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电极电势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 了解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浓度、溶液酸度改变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 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
4. 熟练掌握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二、 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过程也就是电子的转移过程。
能斯特(Nernst )方程式
电对的氧化型物质或还原型物质的浓度,是影响其电极电势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对在任一离子浓度下的电极电势,可由能斯特方程算出。
例如Cu-Zn 原电池,若在铜半电池中加入氨水,由于Cu 2+和NH 3能生成深蓝色的、难解离的四氨合铜(II )配离子[Cu(NH 3)4]2+,溶液中的Cu 2+浓度就会降低,从而使电极电势降低:
Cu 2++4NH 3=[Cu(NH 3)4]2+ (深蓝色)
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性(摇摆实验)主要反应方程式:
辅助试剂起到调节(1)、(2)反应速率的作用
已知在酸性介质中元素电势图:
三、 实验仪器与药品
Pb(NO 3)2 (0.5mol · L – 1) CuSO 4 (0.5mol · L –1) ZnSO 4(0.5mol · L –1) 锌片 铅粒 铜片 氨水1:1
A:量取400 ml H 2O 2(30%)稀释到1000mL ;
B:称取40g KIO 3和量取40mL H 2SO 4(2 mol · L –1),稀释到1000mL ;(此溶液相当于HIO 3溶液)
C:(辅助试剂):称取15.5g 丙二酸,3.5g MnSO 4·2H 2O 和0.5g 淀粉(先溶于热水)稀释到1000mL 。
四、 实验内容
a.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分别在5滴 Pb(NO 3)2 (0.5mol · L – 1)和5滴 CuSO 4 (0.5mol · L –1)点滴板穴中,各放入一块表面擦净的锌片,观察锌片表面和溶液颜色有无变化?以表面擦净的铅粒(或铅片)代替锌片,分别与ZnSO 4(0.5mol · L –1)和CuSO 4(0.5mol · L –1)溶液反应,观察有无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定性比较Zn 、Pb 、Cu 电极电势的大小。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关系
,298.15K 时=
T
b.浓度对电极电势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在两只30mL的烧杯中,分别注入5mL ZnSO4(0.5mol · L–1)和5mL CuSO4(0.5 mol · L–1)溶液,在ZnSO4中插入锌片,CuSO4中插入铜片,组成两电极。
中间以盐桥相通。
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分别与伏特计(或万用表代替)的负极和正极相连,近似测量两极间的电势差。
取出盐桥,在CuSO4溶液中注入1:1氨水(约15滴)至生成的沉淀溶解为止,形成深蓝色溶液,再放入盐桥,观察电池的电势差有何变化?再在ZnSO4溶液中加1:1氨水(约18滴)至生成沉淀完全溶解为止,观察电势差又有何变化?
利用能斯特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
c.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性(摇摆实验)
往试管中按任意顺序加入A、B、C三种溶液各1mL混合均匀,少许时间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又由蓝色变无色,如此反复十余次,最后变为蓝色。
五、思考题
1.如何根据电极电势,确定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2.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其电极电势怎样改变?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