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背回填技术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答疑)书等;
(2)招标文件中所要求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3)京新高速临白段(阿盟境内)LBZJ-1总监办关于下发《关于加强“三背”回填专业化施工有关要求的通知》(京新LBZJ-1总监发〔2015〕87号);
(4)京新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5)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修正版);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8)《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交通运输部公路局20 12年11月)。
二、工程概况
京新高速临白段(阿盟境内)第六项目部管段里程K46+000~K93+,全长。
本管段内有盖板涵29座、中桥4座、大桥1座、小桥2座、分离式立交2座。
三、施工准备
根据总监办下发文件的要求,台背回填采用“四专”施工,必须采用专门压实机具、专门的施工队伍、专用材料、专门的管理人员。
我部根据施工需要安排专门人员、队伍、机械如下:
1、人员安排
表3-1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
表3-2施工人员配置表
2、机械设备配置
表3-3施工机械配置表
四、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流程
砂砾土和未筛分碎石土填筑,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
③台背回填必须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15cm,采用自卸汽车运料至工作面,后退法卸料。
推土机操作不到位的地方,必须用人工清理,所有结构物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6%。
3)碾压
台背回填碾压根据回填宽度确定压实机械,压路机压实不到位范围内用人工夯机进行压实,压实遍数为一般为4-6遍,严禁使用压路机碾压对结构物影响。
一般地段采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压实遍数为一般为3-5遍,然后再由中间向两边碾压。
压路机每次碾压错开1/3轮宽,碾压至无明显轮迹时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程序的施工。
如检测不合格继续碾压夯实,知道检测合格。
填料压实指标为表面无明显空洞,应平整密实,铁锹挖动困难。
4)试验检测
台背回填应每层检测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或者灌水法进行检测。
每层检测不少于6个点,检测点位为中间1个点,左右范围各1点,或监理指定点位。
检测点离台背位置为30cm和(两个距离分别个3个点)。
回填完成后进行弯沉检测。
每填筑一层检测一层,每层要在试验监理的见证下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注意事项
①台背回填的边坡必须挖成台阶状,每层台阶高度不得大于50cm,台背回填底部的最小宽度不小于4m,回填边坡为1:1。
②多台夯机并列施工时,其间距不得小于5m,串列施工时其间距不得小于10m。
小型夯机的振动力不小于1t。
使用夯机必须穿戴绝缘用品,应有专人调整电缆。
③推土机行驶前,机械周围无障碍物,严禁人员站在履带上。
④台背填土与路基填筑有效的搭接,纵向必须设置台阶。
⑤台背回填每层检测后要留照片存底。
五、质量保证措施和控制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质量目标,我部按照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建立针对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运行,实现和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满足业主的要求。
图5-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量控制措施
1)人员保证措施
项目部安排有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员工担任负责人,并安排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实践经验,敢于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有较强事业心、责任心的专业工程师进行现场管理2)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的保证措施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保证机况良好,建立能满足本工程常规标准试验和质量检测工作的试验室,能独立展开各种类型常规试验和质量检测。
六、安全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1、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2、制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3、严格执行逐级安全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项目部相关部门对施工班组及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各级专职安全员对制度的执行进行检查并登记好相关记录。
4、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严禁上岗。
5、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执行。
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已取得上岗证人员要进行登记存档管理。
6、全体施工人员定期召开安全会议,认真学习工程施工作业的各种安全知识,不断提高责任心,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感,确保安全生产,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7、严格遵守各项劳动法规、安全法规、安全技术规则及项目部有关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
制定本项目各工种、各工序安全操作细则,主要注意事项应在现场各岗位挂牌。
七、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
1)水污染的防治
①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②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
③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
2)垃圾的处理
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及时处理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
废弃物,将废弃物运至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并注意避免阻塞水流和污染水源。
无法运走的,进行填埋等无害化处理。
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
3)大气污染的防治
①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
②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
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以减少废气排量;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③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地面。
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水土保持措施
(1)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
(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3)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保护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附近的植被,施工场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移植,尽量减少植被破坏。
(4)合理安排施工用地,取弃土场、临时设施周围做好防护,
工程竣工后,按照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复耕或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5)施工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
施工废碴和建筑垃圾按设计和业主要求堆放和运至指定位置。
杜绝随意排放和倾倒。
(6)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注重日常保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流入江中污染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