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要点
人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
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
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公务员制度和队伍建设,加强以高
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工资分配制度、职称制度改革,
健全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各项人事工作协调发展,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以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坚持引进、培养并举,优
化人才环境,着力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
㈠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
一要全面实施“325人才引进工程”。全年确保引进各
类人才2500名以上,其中中级职称或学士学位以上的中
高层次人才2000名,重点解决我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
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工程等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要积极组织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重点组织好市内
外4次大型人才交流活动,对来我市应聘的中高层次紧缺
人才,将继续实施交通费补助。要进一步办好人才市场交
流活动,适时增加交流场次。要组织用人单位参加全国性
的各类人才招聘。三要努力办好国内重点高校xx实习基
地。重点联系10所左右高校,选拔300名左右外经外贸、
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类高校毕业生来我市实习,力争有百
名以上毕业生留我市工作。四要大力实施高层次引进人
才经费资(补)助制度。对携带国家发明专利或高新科技
成果来我市创业并用于产业化的各类人才;对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市财政给予
3-10万元的经费资(补)助。五要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积极实施引进人才《工作居住证》制度。鼓励国内外人才
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
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来我市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对具
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且符合年龄规定要求的
可办理《工作居住证》,并享受本市同类人事代理人员同
等待遇。六要进一步加大国内外智力引进力度,重点引进
国内外专家来我市进行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
咨询和服务,帮助解决重大技改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全年
力争引进国内外智力项目50个以上,其中国外智力项目
20个。争取设立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㈡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要继续
推进“115人才工程”,着力抓好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
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培养工作机制,确立培养目标,落
实培养措施,加大培训力度。要努力改进完善培养人选选
拔、考核和科研经费资助等各项管理工作。二要重视做
好在职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根据高层次管理人才
赴国(境)外培训规划,将选送3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赴国
(境)外参加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和城建规划等专业培训。
继续选送一批在职优秀中青年赴国内重点高校培训深造。
三要会同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办班,开设国际商
务、财务总监、市场营销和工民建等专业班次。四要创
新形式和内容,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为主的继续
教育。根据本市2003-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
作的总体要求,继续实施《计算机应用能力(三级)》、《WTO
基本知识》和《通用英语水平等级》等公共课目的培训,
同时要切实抓好专业课的培训。五要继续选拔大中专毕
业生到村工作,对到村工作满二年的,将择优考录到镇属
事业单位工作。要切实加大培养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完
善落实工资报酬等相关待遇。
㈢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一要建立人才工
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目标考核和督促检查。
要大力宣传重才爱才单位以及做出突出贡献优秀人才的
先进事迹,适时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表彰奖励人才工
作先进。二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不断完善服务功
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
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要积极推进人事代理工作,大力发
展网上人才市场,定期发布人才供求信息。三要创造条件,
争取建造一批有一定档次和规模的人才公寓,重点解决企
业高层次人才居住问题,市财政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网络,积极发挥镇(街道)人才服务
站作用,建立重点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着手启动现代
化人才大厦建造。
二、以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切实
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
㈠强化公务员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
要按照上级有关公务员培训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公务员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不断更
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要加强公务
员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公共经济和《行政许可法》等。要继续抓好公务员计算机
三级、电子政务、英语等级培训和初任培训、学历培训
等。
㈡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公务员管理办法。
要严格执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按照“凡进必考”要求,
组织实施市镇机关公务员考录工作。加强公务员轮岗交
流工作,积极探索机关中层骨干跨部门交流办法,大力推
进年轻优秀公务员多岗锻炼,对关键岗位上的公务员实行
定期轮岗。根据市镇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总体要求,
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加强考核工作,更好地发挥考核的评
价激励作用。要继续实施公务员奖励和优秀公务员健康
休养制度,严格惩戒制度。
㈢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切实增强执政为民意识。要
继续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强化公务员公仆意识,
规范公务员服务行为,促进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政府公共
服务水平。要全面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宣誓制度,增强公务
员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首
问责任制度,克服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现象。要引导
公务员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三、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切实增强
事业单位生机和活力
㈠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围绕人事管理
“进、管、出”各个环节,继续推进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
理为重点的用人制度改革,规范完善聘用制度,切实加强
聘后管理。严格实施新进人员考录制度和人事代理制度。
继续实施紧缺专业人才聘用制度,加强事业单位编外用工
管理。严格考核和解聘辞聘等管理工作,切实维护聘用单
位和受聘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
㈡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积极探索不
同类型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工资分配制
度改革。鼓励事业单位自主选择岗位工资、结构工资、
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合理拉开
收入档次,使分配向绩效和关键岗位倾斜。
㈢积极探索职称制度改革。要按照科学分类、社会
评价、单位聘用、政府宏观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以业绩
为重点、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社会评价机制,实行资格考试、
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法。要改进完善聘
任制度,严格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宏观控制,推行
以考核为依据的竞争聘任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
㈣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工作。按照全市统一
部署,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事业单位性质和职能,
做好分类管理工作。要从严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积极
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法人登记管理和年度检验。
同时,继续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军转干部安置、大中
专毕业生就业、目标管理考核、退休干部管理和工资福
利等日常工作。
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争创“四型”机关
一要深入开展学习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
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
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加强理论武装,加快知识更新,强化
能力培养。要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
容,提高学习效果,努力争创学习型机关。二要深入基层,
加强调查研究,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紧
密联系工作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推进
人才人事工作。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
主动为公众提供廉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努力争创
服务型机关。三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规范机关行为,严
格考核奖惩,强化政务督办制度,加快办事节奏,提高行政
效能,努力争创高效型机关。四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
入学习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各项规定,规范从政行为,
加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严
格执行局内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廉洁从政教育,努力
争创清廉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