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知识培训ppt课件
8
怎样预防噪声病?
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 噪声,噪声引起的疾病,我们称之为噪声病。噪声病有两种类型,非特 异性噪声病和噪声性耳聋。非特异性噪声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 鸣、心悸、失眠、多梦等神经性衰弱综合症以及心脏、血管、血压的异 常。噪声性耳聋是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的内耳损伤,本病起病缓慢,开 始常有暂时性的耳聋、耳鸣,脱离噪声环境后逐步好转,医学上称为听 觉疲劳,这时如不脱离噪声环境,就会变成耳聋。非特异性噪声病和噪 声性耳聋往往是伴随存在的,织布机、磨床、机床、电锯、抛光机、破 碎机等发出的声音,都是强噪声(85分贝以上),长期接触这类噪声, 就容易患上噪声病。噪声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噪声病的措施包括:
10
怎样预防肺病?
尘肺病是由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简称尘肺。在 我市,尘肺是危害工人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尘肺起病缓慢, 一般是接触1年后才发病。临床表现为气短、胸闷、胸痛、 咳嗽、咯痰等症状,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 日益严重。尘肺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劳动能力,目前, 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尘肺,尘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粉尘 作业工人应注意防护。
9
❖ (1)降低噪声强度。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如鼓风机、 电动机可隔离或移出室外;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以焊接代替 铆接,以压铸代替锻铸:此外,加强维修,减低由不必要的或松动 的附件撞击的噪声等。
❖ (2)采取隔声措施:用某些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以达 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常见的有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墙等。
2、批评,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改正。 3、惩戒,对于屡教不改者,用人单位可按规定给予一定的惩 罚,如扣发安全奖,扣发其工资或其他处理等。如劳动者不履 行职业病防治义务,违法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 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
6
什么是职业禁忌症,常见的职 业禁忌症有哪些?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 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 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他人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 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 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如少数健康的劳动者在接 触三氯乙烯约2—3周可出现全身药疹样皮炎和肝脏严重损害, 这种对三氯乙烯特别敏感的状态就决定他们不适宜从事接触 三氯乙烯作业,这就是三氯乙烯职业禁忌症。接触某种职业 危害因素亦可导致劳动者原有的疾病加重或其他的健康损害。
5
劳动者如果不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 用人单位如何处理?
要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有赖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共同配 合。如劳动者不履行相关的义务,用人单位可采取如下措施:
1、教育,使劳动者学习和掌握有关的职业卫生知识,时刻牢 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之认识到,如不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 不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可能给用人单位、其他劳动者以及本人 造成生命健康的损害。
4
在职业病防治中,劳动者应尽哪 些义务?
在职业病防治中,除用人单位要履行其应有的义务 外,劳动者也有责任履行下列义务:
1、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 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 告。
2
用人单位为什么要对劳动者 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让其了解各有 害因素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是预防职业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3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
❖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 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职业 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天拿水”、 “胶水”、“清洗剂”等有机溶剂类毒物,铅、 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 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 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 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劳动 制度等)。
1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 因素所引起的特异性疾病,这是一种需要赔偿的疾病,因此有的国 家称之为需要赔偿的疾病。职业病具有法定性,即职业病范围和处 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公布。发现职业病必须向有关主管部门报 告,病人享有相应的劳保待遇和赔偿。 有些疾病虽然与职业有关,但职业有害因素不是该病的直接原因, 而是导致该病发生的诸多因素之一,例如:搬运工的腰酸背痛,精 细作业工人的视力低下,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等。这些疾病称为 职业性多发病,又称为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但不属于法定职业病的 范围。2002年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了10大类115种职业,我 市常见的有:正乙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中毒性 肝病、矽肺、电光性眼炎等。
11
❖ 预防措施:为预防尘肺病的发生,凡产生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 严格按照遵守如下管理制度:
❖ 1、产生粉尘的岗位必须有机械通风除尘设施,密闭尘源; ❖ 2、接尘工人应配给防尘口罩并坚持佩戴上岗,加强个人防护; ❖ 3、石料加工等产生矽尘的岗位,必须实行湿式作业; ❖ 4、对新上岗工人,应先体检和培训,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
❖ (3)个体防护:接触强噪声的工人,应配戴耳塞、耳罩。耳罩 隔声效果较好,一般能使噪声衰减30分贝,能减少噪声对工人人体 的损害。
❖ (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接触噪声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特别是听力的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准备 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就业前体检,凡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及 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禁止从事强噪声作业。
7
❖ 如有肺部疾病的劳动者从事接触粉尘工作可使其 肺部病情加重,或更容易发展成尘肺病;有心血 管疾病的工人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或者接触强噪声 作业时易诱发心脏病发作;有精神病史或精神病 的人操纵冲床容易受伤;有色盲的人驾车容易发 生交通事故,伤害自身或他人生命健康等等,这 些都是职业禁忌症。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 忌症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违者可被处 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