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成本的含义(狭义):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
动的货币表现,即物品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物流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
2、效益背反:物流各项活动处于个相互矛盾的系统中,要想较多地达到某方面目的,必然会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一定损失。
3、作业成本法(ABC 法)也称作业成本会计或作业成本核算制度,以成本动因为基础,通过对成本对象涉及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方法。
4、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是基于某一特定产品的销售价格,在考虑必要利润因素后倒推出的产品预期成本。
5、先进先出: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耗用或先销售,期末存货就是最近入库的存货,先耗用或先销售的存货按先入库存货的单位成本计价,后耗用或后销售的存货按照后入库存货的单位成本计价。
6、物流成本管理的含义:物流成本管理是以物流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为基础,按照物流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的科学管理活动。
7、物流成本管理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即管理对象为物流整体而非成本。
影响物流成本的基本因素:(1)产品因素:产品的种类与物流成本的
关系。
产品密度对物流成本的影响。
产品的价值对物流成本的影响。
产品的风险性对物流成本核算的影响2) 物流环节对物流成本核算的影响(3) 物流服务对物流成本的影响(4) 物流运作方式对物流成本的影响(5) 核算方式对物流成本的影响
8、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1) 物流标准化(2) 供应链管理,提高对顾客
物流服务管(3) 现代信息系统降低物流成本(4) 从流通全过程的视角加强物流成本管理(5) 通过效率化的配送降低成本
(6) 通过削减退货来降低物流成本(7) 加强物流质量管理(服务、工作、商品) (8) 提高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9) 物流合理化降低成本
9、按物流费用支付形态:固定资产、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工资、利息支出、税费、其他支出。
10、物流成本的重要特征: 存在制度性缺陷,实际操作难度大存在制度性缺陷,实际操作难度大
11、物流成本相关理论学说: 黑大陆”学说(彼得? 德鲁克)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
第三利润源学说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先生在1970 年提出的物流活动能够单独盈利,成为“利润中心” 。
成本中心说-- 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
12、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和作业成本法
13、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构成要素: (1)成本费用承担实体(核算对
象)(2)成本计算期间( 3)成本计算空间( 4)核算单位
14、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运作导
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15、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绝对控制法、相对控制法、弹性预算与零基预算法、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法等)。
16、目标成本确定的方法:倒扣测算法,功能成本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比价测算法
17、计算价值系数: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 成本系数。
价值系数
等于1:功能价值与成本平衡,不必改善,价值系数小于1:功能重
要性小而占用了过多成本,成本匹配过剩
价值系数大于1:成本匹配不足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按其经济用途分类:1:车辆直接费用:工资、职工福利费、燃料、轮胎、修理费、车辆折旧、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事故费、车辆保险费、税金、其他费用。
2:营运间接费。
远洋运输按航次计算。
沿海运输按船舶收费。
航次运行费用、船舶固定费用、营运间接费用。
铁路运输成本:核算对象:货运业务(某批货运任务)核算单位:元/ 万吨公里。
核算周期:年或者季度。
铁路主营业务进行成本核算:旅客、货物、行包、基础设施、其他。
基本运费=运价率+计费重量。
航空成本核算:分飞行费用和飞机维修费用。
包装成本分析:材料价格差异二实际用量X (实际单价-标准单价)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X标准单价
包装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价差)、人工效率差异(量差)工资率差异二实际工时x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标准工资率
装卸搬运成本构成:装卸搬运直接费用,装卸搬运营运间接费用
流通加工成本的构成: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材料费用,流通加工其他费用,流通加工劳务费用
配送优化:1选择合理的配送作业策略2提高配送作业效率3优化配送信息系统。
混合策略,差异化策略,合并策略,延迟策略,标准化策略,加强配送作业的计划性,优化配送路线,合理配装各项货物。
红旗厂向新华公司购入两种包装材料:甲材料1000 千克,每千克79元;乙材料400 千克,每千克49 元。
发生共同运杂费2800 元。
运杂
费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摊。
甲、乙两种材料采购成本各是多少?计算步骤:①计算运杂费分配率:分配率二应分配的运杂费/(甲材料重量+乙材料重量)=2800/(1000+400)=2 元/千克②计算运杂费: 甲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1000 x 2元/ 千克=2000 元乙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400千克
X2元/千克=800元③计算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甲材料
采购成本:79000+2000=81000元乙材料采购成本:
19600+800=20400 元
会友公司本月生产A包装物400件,耗用某种材料3500千克,材料实际单价为0.50 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用量标准为 6.2 千克,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40 元/ 千克,试分析生产该包装物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
价格差异二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标准)=3500kg x( 0.5-0.4 )元/kg=350 元。
用量差异二(实际用量-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二(3500-400 X 6.2 ) kg
X 0.4 元/kg=408
本月包装 A 产品400 件,实际使用工时1000小时,支付工资6000 元;包装单位产品的人工标准成本为12 元/件,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4 小时,即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试分析其工资率差异与人工效率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差异=实际人工成本- 标准人工成本=6000 元-400 件*12 元/
件=1200元
其中:工资率差异=1000h*( 6000/1000 -5 )元/h=1000h ( 6-5 )元
/h=1000 元
人工效率差异二(1000-960) h*5 元/h=40h*5 元/h=200 元
价格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x实际工时=(6000/1000-5 ) X10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