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化学基础—元素及化合物

医用化学基础—元素及化合物

如:我们可用CCl4把溴水中的溴和碘水中的碘分别 从它们的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和溴的操作
(二)、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X2与金属单质反应
通式: 2 Fe+3Br2=2FeBr3
总结:卤素单质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 物,按F2、 Cl2 、 Br2 、 I2的顺序反应能 力减弱。
2、X2与氢气(H2)的反应
B.Cl2有毒,Cl-也有毒 C.Cl-和氯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D.Cl2和氯原子都呈黄绿色
3.下列物质中含有Cl-的是( CD)
A.液氯
B.KClO3 溶液 C.NaCl溶液
D.氯水
4、在久置氯水中放几片鲜花花瓣,发 现花瓣并不褪色,其主要原因是( C ) A.久置氯水中Cl2全部挥发了。 B.久置氯水中Cl2未与水反应生成HClO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已经完全 分解了。 D.氯水中的HClO不能氧化鲜花中的有 机色素。
I
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卤族元素物理性质
单 颜色和状态 质 (常态) F2 淡黄绿色气体 Cl2 Br2 I2
黄绿色气体
密度
熔点 ℃
-219.6 -101 -7.2 113.5
沸点 ℃
-188.1 -34.6 58.78 184.4
溶解度
(100g水)
1.69g/L 3.214g/L
与水反应 226cm3 4.16g 0.029g
H2O+Cl2
看视频
HCl+HClO(次氯酸)
[演示实验]:将干燥的氯气分别通入到干燥的有 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退色, 湿润的有色布条退色。 说明:具有漂白性的是氯水中的次氯酸 看视频:氯水的漂白作用
次氯酸易分解
2HClO 2HCl+O2
次氯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放出氧气。当氯水受到日光照 射时,次氯酸的分解速率快。
氯气性质:
小 结
物理: 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 空气 大、易液化、可溶于水(1:2)
化学: 2N a+ Cl2
H2O + Cl2
点燃
2NaCl
H2 + Cl2
点燃

HCl +HClO
2Ca(OH)2+ 2Cl2 = Ca(ClO)2 + CaCl2 +2H2O
小 结
•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能 溶于水 •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跟金属的反应; 2.跟非金属的反应; 3.跟水的反应; 4.跟碱的反应; 三、氯气的用途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 1、氯气跟金属的反应 ① 氯气与钠的反应; ② 氯气与铜的反应; ③ 氯气与铁的反应;
点燃
2Na + Cl2
2NaCl
现象:燃烧,黄光,白烟
看视频
a.与铜反应(不活泼金属 )
点燃
Cu + Cl2
CuCl2
现象:溶于水后,溶液变成蓝绿色
CuCl2溶液颜色变化 蓝
浓度逐渐升高
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 紫黑色固体 4.93g/cm3
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颜 色: 浅 状 态: 气 深 液 固

度: 小


熔沸点: 低
在水中的溶解性:大

卤素单质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上,我们常常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 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 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叫萃取。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电子层数相同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 列成一横行的元素,称为一个周期。 周期的序数=电子层数。
“三短三长,一不完全” 7个周期
周期的结构
1
1
2
4 1 2 2 0 3 8 5 6 8 8 2 1 3 9
5 77 1
K
2
短周期
2 3 4
3 1 1 1 9 3 7 5 5 8 7
• 1.颜色: 黄绿色 • 2.状态: 气体 • 3.气味: 刺激性气味
大于空气 • 4.密度:(71>29) 有毒(怎么闻?) • 5.毒性: 6.易液化。 氯气 -34.6℃ 液氯 固态氯 7.溶解性:能溶于水(1:2),形成 氯水。
-101℃
看视频:实验室制氯气
课堂练习
1、氯气的颜色是( D ) A无色;B黄色;C白色;D黄绿色; 2、氯气的密度( C )空气密度。 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确定; 3、氯气( C )于水中。 A极易溶;B不溶;C能溶;D不确定; 4、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D )。 A 、 2个;B、3个;C、5个;D、7个;
• 主族元素在族的后面标A,如ⅠA,ⅡA, 副族元素在族的后面标B,如ⅠB,ⅡB,
主族的序数=最外层的电子数
• 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称为第Ⅷ族; 稀有气体称为0族。
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它的负化合 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二)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卤素的单质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它包括氟(F)、 氯(Cl)、溴(Br)、碘( I )、砹(At)五种元素。 卤族元素都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具有 很强的化学活性,在自然界中一般以化合态 的形式存在。这些元素都能与金属化合生成 典型的盐类,因此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 (卤素的希腊原文的意思是“成盐的元 素”)。
5 1 3 2 2 4 0 7 2
10 4
6 1 4 3 2 5 0 8 2
7 1 5 3 3 5 1 8 3
8 1 6 3 4 5 2 8 4
9 1 7 3 5 5 3 8 5
1 0 1 8 3 6 5 4 8 6
L K
M L k
8 2
18 8 2
2 3 4 1 7 3
10 5
2 4 4 2 7 4
绿
铁与干燥的氯气在常温条件下不发生反应,但是铁 在高温条件下或是湿润的氯气都能发生反应,生成 的是高价。(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钢瓶储存液氯)
2Fe+3Cl2(湿润) 2Fe+3Cl2
高温
2FeCl3 2FeCl3
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棕褐 现象: 色的烟
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①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② 氯气与水的反应;
第二节
卤族元素
一、氯气
一战史料
1915年4月22日,在比利时的伊普尔战役中。 德军与英法联军开战,当时战场出现了有利 于德军的风向,德军打开了早已在前沿高地 屯集的装满液氯的钢瓶,一人多高的黄绿色 云雾被每秒2-3米的微风顺地面吹向英法联 军阵地。面对扑面而来的刺鼻的怪味,英法 守军一阵大乱,阵线迅速崩溃,跟在烟云后 面的德军未遭任何抵抗,一举突破英法联军 防线。这次攻击,英法守军共中毒15000人, 德军亦有数千人中毒。
讨论:新制的氯水与久制的 氯水有什么区别?
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液氯
分 类 纯净物
氯水 混合物 新制 久置
成 分
只有Cl2分子
分子:Cl2 ,HClO,H2O 分子:H2O 离子: 离子:H+,Cl-,OHH+,Cl-,ClO-, OH有酸性,强氧化性, 能漂白,消毒,光照 时HClO分解
(一)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 • 结构特点:
+9 2 7
+17 2 8 7
+35 2 8 18 7 +53
2 818 18 7
F
Cl
Br
I
卤素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 F Cl
氧化性强 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多 不同点: 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氧化性越来越弱(得电子能力减弱)
Br
①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都是从1个增加到8个电子。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 子序数 的递增, 原子半 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
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正价从+1到+7价,负价从-4到-1价
+7 +6 +5 +4 +3 +2 +1 -1 -2 -3 -4
二、元素周期表
•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 顺序由左到右排成横行; • 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 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这样得到一个表,称为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 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10 6
2 5 4 3
2 6 4 4
2 7 4 5 7 7
10 9
2 8 4 6 7 8
11 0
2 9 4 7 7 9
11 1
3 0 4 8 8 0
11 2
3 1 4 9 8 1
长周期
5 6 7
7 5
10 7
7 6
10 8
89 10 3
不完全周 期
• 2、族
• 元素周期表的纵行称为族。同族元素最外电 子层的电子数相同。 • 族又分为主族和副族。 • 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称为主 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称为副族。
4、氯气与碱的反应
① 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 ②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
2Ca(OH)2+ 2Cl2 = Ca(ClO)2 + CaCl2 +2H2O 次氯酸钙(漂白剂)
漂白原理:
Ca(ClO)2 + CO2 + H2O= CaCO3↓+2HClO
说明: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
Cl2+2NaOH=NaCl+NaClO+H2O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又叫歧化反应。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