内部基础要素 体能内部核心要素 体能内部系统 与体能有关的外部环境
图1 运动员体能结构宏观示意图
教练员及其他辅助人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广泛运用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 体能训练的全过程实施最佳调控,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 平,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良好的运动成绩。如利用各种仪器测试 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运动素质水平等使整个运动训练系统的调节、 控制更为精确。
2.传统和现代运动训练方法相结合
现代竞技体育中着重以“速度”和“力量”为核心全面发展和 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发挥个人特点的基础上不断 完善技术。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不仅保存了传统的持续、间歇、重复 、循环、游戏、比赛等训练方法的精华,而且还引入了高科技手段 发展了许多新的训练方法,如电刺激法、计算机训练法等,它们给 传统的训练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传统训练与现代训练相结合 ,在传统与现代训练方法的碰撞中产生更为先进的思想火花。现代 运动员体能训练中较为流行的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