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医学影像物理学课件第三章--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医学影像物理学课件第三章--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 电子束扫描又称为第五代CT,扫描装置由一 个特殊制造的大型X射线管和静止排列的检测 器环组成。
第三章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
第三节 X-CT后处理技术
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种类
• CT图像的后处理技术,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模 型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已获取的像素CT值数 字矩阵进行有的放矢地再加工处理,使图像 能被方便识别辨认,以利快速地获取准确诊 断信息的技术。
CTw 1000HU w
2. 灰度显示
• 在图像画面上,是以灰度分布的形式显示 示CT影像。
• 通过计算机,对获取的投影数值进行一定 的算法处理,可求解出各个体素的衰减系 数值,从而获取衰减系数值的二维分布 (即衰减系数矩阵)。再按CT值的定义把 各个素(或说像素)的CT值转换图像画面 上对应像素的灰度,就得到图像画面上的 灰度分布。此灰度分布就是X-CT像。
第三章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
第二节 传统X-CT的扫描方式
一、单束平移-旋转(T/R)方式
• 单束扫描又称为第一代CT扫描,扫描装置是由一 个X射线管和一个检测器组成,X射线束被准直成 笔直单射线束形式,X射线管和检测器围绕受检 体作同步平移-旋转扫描运动。这种扫描首先进行 同步平移直线扫描。当平移扫完一个指定断层后, 同步扫描系统转过一个角度(一般为1°),然后 再对同一指定断层进行平移同步扫描,如此进行 下去,直到扫描系统旋转到与初始值位置成180° 角为止。这就是平移旋转扫描方式。
3 5① 8 8
②③ ④
35
72
99
①7 2
② 13 13 ③ 23 20 ④ 26 32 16 14 26 21 38 23
减底数17 并除以3
• 反投影重建的缺点是会出现图像的边缘失锐(即 一种伪像)现象。下图定性地说明了边缘失锐的 现象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五、CT值与灰度显示
1. CT值
• CT像的本质是衰减系数分布。但并不具有很 强的描述性,因此按相对于水的衰减计算出 来的衰减系数的相对值被称为CT值。
• CT像是灰度像,一个CT值应对应图像平面上某 一级灰度。如果使用的CT值按2000个计,则图像 上从全黑到全白应能显示2000个不同的黑白程度, 即显示2000个灰度等级。人眼最多能分辨60~80 个黑白分级。为弥补人眼的低灵敏度,并充分利 用CT数字图像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信息,故CT机 采用窗口技术解决这一问题。
五、传统CT扫描的技术缺憾
• 上述四类一般被称为传统扫描方式,X射 线管的供电方式都是由一根电缆线连在X 射线管上,这种供电方式使X射线管不能 进行连续的扫描。这样的扫描过程不仅大 大延缓了完成全部扫描工作的时间,且存 在接受扫描的新层间的间隔(称为层隔) 等缺点。这些缺点是传统CT扫描技术的缺 憾。
次临床CT检查。 1974年 共安装60台临床CT(头颅CT)。
• 历史的回顾:CT的发展(续)
1975年 第一台全身CT投入临床使用。 1979年 Hounsfield 和Cormack荣获诺贝尔医
学奖。 1989年 W.A.Kalender和P.Vock进行了第一次
螺旋 CT的临床检查。 1998年 多层探测器系统得到应用。 2000年 共安装大约30000台临床CT(全身CT)。
i
1 ln I0 d In

p
2. 图像重建的反投影法
• 目前,CT机普遍采用的算法是滤波反 投影法。
• 反投影法又称总和法,沿扫描路径的反 方向,把所得投影的数值反投回各体素 中去,并用计算机进行运算,求出各体 素值而实现图像的重建。
• 下面用四体素(设)矩阵的重建对反投影 法作定性说明。
度以及X射线剂量之间的关系
二、X-CT图像的伪像
• 伪像(false image)又称伪影,它是指在重 建图像过程中,所有不同类型的图像干扰和 各种其他非随机干扰在图像上的表现,它对 应的是受栓体中根本不存在的组织或病灶的 影像。常见的伪像在图像上多表现为不同的 条纹或干扰痕迹。如受检体移动产生条纹状 伪影,高衰减体产生条纹状伪影,混淆产生 条纹状伪影,射线束硬化产生杯形伪影,探 测器失调产生环形伪影等。
• 窗口(Window)技术:指CT机放大或增强某段 范围内灰度的技术,即把人体中与被观测组织的 CT值范围相对应的灰度范围确定为放大或增强的 灰度范围,把确定灰度范围的上限以上增强为完 全白,把确定灰度范围的下限以下压缩为完全黑, 这样就放大或增强了确定灰度范围内不同灰度之 间黑白对比的程度。
• 这个被确定为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叫做窗口, 放大的灰度范围上下限之差叫窗宽(window width),放大灰度范围的中心灰度值叫窗位 (window level)。
• 国际对CT值的定义为:CT影像中每个像素所 对应的物质对X射线线性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 示。实际中,均以水的衰减系数作为基准, 若某种物质的平均衰减系数为,则其对应的 CT值由下式给出:
CT k w w
• CT值的标尺按空气的CT值=-10000HU和 水的CT值=0HU作为两个固定值标定,故 实用的CT定义式应表示为
一、断层与解剖断面
• 断层 是指在受检体内接受检查并欲建立图像 的薄层,又称之为体层。断层有一定的厚度, 它的两个表面可视为是平行的平面。
• X-CT图像是对断层成像。 • 解剖断面 是指生物体上的某一剖面,此剖面
是一个平面。 • 从形态结构去看解剖断面和断层,则解剖断
面的剖面结构就是解剖断面的形态,而断层 具有一定的厚度。
• 这种扫描方式的缺点是射线利用率极低,扫描速 度很慢,对一个断层扫描约需5分钟时间,故只适 用于无体动器官的扫描,如头部等。
二、窄扇形束扫描平移-旋转 (T/R)方式
• 窄扇形束扫描又称为第二代CT扫描。扫描装置由 一个X射线管和6~30个的检测器组构成同步扫描 系统。扫描时,X射线管发出一张角为3°~20° 的窄扇形射线束,6~30个检测器同时采样,并仍 采用平移-旋转扫描方式。
窗 宽 C T m axC T m in
窗位CTmax CTmin 2
第三章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
第四节 X-CT图像质量控制
一、图像的主要质量参数
• 对比度及对比分辨力 • 高对比度分辨力和低比度分辨力 • 空间分辨力 • 图像噪声与X射线剂量 • 均匀性 • 空间分辨力、对比度分辨力、噪声、均匀
• 窄扇形束扫描完一个断层的时间可降为10秒左右。 这能实现对人体除心脏器官以外的各器官的扫描 成像。这种扫描的主要缺点是:由于检测器排列 成直线,对于X射线管发出的扇形束来说,扇形 束的中心射束和边缘射束的测量值不相等,故需 校正,否则扫描会因这种运动而出现运动伪影, 影响CT像的质量。
三、旋转-旋转(R/R)方式
医学影像物理学
第三章 X射线计算机断层 成像(X-CT)
南华大学 • 核科学技术学院
第三章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
第一节 X-CT的基础知识
X-CT的概念
• X-CT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XCT)是运用扫描并采集投影的物理技术, 以测定X射线在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 采用一定算法,经计算机运算处理,求解 出人体组织的衰减系数值在某剖面上的二 维分布矩阵后,再转为图像上的灰度分布, 从而实现建立断层解剖图像的现代医学成 像技术。
二、体素与像素
• 体素 是指在受检体内欲成像的断层表面上,按一 定大小和一定坐标人为地划分的很小的体积元。 对划分好的体素要进行空间位置编码(或说坐标 排序),这就形成了具有坐标排序的体素阵列。
重建CT像的任务就是要求出每个体素的衰减系数 值,从而获取衰减系数值在欲成像断层上的分布 矩阵。
• 像素 是指在图像平面上划分的很小的单元,它是 构成一幅图像的最小点,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 同样大的图像,像素划分得越多,像素就越小, 图像画面就应越细腻,携带的生物信息量就应越 大。像素与体素在坐标上要一一对应。
三、扫描与投影
• 扫描与投影 所谓扫描,是用X射线束以不同的方 式、按一定的顺序、沿不同的方向对划分好体素 编号的受检体断层进行投照,并用高灵敏度的检 测器接收透射体素阵后的出射X线束强度。
• 我们把投照受检体后出射X线束的强度I称为投影, 投影的数值称为投影值,投影值的分布,称为投 影函数。
• 扫描的方式有平移扫描,旋转扫描,平移加旋转 扫描等。扫描方式的选择着眼于加快建立图像的 速度,同时,扫描方式的采用也受算法的制约。
窄束X射线的获取
• 使X线束成为窄束的办法是配准直器。
• X射线通过准直器孔后被准直成扁形的窄束状 线束,束宽决定于准直器孔径的宽度,一般 为1~2nm,束高决定于准直孔径的高度,一般 为3~15mm。由于配置了准直器,使散射线对 成像的干扰大大减少。
四、CT图像重建的数理基础
• CT图像重建的原理源于X射线通过介质时衰减的 物理规律。根据扫描所获的投影值来求解成像剖 面(实为断层)上衰减系数的分布,是选择数学 方法的基本思想。
六、电子束扫描方式
• 传统的四类扫描方式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全身除 动态器官如心肺以外的各器官的检测。为了实现 对人体动态器官如心肺的CT,需要进一步提高扫 描的速度,于是在静止-旋转扫描模式基础上出现 了动态空间扫描和电子束扫描两种扫描方式,这 两种扫描方式被称为高速扫描。这两种扫描方式 和取消了X射线管和检测器之间的同步扫描机械 运动,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电子控制的非机械运动 式同步扫描。由于扫描没有机械运动(动态空间 扫描中有时的一点机械运动),所以大大地提高 了扫描速度。
• 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种类一般是随成像系统开 发的应用软件的多少而不同。
• 最长用的是窗口技术。
窗口技术
• 在图像的任务位置上测量或显示该位置的CT值; 随意选择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 在感兴趣区域内进行统计学评价:测量距离、角 度、计算面积和体积,同时存储几个测区;图像 画面中以某一基线做出镜面像;图像位移、旋转; 图像的放大和缩小,多幅图像画面显示;图像相 加和相减;图像过滤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