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初三入学考试物理模拟卷

2017年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初三入学考试物理模拟卷

2017 年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初三入学考试物理模拟卷2.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排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B 、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C 、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 ,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D 、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3. 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同学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少摩擦的措施是( ) A .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 .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 .黑板刷的刷面使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 .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f 的变化情况是(4. 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 A. 重力、支持力C .D .6. 如图甲所示,长方形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木块与桌面间的粗糙程度不变,露出桌面,在推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现用水平力向右推动木块使其底部F 、压强 p 和摩擦力 A .p 、 F 、f 均不变C .F 减小, p 不变、 f 变小 .p 增大, F 不变、 f 变大 . p 增大, F 、 f 不变 7. 如图所示,“奔马” 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 分析正确的是 ( A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D .我校一个普通小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 15Kg 不计空气阻B. 5. 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重力、支持力、推力 重力、摩擦力、D.B10. 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标杆两边的钩码下再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 ( A 、,杠杆将11. 下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

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P 随时间 t 变化的A .物体受到的浮力 F a > F b = F cB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9、中国科技馆中有一件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如图是它的示意图.其中有甲、乙两条轨道,甲为直轨,乙为弯轨,两轨道的起点高度相同,终点高度也相同.若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轨道的起点,同时释放,发现在乙轨道上的小球 B 先到达终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不计阻力, A 和B 两小球到达终点时动能相等B .在起点处小球 B 的重力势能大于小球 A 的重力势能C .小球 B 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 A 全程的平均速度D .全程中重力对小球 B 做的功大于重力对小球 A 做的功A. 活塞式抽水机 B . 水位计CA 和B 分别放在甲、乙两茶壶 D. 三峡船B 、右端上升,左端下降右端下降,左端上升D 、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C 12. 同一个正方体先后放入 a 、b 、c 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 12 所示, ) 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列判断正确的是B .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不等C .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p a > p b = p cD .液体的密度 ρa > ρb >ρc13.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14. 如图 14,实心铝块, (ρ铝= 2.7g/cm 3) B 、C 的 体积均为 10cm 3,当 B 浸没在水中时,木块 A 恰在 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

若用铝块 D 替换 C ,使 A 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则 D 的质量 应为:(铝块B 始终在水中,水与 B 之间的摩擦及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D .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 . 7gB 10gC . 17gD27g图 1415. 壁容器的底面积为 S ,物体 A 的体积为 V ,底面积为 S 1,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与 连接.当容器中的水深为 h 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物体 A 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ρ 水 ghS 1B .若将 A 和轻质弹簧取走,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p= p=C .若在 A 上加放重为 G B 的物体 B ,A 恰好浸没.此时弹簧对A 的支持力 F N =GB ﹣ρ 水g A 恰好浸没,注入的水的质量△、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2分)16.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 A和 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12N的水平拉力 F1的作用下, A、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 B所受的摩擦力为 N ,若将 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有水平力F2推 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第 16 题第 17题第 18 题17.一重为 0.6N 的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为 N ,甲的密度乙的密度(选填“>” 、“<”或“=” )18.如图所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 A,在 16N 的水平压力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重N ;所受的摩擦力为 N 、方向。

将物体 A 抛入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组成物体 A 的物质的密度为。

19.“背漂”是儿童练习游泳时常佩戴的一种救生装置.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背漂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底部装有定滑轮的圆台形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再静放在水平台秤上(如图甲),台秤的示数 m1 为 6kg,然后把质地均匀的长方体背漂浸入水中,用一轻质的细线通过定滑轮缓慢地将背漂拉入水中,拉力 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如图乙),台秤的示数 m2为 5kg,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台秤的示数m3 与 m2相比变化了 2kg,则(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在整个过程中水始终没有溢出,背漂不吸水、不变形,且未与容器接触,取g=10N/kg ,ρ水=1.0×103kg/m3);( 1)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为N;( 2)台秤的示数 m3 为kg;( 3)为确保儿童游泳时的安全,穿上这种背漂的儿童至少把头部露出水面,若儿童头部的体积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儿童的密度取 1.08 × 103kg/m3,则穿着此背漂游泳的儿童体重不能超过kg(结果3)圆柱体的密度为kg/m3.保留整数).、实验探究(每空 2 分,共 20 分)20.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调节方法是:(选填“ A”或者“ B”)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图 10(d)所示.他发现图(d)中 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 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3)小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表示液体的压强越大.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 h 关系的图像是()3)圆柱体的密度为kg/m3.21. 小刚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表中第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出其机械( 2)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 3)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 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 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次数 1 2 3 4 5 6 7h/cm 0 2 4 6 8 10 12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1)分析表中第 1列到第 5 列数据,说明四、计算题( 23题 5分,24题 8分,共 13分)23. 如图所示,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为 40N.求:(1)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 ?(2)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4. 如图 24 所示的装置中,物体 A的质量为 100kg,其底面积为 5×10-2m2, B 、E是定滑轮, C、D是相同的动滑轮;杠杆MN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M∶ON=1∶2.小文受到的重力为600N,他在 N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 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文对地面的压力为F1,物体A 受到的拉力为 F A1,物体 A对地面的压强 p1 为 6×103Pa;当小文在 N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 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文对地面的压力为 F2,物体 A 受到的拉力为 F A2,物体 A 对地面的压强 p2为 4×103Pa。

杠杆MN和绳的质量、轴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g 取 10N/kg 。

求: (1) 物体 A 受到的拉力 F A1;(2) 小文施加的拉力 T2;(3)小文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1∶ F2图245m/ s 的速度匀速跑动 30min,跑动的动力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 h 关系的图像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