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情况分析:
1、班级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通过3、4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操作能力,了解了一些劳动知识,对这门课程教感兴趣。
同时,他们能够认识到在劳动课上要注意安全第一。
但动手能力较差,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几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
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自觉的,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上劳动课的,喜欢动手做小制作。
这是本学期上好劳动技术课的一个有利因素,问题主要在于使班级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我也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提高本年级的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本学期共有两大部分,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
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本学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编排的。
为全面实施新课程计划,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和《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用)》的精神和规定编写了这套教材。
这套教科书,以项目为载体,旨在使学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导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并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以及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
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
二、掌握基本知识情况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2、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1、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劳动,实践体验后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从而教育学生应珍惜大人的劳动成果。
3、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从事每个职业的人都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门类越来越多,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4、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使他们在无穷的生活乐趣中得到美的享受。
五、教学措施: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
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2. 简易收纳盒的设计与制作
3. 插接式收纳盒的设计与制作
4. 组合式收纳盒的设计与制作
5. 认识玉米结
6. 变化玉米结
7. 编织小狗
8. 投石机原理和结构的认识
9. 创意投石机制作
10. 创意投石机的发射
11. 桥梁结构的认识与简单设计
12. 桥梁模型的制作
13. 桥梁模型的测试和优化
14. 纸板凳的设计
15. 纸板凳的制作
16. 纸板凳的测试与改进
17. 统计同学父母的职业分布
18. 调查家乡主要行业及发展
19. “行行出状元”调查汇报
纸制收纳盒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盒在生活中的用处,学会制作收纳盒。
2.选择折纸的材料,能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进行折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3.通过制作收纳盒学习,体会纸盒的实用性,体验收纳盒的方便,实用。
学习家中各种不同纸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看懂图例,掌握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难点:制作收纳盒,做到美观实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东东发现,平时家里到处都是随意摆放的小物件,这不仅使家里显得凌乱,而且要用时也很难找到。
2、现在每户人家的家里会出现这样的小东西,你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吗?板书:收纳盒。
3、对比凌乱放着的物品和整齐放在收纳盒里的物品,感受收纳盒的实用
性。
二、观察讨论
1、看看这些收纳盒的制作材料有什么不同?
2、什么时候需要用厚纸?什么时候需要用薄纸?比较思考比较薄纸、厚纸的折叠效果有什么不同?你折叠厚纸的妙法是什么?薄纸和厚纸的独有特点?
三、思考设计
1、东东决定制作一个方形的零钱盒。
先看看东东的设计方案。
在盒子的上面刻出一个长方形口子,作为投币口。
2、你准备做一个怎样的零钱盒?请用草图展示你的设计方案。
3、相互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4、思考自己方案的优缺点,修改自己的方案。
四、动手实践
制作步骤:
1、选择大小合适的纸张。
2、标示好折痕线
3、开始折叠
4、在相应部位粘上胶带纸,进行固定
5、选一张稍微大点的正方形纸,在上面刻出一个长方形口子,作为投掷口。
6、用同样的方法将刻有投掷口的方纸折成一个盒盖。
7、进行装饰,完成制作。
五、进行评价反思:
1、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2、根据同学作品折叠平整,技法熟练,结构牢固,形状美观情况给小组同学
打分,最高五星。
3、思考反思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拓展延伸在家里收集和研究纸盒的其他制作方法,可以拆一拆,想一想,尝试动手做做看。
主题一认识玉米结
学会圆形玉米结和方形玉米结的编织方法。
圆形玉米结和方形玉米结是怎样编织的?他们有什么区别?
一、课件展示,谈话揭题
1、课件展示一些由玉米结编织而成的生肖。
2、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生肖。
如果能用中国结来编织自己的生肖,那多有意思啊!那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用中国绳来编织,首先我们要学习编织最基础的玉米结。
(板书课题)
3、课件介绍玉米结
二、学习编织玉米结
1、圆形玉米结的编织方法。
A)出示编织玉米结的步骤,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绳线的走势。
B)师示范,生跟着一起编织,遇到困难时共同解决。
2、方形玉米结的编织。
A)出示方形玉米结,比较:方形玉米结和圆形玉米结有什么区别?B)师示范,生跟着编织,注意引导观察绳线的走势,看结形确定绳子所压的方向和位置。
三、编织小鞭炮
1、生根据图样小组合作编织小鞭炮。
2、鞭炮的开头留一个圈。
编织的时候,要把这个圈留在玉米结的中间位置。
3、要使鞭炮变得紧密均匀的关键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4、教给学生收尾的方法:剪去余线,烧粘线头
四,课堂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圆形玉米结和方形玉米结的编织方法有什么不同?怎样编织才能编的紧密均匀?·认识玉米结圆形玉米结方形玉米结
变化玉米结
1、学会运用加、减绳子的方法来表现玉米结的粗细变化。
2、会编玉米小挂件主题二变化玉米结
重点:玉米结加、减绳子的编织方法。
难点:玉米小挂件的编织。
怎样处理才会使玉米结有粗细变化?
一、课件展示,谈话揭题
1、课件展示一些粗细不同的玉米结。
2、观察比较:这些玉米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粗细变化呢?
3、揭题,板书课题
二、练习加、减绳子来变化玉米结的粗细变化
1、师边示范边解说,生学习玉米结粗细变化的编织方法方法一:通过增加每股绳子的条数来使玉米结变大。
编织方法与单股玉米结的编织方法相同,只是每股增加了一条。
注意:编织的时候,线要顺着走,这样才能编的好看。
方法二:通过增加绳子的股数使结体变大。
由两条绳子十字交叉,变成了三条绳子十字交叉,这样绳子就有4 股变成了6 股。
编织方法和单股圆形玉米结相同,就是按同一个方向依次压、穿,连续顺时针编织,这样也可以使柱体变大。
2、思考:当绳子减少后,柱体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三、编织一个玉米挂件1、变 2 次玉米结,添加一条绳子
2、编织1 次玉米结,在添加一条绳子。
3、编织5 次玉米结,减去两根绳子。
4、编织2 次玉米结,再减去两根绳子。
5、编织4 次玉米结
6、用可到解散线头,扎成一束。
在利用刻刀解散线头时,应该让刻刀沿着绳线笔直划开,如果方向偏了,绳线容易被割断。
还要注意:刻刀要安全使用。
四、展示作品交流:
1、在多股绳线的编织过程中,要想使线排列整齐,你有什么好方法?
2、在增减绳子编织过程中,你是怎么藏线头的?
五、课堂总结
编织小狗
1、通过玉米结的变化编织和创新组合来设计作品,要求能自由组合运用玉米结变现动物的特征。
2、会编动物小狗等主题三编织小狗
重点:小狗的编织
难点:动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接小狗的各部分可用哪些结来编织?哪些地方可以用一根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