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上科学浮力易错题——密度计、浮力秤

八上科学浮力易错题——密度计、浮力秤

浮力易错题——密度计、浮力秤一、单选题1.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右图所示. 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B.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C. 液体甲的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D. 用它可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2.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静止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 p甲<p乙F甲=F乙B. p甲<p乙F甲>F乙C. p甲>p乙F甲=F乙D. p甲>p乙 F甲<F乙3.小金用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空饮料瓶(图中零刻度线以上部分为圆柱体)制作浮力秤。

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上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就制成了浮力秤,此时水面处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线,如图所示。

若向饮料瓶内放入物体的质量为m,水面到浮力秤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h,则图中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4.小王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密度计。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 处,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王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杯中液面将________。

5.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体积忽略不计),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

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三、实验探究题6.小明在学完浮力后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两次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水________F (选填“>”“=”或“<”);酒精(2)小明将一根玻璃管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做好标记为A,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b.如将其放入密度为1.1g/cm3的某液体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密度值,你认为刻度1.1应该标在________点(选填“p”或“q”),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

7.小芳在一端封闭的均匀圆玻璃管中装入适量的小铅丸,制成一支密度计。

密度计能在液体中竖直漂浮,如图所示,根据它在液体中浸入的深度可得知这种液体的密度。

小芳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如下: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漂浮条件,推导出密度计浸在纯水中的深度h的表达式。

b.根据h的表达式,测量这支密度计自身的某些物理量,算出密度计在纯水中的深度,在管上画上纯水的密度值线A。

请你根据上述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设纯水密度为ρ,装了铅丸的玻璃管总质量为m,玻璃管底面直径为d。

请用本题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步骤a中的表达式h=________,根据表达式发现这种密度计的刻度是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若把密度计放在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A刻度线的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理由是________。

8.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金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度计的异同。

他将两支密度计A、B 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

(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1)观察比较图(a)、(b)可以判断:液体________密度大(选填“甲”或“乙”)。

(2)观察比较图(c)、(d)可知,自制密度计________判断出液体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选填“能”或“不能”),且对比密度计A、B 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________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9.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利用和散失”的知识后,利用食盐、水、新鲜冬瓜和自制土密度计对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展开探究.他们将冬瓜除去瓜瓤后制成“冬瓜碗”,并在“冬瓜碗”中加入240g密度为1.2g/cm3的食盐水.并在溶液中放置自制土密度计(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后土密度计浸没深度的变化,分析研究冬瓜得失水分的状况.若土密度计在溶液中浸没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完成实验的探究和分析.(1)实验过程中,土密度计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土密度计浸没深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冬瓜在盐水中失水速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 。

(2)根据图象数据土密度计浸没深度从6厘米变到6.4厘米的过程中,盐水的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为了提高该实验中土密度计的精确程度,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

10.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1)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__ρ水(=/>/<),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____.(2)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________(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________(均匀/不均匀).(3)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________.11.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2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如图所示);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

(2)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下同),所受液体的浮力________。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请用符号表示,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盐的密度为2.6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_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ρ水=1.0g/cm3)。

四、解答题12.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浮力秤。

他们找来一个瓶身为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此浮力秤的总质量为20克,然后将浮力秤倒置在水桶里,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横截面积为20厘米2(忽略塑料瓶厚度),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浮力秤静止时,浮力秤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所受的重力。

(2)空载时浮力秤所受的浮力是多少?(3)如果浮力秤柱状体的最大刻度是4厘米,那么浮力秤所测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克?(4)这种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的吗?________。

13.拓展课上,小科同学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他用橡皮泥将吸管下端封闭,并塞入一颗螺丝钉作为配重,使这个简易密度计放入液体中后能竖直漂浮。

测得该密度计的长度为L,总质量为m,吸管横截面积为S(1)如图甲,当把简易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时,浸入液体中的长度为h,试推导液体密度ρ的表达式。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小科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图乙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4.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

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1m2,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该浮力秤零刻度标在小筒上何位置处?(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则该物体的质量为多少?(g取10N/kg) 15.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

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

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下图所示。

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0cm2,高度为20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一次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16.曹冲称象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某科技活动小组受此启发,准备制作一个可以测量物体重力的“浮力秤”,装置如图所示。

他们将作秤盘的空心圆柱体竖直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为“0 牛”,然后在秤盘上放10 牛的物体,在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上“10 牛”。

小组同学对如何标记浮力秤上0~10 牛的其他刻度有一番争论(如图)。

为此他们继续实验研究,在秤盘中分别加上不同重力的物体,测出水面离“0 牛”刻度线的距离,如下表所示:(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到________。

(2)当水面离“0 牛”刻度线 3.5 厘米时,秤盘上所放的物体重为到________牛。

(3)当水面处于秤盘“0牛”刻度线位置时(如图甲),测得水面离秤盘底0.05 米,已知秤盘的底面积为200cm2,求秤盘受到的浮力是多少?17.小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长为40厘米,横截面积为0.1米2,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g=10牛/千克),问:(1)质量为0的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2)距离上表面10厘米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18.科技小组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