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培训课件
来自步骤 2 : 危害辨识(HI)
•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 部位;
•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设施; • 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步骤 2 :危害辨识(HI)
安全和健康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危害性质分类 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
当发生如下事件时,应重新进行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如:
事故、意外或“危险事情”;
新的和/或更改的设计、规划、设备或工艺等;
在持续风险评估中的发现;
雇员、管理者或有影响的投资方的要求;
风险评估基准发生变化;
获得员工风险级别方面的新知识和新信息;
对可接受的风险要求的改变。
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分为5大类。 (二)根据事故形式分类 根据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按事故直接原因分为不安全状
态和不安全行为2大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 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三)根据职业健康影响危害性质分类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 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 高温、低温、辐射(电离和非电离)、其他危害因素7类。
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培训
主讲:田金萍 天台中电建新能源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五月
首先,每个人一天中都多次地就自己在特 定情况下的行为所能造成的不期望的后果的相 对概率进行分析。例如,在横过马路时,视当 时的交通状况来行动。在作这种判断时,人们 既要评估受伤的可能性,也要考虑它的严重性。
特大的 重大的 较大的 一般的
步骤 3:危害转化为风险
因此,我们考虑危险转化为风险时,应要确定各种危害 (能源)很有可能因为下列基本因素而失去控制。
管理系统失效或不符合 管理系统包括使用的如「诺诚」五星安健环、ISO 9000、 ISO 14000、OHSAS 18000管理系统或其他的管理系统。 缺乏训练或技能 在这里需要评估组织或公司的训练焦点所在,包括培训需 求分析和培训过程控制。
持续风险评估
以下活动是组成持续风险评估的基础,它是从基于问题风 险评估发展而来的:
有计划的检查;
计划维修系统;
工作前评估;
安健环审核;
有计划的任务观察。 在持续风险评估中,重点是辨识日常工作的危害、贯穿风 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根据基于问题的风险评 估项目相关部分所决定的风险的紧急处理。
风险控制选择层次
后果
可能性
PPE 管理 工程 隔绝 代替 排除
名词术语
风险管理: 研究危险转化为风险的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 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 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风险管理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1、事故
造成伤害、疾病、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或其 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环境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
主要考虑资源、能源的消耗;废物的排放;环境的破坏等。
步骤 3:危害转化为风险
一旦过程中各步骤的危害被识别,我们就要考虑危 害如何转化成风险,为了把危害转化成风险,我们需要 到知道如何在健康、安全和环境评估方面确定风险,即 明确转化成安全、健康还是环境风险。
理论上说所有的危害都可能转化成风险,只是因为 受到相应的措施措施所限制,一但控制失效,风险就会 暴露出来。
步骤 3 :危害转化为风险
不恰当的或违法的行为 一般来说,确定这个起基本作用的因素的出现并不困难, 同时也要注意到在有潜在风险的地方不应该出现的不安 全行为。 不符合标准的物理状况 不符合标准的物理状况通常与上面其中一个起基本作用 的因素有关系,它们存在的影响也应同样得到评估。
步骤 3 :危害转化为风险
步骤1:准备
制定风险评估程序文件 任命
应任命公司级和各部门级别的风险评估小组,小组成 员应包括一线员工和主管,尽量鼓励员工参与。 操作程序、流程图/地理位置 要划分并明确各部门评估的区域、流程、作业。
步骤1:准备
培训,让评估成员掌握如下知识 1) 知道收集信息和评估信息的方法 2) 有能力辨别工作场所的危害与风险 3) 有能力区分固有危害、行为危害以及程序危害之
持续风险评估
目的:是直接地辨别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危害,以处理 重大风险。
结果: 对风险的紧急处理
为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提供反馈信息。
这种风险评估可能是现有种类中功能最大的和最重要的, 尽管事实上它的复杂水平比基准或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 要低得多。 持续风险评估,从它的定义来理解,就是经常地进行风 险评估,换句话说也就是不间断地、不考虑位置、个人 而且所有员工都应当辨别所有的风险。
步骤1:准备
开始做如下工作 a) 列出所有工作、任务和活动 b) 确保所有程序、工具、设备和物质的信息可利用 c) 识别能源的数量、位置和种类 d) 收集和比较所有相关的信息
步骤 2 :危害辨识(HI)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上一步被评估的程序、任务或活动 的危险或危害进行辨识,找出可能对安全、健康、环境造 成伤害或损害的危险或危害因素。
注:这里的疾病指的是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疾病。
2、未遂事件(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94) 由设备和人为差错等诱发产生的有可能造成事
故,但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职工 伤亡或财物损失的事件。
同义词:准事故
3、隐患
是指作业环境、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运输、检修)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 • 生产工艺过程
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 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 控状态。
步骤 2 : 危害辨识(HI)
• 生产设备、装置 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 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情况; 机构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 运转和误操作; 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 静电、雷电; 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 库等。
风险分析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使已辨识出的风险 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而客观地排列出所需的行动先 后顺序。
步骤 4:划分风险等级
我们必须引起注意,如果这个部分被忽视了, 那么风险评估的其余工作和基于此风险等级所作的 决定都将是完全无用的。
经验表明,如果不小心,风险评估这个部分将 花去大部分时间。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为计算 本身是不重要的。在这个部分,一致性比绝对精确 的计算要重要的多。
4、危险
广义的危险是指一种环境和状态,它是指 超出人的控制之外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即 指有遭到损害和失败的可能性。
5、危险源
是指可能造成死亡、疾病、伤害、环境破 坏、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根源,可以是存在 危险的设备、设施和系统,也可以是一件设备、 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中存在危险的一部分。
6、事件
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注:事件包括 未遂。
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 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 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 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步骤 2 : 危害辨识(HI)
危害辨识时应考虑内容:
• 建(构)筑物 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
安全严重度评估
严重度分为五个等级,有以下的四个方面可供参考:
3、 权威人士或公众做出的反应 a. 灾难性的 –导致商业停止的压力 b. 危险的 –媒体广泛持久的关注和调查 c. 严重的 –地方政府和媒体的关注 d. 轻微的 –公众投诉 e. 可忽略的 –个人投诉 4、 潜在事故的财政影响 a. 灾难性的 –永久的财政瘫痪 b. 危险的 –广泛及严重的财产损失 c. 严重的 –重大的财产损失 d. 轻微的 –轻微的财产损失 e. 可忽略的 –轻微的财政损失
风险矩阵法介绍
3 个基本参数
严重度 频率 暴露期
严重度
#
灾难性的
# 危险的
# 严重的
# 轻微的
# 可以忽略的
安全严重度评估
严重度分为五个等级,有以下的四个方面可供参考:
1、事故的性质 a. 灾难性的 –多个伤亡 b. 危险的 –不幸或多宗伤残 c. 严重的 –严重或致残伤害 d. 轻微的 –轻微伤害 e. 可以忽略的 –急救处理 2、 财产损失的性质 a. 灾难性的 –全部财产的损失 b. 危险的 –广泛及严重的财产损失 c. 严重的 –重大财产损失 d. 轻微的 –轻微的财产损失 e. 可忽略的 –可忽略的财产损失
危害辨识指导原则: A. 确定每一项工作任务的步骤。 B. 确定各个步骤中出现的能源。这些能源包括机械的、 电的、动力的、 重力的、化学的、生物学的、辐射的和 噪音的能量。 C. 把在每一步中出现的能源类型记录下来。
步骤 2 : 危害辨识(HI)
危害辨识时应考虑内容: • 厂址及环境条件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气象条件、 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 厂区平面布局
7、危险辨识 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8、风险 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
合。 9、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 的全过程。
第 2 部分:风险评估类型
通常使用的 三种主要风险评估类型
基准风险评估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 持续风险评估
基准风险评估
目的: 是确定工作场所的现有风险概况。 结果: 是一套风险概述。 作用: 用于对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和活动程序进行排序。 需要注意:在确定风险概述时,要保证所有重大风险都已被识